Controlled Bleeding’s Paul Lemos Discusses the Ten Albums that Most Influenced Him

Controlled Bleeding’s Paul Lemos Discusses the Ten Albums that Most Influenced Him

Paul Lemos | Credit: Bill T. Miller

Paul Lemos | Credit: Bill T. Miller

What influences the originators? Artists like Paul Lemos of Controlled Bleeding were essential to building and defining the industrial genre and have served as inspiration to hundreds of other artists. But as original and groundbreaking as their music is, it does not arise in a void. The genius of those who build something new is their ability to synthesize a diversity of influences with their own imagination. The best continue to do so throughout their careers, remaining avid and open-minded listeners and finding ways to incorporate new sounds and structures into their own music.

To give some insight into how that process works, Paul Lemos gives a list of the albums that influenced him and that proved essential to the work of Controlled Bleeding. Look for their new album, Larva Lumps and Baby Bumps, to drop on August 26th on CD and September 23rd on vinyl.

—by Kate MacDonald

___

1. The Stooges - Fun House

1. The Stooges – Fun House

My Aunt bought me this second Stooges album for Christmas when it came out in 1970, and I have been obsessed with it ever since. The album retains its pure bestial power forty-five years later and is, for me, one of the absolute classics, along with Never Mind the Bollocks and Raw Power. Ron Ashton‘s barbaric, gut-wrenching guitar squalls, the band’s endlessly repeated Neanderthal riffs, and Iggy Pop‘s animalistic vocal presence coalesced into something far more primal and nihilistic than anything I had ever heard or felt.

2. Henry Cow - In Praise of Learning

2. Henry Cow – In Praise of Learning

This is the polar opposite of Fun House, by one of the most cerebral, inventive, virtuosic bands ever. What an incredible combination of creative minds at the peak of their collective powers.Fred Frith, Chris Cutler, Dagmar Krause, Anthony Moore, Lindsay Cooper, and the brilliant, sorely underrated genius Tim Hodgkinson combine their musical and political vision into a recording of real depth and beauty as the group moves effortlessly from intricately composed vocal pieces to free improvisation. Henry Cow’s ability to blend elements of free jazz, modern classical composition, and musique concrete within the context of rock was deeply inspiring.

3. Einstürzende Neubauten - Kollaps

3. Einstürzende Neubauten – Kollaps

I found this by accident when it was first released, lying among a heap of imported LPs being dumped for a dollar each in a local shop on Long Island. Suffice it to say that Kollapsimmediately changed my view of what music could be and what I needed to express. Here was the same raging emotional violence that I had tried to articulate using guitars, bass and drums, but Einstürzende Neubauten conveyed their angst using the tools of industry, hammered metal on metal, primal screaming distortion, and cracked industrial springs. Kollaps was a real musical epiphany for me.

4. The Velvet Underground - White Light/White Heat

4. The Velvet Underground – White Light/White Heat

John Cale is one of my musical heroes—a true innovator and musical terrorist who rarely receives the credit he is due for shaping modern music. He delved into drone music and avant-classical composition in the mid sixties with the likes of John Cage and LaMonte Young, and was responsible for the meth-fueled mind fuck that is White Light in 1967. A truly ugly, headache-inducing classic released on a jazz label, White Light/White Heat stood in total opposition to everything that was considered music at the time.

5. The Godz - Contact High

5. The Godz – Contact High

ESP-Disk was putting out totally avant-garde records with no commercial potential through the mid sixties and early seventies, and was home to some of the great, early explorers of American free jazz like Albert Ayler and Sun Ra. Contact High was made by a bunch of acid-backed fuckups with no musical knowledge, and like the Shaggs album, it is blissfully horrible and beautiful in its own right.

6. Mahavishnu Orchestra - Between Nothingness and Eternity

6. Mahavishnu Orchestra – Between Nothingness and Eternity

Live, this group—powered by a young Billy Cobham on drums and John McLaughlin on guitar—would occasionally reach such dizzying heights of  musical virtuosity and power that it literally gives me chills every time I hear the climax of the twenty-three minute “Dreams” from this live LP. I wanted to convey that same level of pure emotional intensity through my guitar playing.

7. Scientist - Rids the World of the Evil Curse of the Vampires

7. Scientist – Rids the World of the Evil Curse of the Vampires

I was introduced to, and came to love reggae in 1974 with Bob Marley‘s Natty Dread LP, but it was the dub work of Scientist in the early eighties that really excited me and made me want to explore dub forms in my own music. This album contains some of the deepest, heaviest grooves I had heard. When Scientist strips down Wailing Souls‘ classic “Firehouse Rock,” the dub goes deep.

8. Fripp & Eno - No Pussyfooting

8. Fripp & Eno – No Pussyfooting

The Bruford/Wetton/Fripp lineup of King Crimson was one of the great bands I’ve seen or heard, and I always loved Eno‘s early work with Roxy Music and as a solo artist. Somehow, he was able to inspire some of Fripp’s best performances on record. The guitar solo on “Baby’s on Fire” (from Eno’s first LP, Here Come the Warm Jets) is just fucking killer—by far Fripp’s most visceral playing. No Pussyfooting‘s “Swastika Girls” featured some similarly incredible, emotionally gripping moments and set the stage for so much that would follow.

9. Swans - Cop

9. Swans – Cop

Swans in the early eighties was a menacing, self-loathing beast—the perfect aural representation of the bleak, filthy swamp of human sewage that was New York City’s Lower East Side. This dissonant, bruising set, propelled by heaving slave ship rhythms and relentless walls of repetition, was a massive inspiration. Skin Chamber really should have been named “SWANS Jr.”

10. Boredoms - Pop Tatari

10. Boredoms – Pop Tatari

When Yamatsuka Eye sent me a copy of his first LP in the late eighties, asking me to send a copy of Knees and Bones in return, I dismissed the record, not realizing the genius of his work. I was just not able to understand the magnificent insanity of his new group. Eye had, in fact, left me in the dust creatively. I was still into his total noise statements with Hanatarash. A couple of years later, guys like John Zorn would integrate Eye’s musical madness into Naked City, Mr. Bungle would imitate Boredoms, and the folks in Sonic Youth would collaborate with him. With the release of Pop Tatari (on Warner Bros., no less!), I finally understood the brilliance of this band. A chaotic amalgamation of the anti-music ethos of the Godz mixed with all manner of progressive rock, metal, and cheesy rock motifs, noodling electronics, and Eye’s unparalleled vocal savagery, Pop Tatari is pure musical hysteria.

Honorable mentions: Captain Beefheart‘s Trout Mask Replica, Arab on Radar‘s Soak the Saddle,No New York, the Ramones‘ first album, Penerecki‘s Kosmogonia, and Hellnation‘s Dynamite Up Your Ass.

via: heathenharvest.org

就如看煙花需要的距離

《煙花‧冷》首演劇照
(圖:Conrado Dy-Liacco )

《煙花‧冷》首演劇照
(圖:Conrado Dy-Liacco )

看罷「城市當代舞蹈團」的《煙花‧冷》(桑吉加編),與一位曾經在香港生活、現已移居外地的資深舞者,談論對作品的觀感。她表示看得血脈沸騰,意猶未盡。令她着迷的包括豐富的材料,設計精良的動作,以及作品整體展現的氣氛。雖然我也認同作品有不少值得欣賞的創作心思,但是何以一台關於香港的舞蹈竟令我生出距離感?也許藉着鋪陳這位舞者的和我的觀點,嘗試探究一下舞蹈面對背景迴異的觀眾時,是如何被觀看的。

桑吉加在《煙花‧冷》中,立足於他在1999-2003年居住的香港,遙望這城今天的模樣,發出一聲「俱往矣」的慨嘆。作品基調冰冷沈鬱,桑式強力而快速的動作設計,在李勁松吵聒的音樂催逼之下,令人噪動不安。抽象舞蹈如何有力地塑造「情境」(emotion-scape),在《煙花‧冷》中得到精彩的示範。例如作品前半部分的一段三人舞:二位男舞者(黃狄文、陳俊瑋)木無表情地把女舞者(麥琬兒)「玩弄於股掌間」──托舉、旋轉、由一位舞者如傳遞物件般交給另一位;失去動作自主權的麥卻在持續地笑,也不知是快樂、是歇斯底里、還是在嘲笑二位如機器般無法停止掇弄她的男人。雖然個人認為三人的性別設定略嫌從俗,但是生活的荒誕無奈,觀眾還是看得清楚明白。

較之桑吉加以前的作品,《煙花‧冷》的動作處理算是溫和,也加入了說話和戲劇元素,其中包括兩段比較長的對話──說是「對話」其實並不盡然,因為雖然兩段都有兩位舞者在說話,但他們之間並無交談。前一段是站在舞台後方暗角的曾景輝,以廣東話描述童年時父親帶他往理髮店的情況,他說一句,坐在舞台前方光亮處的譚渼樺便以英國口音的英文翻譯一句,一面悠閒地把手中衣服疊好、攤開、再疊好、再攤開。一道L型的燈光建立了二人的空間關係,同時在舞台上的還有在燈光區內的黎家寶和燈光區外的麥琬兒。黎和麥孤獨而扭曲的身體,各佔舞蹈一角,持續地動卻沒有交流,為看似閒話家常的「中英對話」標示壓抑的註腳。童年憶述,也要用殖民者的語言說了才算數。

如果中文英文各自表述,還可求個相安無事,那麼即使發音不準、用字錯誤,連表達的能力好像都被剝奪了,還是要說普通話的,是出於恐懼還是巴結?樂知靄反穿着西裝上衣,用半鹹不淡的普通話述說香港本土抗爭的符號之一、人稱「喜帖街」的利東街的故事。在她不遠處可見一雙穿西褲的小腿交疊着,觀眾看不見其上身,但小腿的方向明確表示視線的對象:「Big Brother is watching you。」英文也漸漸翻譯不出喜帖街的故事,還是借一首廣東話流行曲,比較穩妥。

那位資深舞者跟我說,以上種種都讓她看得很投入。與桑吉加一樣,她曾經在香港生活,在本城度過人生重要階段,她愛香港,但畢竟她不是本地人而且也移居了,所以也難免帶着懷舊的浪漫情懷,從外往香港內看,就如看煙花,必須要有一點距離。作為舞者,她關心動作經過多少設計,如何變化創新,難度有多高,舞段之間如何連接等;她衡量作品好不好時,技巧佔的比重很大。的確,舞蹈是可以從技巧層面觀看、令觀眾讚嘆的;但技巧性的、表演化的舞蹈語言,對於不會跳舞的觀眾來說同時也是一道無法跨越的牆。觀眾會對舞者投以他者、更甚是物化的判斷,而無法與之交換現場演出中最本質、最重要的價值:連結。

尤其是像《煙花‧冷》這樣的題材。我作為土生土長的香港人,回歸後每天生活在社會的改變之中,「香港的景況」並不是懷念的對象而是當下的體驗。我並不滿足於有關北角/沙田坳道/沙田的猴子的描述,因為每個香港人都可以描述一兩個重建的故事。我希望了解的是台上的個人在經歷重建時的發現,然後以真誠的身體,拉近敘述和觀點之間的距離,讓我通過感應他的身體,學懂另一個觀點。形式化的身體語言,令我無法感應同樣作為香港人的眾舞者有否真實地傳遞各自的生活景況,令我擔心他們對題材漠不關心。如果把這些因人而異的記憶痕跡壓抑了,舞台上將會只見舞者,不見個人。固然我非常欣賞幅度和速度之美,但當桑吉加在宣傳片段中說「每一步都是有重量的」時,我相信他念茲在茲的,是血肉和靈魂。

十九世紀法國地理學家Élisée Reclus說:「人類生命的每一個時刻都與當時環境的改變相符合。」城市當代舞蹈團的舞者年齡跨度大,在2003年「沙士」發生時,他們當中有三十歲的成年人,也有十來歲的青年,眾人對每天載着口罩的身體大概會有非常不同的記憶吧!當他們以相似的感覺呈現那場改變香港人的疫症時,我不禁想到,舞團本身已經成為了一種美學上的規範,身體如何放置反映腦袋中的價值觀,標準在一代又一代之間傳承之際,與「當代」的本質,漸行漸遠。

觀賞場次:

2016年6月3日
晚上8時
葵青劇院演藝廳

ps: 更正:文中提及說普通話的舞者應為Pansy Lo

via: thestandnews.com

Review- Fragile Beauty- CCDC

By: Keren Chaukria

Fragile Beauty tells the story of Hong Kong, taking you through the changes the city has seen over the years through modern dance. Indeed, from choreographer Sang Jijia’s perspective, the city has seen many changes over the thirteen years he has been gone and this 75 minute dance piece takes you through the personal and political journey the city and its people have experienced.

The moment the lights came up the dancers on stage instantly command the attention of the audience. The ensemble moved as one, showing an immense power, and strength, and as the story progressed, you could begin to see manipulation taking place within the city. This was represented through stylized, repetitive sequences that brought more of a political theme to the progression of Hong Kong. The movement of the dancers showed continuous strain, drawing attention to the multiple and varied political struggles that have taken place over the years.

Individual stories began to unfold, not just through dance, but through spoken word in both English and Cantonese, by some of the dancers. Stories were told sentence by sentence, first in Cantonese, then English. The triumvirate of dance, English, and Cantonese all happening simultaneously was quite powerful at times, however, there were moments when one or the other felt redundant, due to the size of the stage, and placement of the cast. At one point, there was a pair of dancers positioned upstage right who were verbally telling a story, and the accompanying dancers were as far away as possible, being positioned downstage left. Unfortunately, it was difficult to appreciate either piece in times like these.

That being said, there were moments where the combination of all three allowed the audience to have a clearer understanding of the situation, and the effects that change can have to not just society as a whole but the individual, and the hardship and struggles they may experience.

The performance utilised a number of different staging techniques. One of the most memorable being a section of silhouette dancers. Their stylized movement was sophistically staged and breathtaking from the moment they began. The fluidity of movement, and effortless choreography transported the audience with every move to moments they have experienced, and can relate to in Hong Kong life. It is without a doubt, that Sang Jijia captured the life, and soul of the city through its numerous changes.

Even if you’re not one for modern dance, the music, and lighting in the performance will blow you away, as it too emphasises the change, growth, and cultural identity of Hong Kong. The deep, turbulent drums expressed the anger and frustration many feel with change, as the warm, familiar, but sometimes dim lighting kept you company throughout.

Fragile Beauty is a must see for anyone who feels a connection with this city, or culture.

Fragile Beauty is playing at the Kwai Tsing Theatre through June 4th. For more information, click here.

via:http://www.hkeld.com/

Review: Fragile Beauty by City Contemporary Dance Company

A grim picture of the decline of happiness in Hong Kong, with relentless movement and enough screeching to warrant earplugs

by:Natasha Rogai

Internationally acclaimed Tibetan choreographer Sang Jijia’s last creation for City Contemporary Dance Company was the award-winning As If To Nothing in 2009. Last year he became the troupe’s resident choreographer and Fragile Beauty is his first new work in that role.

The premise of the production is the decline of life and happiness (the “fragility of beauty”) in a city – here, presumably, Hong Kong.

There are glimpses of Sang’s undoubted skill as a choreographer, but the piece resorts too much to dialogue instead of expressing ideas through movement and while it’s good to see artists tackle major local issues, the picture Sang paints is so unremittingly bleak that it fails to engage.

The piece opens with all the dancers on stage wearing long, brightly coloured skirts, in which they whirl and swirl before trooping off and returning in grim, prison uniform like costumes of white and grey which set the tone for the rest of the performance.

The choreography bears Sang’s hallmarks of relentless kineticism and emphasis on ensemble work, where the dancers’ individuality is suppressed in favour of the group.

There are some striking images, notably where a row of dancers spread out across the stage, slowly sink to their knees in unison while others continue to move. However, the choreography’s insistence on constant motion becomes tiring to watch.

Contrast is similarly lacking in terms of emotion – the city is portrayed as a nightmare in which its hapless residents are trapped, with no note of hope.

There are scenes of violence and chaos (a reference to Occupy Central and its aftermath, perhaps). One trio, with two men brutally attacking a girl who screams at the top of her voice throughout, is almost unendurable, not least for the ears.

Another sequence, which appears to refer to Sars, employs multiple voices speaking at the same time and a lot of shrill screeching – the result is excruciating and makes one long to push a mute button.

Two appealing monologues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translation) by dancers about their childhood memories of Hong Kong and how old neighbourhoods have been transformed provide some respite from the tension but are overlong and seem disconnected from the rest of the piece.

The dancers perform with commendable energy and commitment. Dickson Dee’s menacing, percussion-dominated score contributes to the sense of angst, as does Sang’s cleverly conceived, claustrophobic set of moving dark grey walls which hem in the stage.

Fragile Beauty

City Contemporary Dance Company

Kwai Tsing Theatre

Reviewed: June 3

 

我和广州的地下音乐圈 by曾向华

我和广州的地下音乐圈 [ 曾向华 ]

我所见到的广州地下音乐圈算起来正好将近十年。 十年中,一批人出现,另一批人消失; 大部分的人都成了不错的朋友,而有的人却成了敌人,不过谁也没有成为英雄。

我正巧是一个从来记不住年月日的人,所以一直没有把旧事翻出来的打算。只是在去年年底的某日于深圳, 一位摇滚青年盯着我说:“你好象很面熟,你是……” “曾向华。”他说了一句也许我终生难忘的话:“老前辈了!”在不知该觉得荣幸还是尴尬之余, 我突然自觉可以鼓起勇气来写一写印象中的我和广州的地下音乐圈。

在这里要首先说明的是我并不认为“地下” 二字对于广州的这个情况很合用,它只是在找不到更合适的词语时的一个替代语。

象牙塔中

85年我考入暨南大学物理系, 不久就成为暨大艺术团声乐队主力之一。最初我与两位师兄组成了一支名叫“自由人FREEMAN BAND” 的吉他演唱组,当时这个演唱组在各高校及电视台的演出都相当受欢迎。

那几年, 高校间的文艺活动很多,气氛也相当宽松。期间我所认识的各个学校的吉他手、 歌手中,华师外语系84级的钟春阳是有趣的一位,他吉他的技术很棒, 英文歌唱得也相当好。他也有一支三人演唱组,他在另外两名成员毕业时写了几首奋发向上的歌(那时广州还没有什么人玩摇滚),有不错的旋律。他也许是所有人中唯一一个至今以音乐表演为生的 (我前年最后一次见他是在海口的一家歌舞厅—他应是海口数一数二的吉他手了)。

我们的FREEMAN BAND一直以唱英文民歌(FOLK) 为主,因为那是我们三个人都喜欢的东西, 我们所唱过的唯一一首原创歌曲是我在高中时写的。第一次发觉将几个人搞到一起玩音乐有多困难是一年多以后, 那时,我受到侯德健、罗大佑、李宗盛、披头四、BOB DYLAN、EAGLES等的影响越来越大(到了几乎要摇滚起来的地步),于是我开始比较独立了。

在87年以前, 所有高校学生乐队的身份几乎都是“校艺术团乐队”,我所组织的乐队也不例外。 但与其他学校的乐队不同的是:因为我们曾经有许多的外籍成员(除了几位国内同学外, 先后还有过巴西、阿根廷、法国、泰国、加拿大的成员) ,所以我们的乐器、设备以至技术在当时是最好的(但现在的孩子们看了一定会发笑) ;而更重要的是:我们一直在玩我们喜欢的音乐、也一直在创作、演奏自己的作品。

我常用这个例子来证明我们的设备是最先进的: 在一次外校的演出中,我们如常使用了吉他失真效果器, 当我们下得台来,一位观众急匆匆跑上来关心地问:“你们的吉他是不是坏了?”

88年广东省电视台在肇庆组织的一次“未来星座” 高校文艺汇演上,我认识了广州大学的“SHADOWS”乐队。这支乐队的灵魂人物林羽也在以后的日子里成为广州地下音乐活动中的一位活跃分子, 先后与多人组织起“艳阳天”等有相当实力的乐队组合。

89年, 一场政治风波使高校间的互访表演变得非常谨慎而稀有。过于深刻的体验如同没有体验一样地使人麻木, 我的创作也突然停顿下来,音乐的风格从迷惑、 激动变得冷静、虚无。在我眼中,广州高校的文艺创作至今无论在思想上、 艺术上都再没有能达到87、88年间那种深度和丰富,那种压抑的氛围是其原因之一。

这时,最大型的演出机会便是中秋节在广州东方乐园的表演了—他们需要廉价劳动力, 我们需要发泄。观众是来看热闹的市民,他们大都为不知从哪里冒出这些音乐而好奇。

我在校期间, 自己的音乐(也可能是当时所有校园乐队创作)出现在校园外的公众面前的唯一一次,是90年广东流协在“卜通100”举行的“第三届新歌试唱会” —我的乐队碰到了麻烦—鼓手为那套鼓漂亮的音色惊呆了、键盘手对着复杂的合成器不知如何是好、 我则被自己的几个吉他地雷效果器的电源弄得晕头转向, 但我们也得到了捞仔、陈小奇等人的热心帮助;观众热烈的反应使所有的紧张、疲劳得到了回报。

校园是地下音乐的最肥沃的土壤。 我记得这样的一幕:侯德健在86年暨大的一次歌唱比赛中被我们请来当评委,我在后台向他借烟抽,他问:“没烟啦?”我说:”穷嘛!”“穷好哇,穷了就能写出好东西了。”

牛扒城的民歌手

广州比较早期的地下音乐人们聚到一起, 常会为这样一件事而觉得奇怪:几乎所有的人都在西部牛仔啤酒牛扒城这间酒廊当过弹唱歌手。 这也许从一个侧面说明广州的地下音乐是从民谣开始的。

我也是其中最早的那批民歌手之一。在这里,我见到了王闻、原“SHADOWS”乐队的灵魂人物林羽、 方辉、我原来学校乐队的吉他手李宗贤、鼓手陈郁葱及后来去了北京的杨一等人。 45分钟的演出时间,三、四十元一场的演出费;这已足以使91年初广州的民歌手们趋之若骛了。

赚钱有术的台湾老板、 昏暗的灯光下特别的装修、客人进门时侍应生高呼的“欢迎光临” 、奇差的音响效果和民歌手,形成了牛扒城独特的吸引力。这里渐渐聚集了一批又一批文人、 雅士和酒疯子;我们有时与来捧场的朋友们把酒欢歌、 调情悦趣,有时与撒酒疯的客人拍桌子骂娘、大打出手。在酒杯的碰撞声中音乐只是赚钱、 练嗓子的手段,并无情趣可言,这时我最大的乐趣就是把林羽拉上来跟他唱二声部。

不期然间, 这里交流着各种各样的思想,传递着四面八方的信息,酝酿着一个又一个的举措。

音乐公社

虽然印象中“音乐公社” 与牛扒城有着某种必然的联系,但我不肯定“音乐公社” 是怎么酝酿出来的,因为那时我已从原来工作的国营厂跳槽到一家私人音响乐器行, 同时也因为长久没有在牛扒城唱民歌而几乎与地下音乐人们失去联系。

一天我在公司接到了一个电话, 电话那头是我当时不认识的钟名。他是个非常礼貌的人, 当他告诉我现在有一群朋友想组织一个地下音乐人团体,并很客气地问我是否有兴趣加入时, 我在很客气地表示愿意同时,内心却已激动得不行—这个想法太好了!

音乐公社一开始就得到了《音乐天堂》 的朋友们的支持,音乐公社的成立会便是在《音乐天堂》 的所在地开的(大概是92年的春天,我不记得准确的日子了) 。到场的大概有二、三十人,其中一些是以前的朋友,而更多的是不认识的新面孔。 大家为团体的名字和社长、理事等事项稍事讨论后,一切就定下来了:

名称: 音乐公社,社长:方辉,理事:钟名。
音乐公社的成立标志着广州地下音乐第一个高潮的开始。在很短的时间内,艳阳天、 KSM、NO NAME、铁蜘蛛、支点、藻泽、一窝蜂、焦距、王闻、田敏、朱昕荣和我等(还有一些我记不起来的但未必不重要的) 乐队和个人突然频繁地出现在报纸、 电台等新闻媒体上,为数不多的几次“社员汇演”为“社员”同志们提供了交流、观摩的机会,同时也让更多的人了解了公社的存在。

提到音乐公社, 我觉得不能不提这几个人:方辉、钟名、熊晓杰、江南藜果。 方辉作为社长,一开始就陷入了一个困境:他实际上是一个光杆司令。大部分的社员其实都在自留地上辛勤工作, 而到公社有收成时就不知不觉、理所当然地到方辉那里去领公粮。 方辉有时也坦然承认这应部分地归咎于自己不知该如何组织这群英雄豪杰,但他的工作实在太多了—他几乎是唯一一个工作在国营单位(相当忙的那种)的成员(其他如我在私人琴行打工,NO NAME、支点、藻泽、焦距在读书,KSM、一窝蜂、王闻晚上在酒吧、歌厅上班,另一些人则无业) ,而联系场地、协调各乐队的器材(有时还要租用)、新闻发布……没完没了的烦心事把我们的社长搞得焦头烂额, 事成之后,大概也没有多少人感谢过他的一切努力。 我常常看到原本天真烂漫的他变得灰头土脸,但却又不知该如何安慰他才好。

钟名是伟大的, 一位政府部门的职员,与音乐创作毫无关系,仅凭一副热心和耐性默默地有条有理地帮助着我们这群疯子和自大狂。 他和方辉的结识直接导致了音乐公社的诞生,而在音乐公社存在的全过程中,由于他的低调作风,你甚至可以根本感觉不到他的存在; 但在音乐公社名存实亡的那段时间,钟名给了我一份厚厚的音乐公社活动的资料—他的确不用说什么,他所做的就已经很值得我们尊敬了。

当时《信息时报》 的名记、股票专家熊晓杰以强大的影响力使音乐公社一夜之间拥有了相当大的知名度。 他是我在暨大时的学长,当时的一些共同战斗的经历让我觉得他具有策划活动的天赋; 而对地下音乐的热情使他成为音乐公社与新闻媒体之间不可替代的桥梁。 他很早就看到了音乐公社组织形式上的弱点,但无论是他还是我们自己,在当时都无法做出有力的改变。

《粤港信息报》 的名记江南藜果当然是当时关心音乐公社的众记者中最有力的一位吹鼓手, 也和熊晓杰一样是参与音乐公社创立的策划者之一,但在这里提到他的真正原因, 是因为他准确地预报了音乐公社的无形解散。他是熊晓杰的同班同学, 这位眼中闪烁着狡诘的干瘦的小老头有着过人的敏感和常人难以理解的行为方式。 当众人带着惋惜的心情回避面对音乐公社将近名存实亡这一事实时, 他毫不客气地以客观而敏锐的眼光和不小的篇幅在报上做出分析,最后他告诉我们:“你们快玩完了”。

音乐公社的成功之处在于它使广州地下音乐大规模地曝光, 这也使专业音乐人、 音像公司开始将注意力转移到另一个市场;94年中,太平洋影音公司的“南方大摇滚(一) ”的录制完成在标志着音乐公社的成功的同时也意味着音乐公社的结束。 一批广州、深圳的作品和出色的社员创作被并不出色的策划和制作匆匆推出。

回到混沌状态

《南方大摇滚》 专辑的录制过程中,原本不十分明显的各乐队内不同音乐风格取向和个人间的性格矛盾突然白热化。 虽然我们对这群个性强烈的人们相处在一起和组织乐队的困难早有心理准备,但这种变化依然让人意外和感伤。

这一时期,两位李姓朋友在广州地下音乐圈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位是香港两生花独立唱片公司(Sound Factory)的李劲松先生(阿DICK) 。在广州的一次展览会上,焦距乐队的贝司手郭劲刚认识了他并把他介绍给广州的地下音乐圈。他对广州的地下音乐相当感兴趣, 但在一次次试听后,他有些失望。他的反应使部分广州地下音乐人感到了自己的问题, 这种自省引起的意见分歧和以前的各种矛盾集中在一起最终导致了几乎所有广州地下乐队解散、 重组。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 广州地下音乐圈几乎不存在固定的乐队组合,大家只在不同的演出场合随兴作临时组合。 最后仍与李劲松保持了较长时间联系的是独立歌手王磊和焦距乐队的主音歌手宋晓军。 王磊作为一名外间公认的广州地下音乐的代表, 虽然在音乐公社第一次的社员汇演上就曾出现,但圈中却常把他当成一位过客, 这也是此文到现在才提到他的原因;如果把他归入圈中,那他将是我们中目标最明确、最坚韧不拔的一个。

另一位李姓朋友是电台DJ李启健(阿KENT) 。他由于工作的关系以及个人的兴趣一直与地下音乐圈和校园乐队保持着接触, 音乐公社停止活动后,广州的地下音乐会不少是他组织发起或多少跟他有较大的关系。

这段时间里, 江湖上有许多的变化和是非,社员们有的暂时失去了目标,有的找到了新的生活,有的反而更专心地去玩自己的音乐了。

摇滚精神不死

必须告诉大家的是, 有许多优秀的地下音乐人在这篇文字中没有提及,这一方面是因为我要赶时间交稿; 另一方面我并不打算写一篇广州地下音乐史,不可能面面俱到。 实际上,我们还应该感谢许许多多这里没有提及的朋友,因为他们不但过去支持过广州的地下音乐, 他们也准备为广州地下音乐新的高潮的到来推波助澜。

就在这篇文字截稿的前两天,我参加了在开平举行的“五. 四新青年—摇滚精神不死” 音乐会,在那里我又见到了颇具实力的吹波糖、雨中猴群、与非门与刘晓宇等新一辈的广州地下乐手, 在那里我发现了原来在音乐公社就已是最出色的吉他手易云钢和鼓手高原都在技术上又有了质的提高, 在那里我还看到了一群全新的观众和一帮熟悉的新闻界的朋友。 我想在不久的将来,会有一个新的音乐组织象音乐公社一样再一次把广州的地下音乐人团结起来, 而它应该会比音乐公社更成功。

via: Music Heaven

 

 

跟隨科技網絡一同冒險,探索未知吧!──專訪「數位表演藝術平台」( Fly Global ) 現況

文/林珮芸

「數位表演藝術平台」為國藝會與臺北數位藝術中心所共同合作,以參與國際藝術節、展會、交易會,與搭建數位表演藝術專業網站等實際行動方案,推廣台灣數位表演藝術作品,開拓更多國際網絡及發展可能。

 

 

Fly Global 以台灣數位表演藝術及與數位時代相關之作品推廣為主軸,圖為HH的《同步感染》。(攝影/陳藝堂*)

科技似呼吸一般如影隨行,觀賞表演前,我們上網搜尋相關資料、評價、最後以線上付費購票(或者連實體票都省略,改以電子票取代)。數位科技不再是少數人的權利,甚至有科技專家預估,無線上網( WIFI )未來將會成為人人有權享用的能源,和水、電一樣,便宜、隨手可得。舞台上的數位科技從配角躍升至重要位置,表演者與多媒體的互動成為國際巡演目光的焦點,傳統的表演藝術正經歷一場數位時代的革命,從過去的繁複漸漸簡化成輕巧、便捷( TO GO )。全球經濟不景氣、無國界時代來臨,人們對文化的需求不減反增,少數的異國情調無法再滿足觀眾的胃口,各國的藝術經紀人期待加倍深層的文化體驗,最好是不需要多言,即可以產生共鳴的全球共同經驗。

成立於 2014 年底「數位表演藝術平台」( Fly Global )正好乘著這股風潮,看到時代的需求,累積過去赴國際巡演的基礎,重焦台灣表演團體的「時代力量」,關注台灣中小型團隊在國際發展上的專業化與知識分享;同儕間彼此專業知識交流的管道,或是實戰經驗的討論反芻,在資訊爆炸的現代更相對地重要。由計畫主持人孫平、專案經理黃雯,集結精簡的 co-work 團隊,利用雲端工作方式,看似獨立但其實合作無間地完成一場又一場的巡演推廣、講座課程、策展人會晤,提高每一次聚會的無形價值,內化台灣藝術家的國際行銷專業技能,整合國際觀眾與經紀人的反饋,做為藝術家未來的創作思維考量。

一人國際巡演成功案例

靈巧性,讓台灣節目在國際演出中蔚為優勢,圖為蘇文琪與一當代舞團到希臘演出《身體輿圖》。(圖源/一當代舞團*)

黃雯舉例說明:「我很喜歡的一位日本編舞家梅田宏明( Hiroaki Umeda ),他是一位難以定位的藝術家,他的作品打破舞蹈的規律,時常表現出一種破碎、割裂的特性。而且他的作品很好攜帶,基本上只有他自己和一台電腦」。梅田宏明以獨舞方式與數位媒體互動,將觀眾目光焦點單純凝聚在舞者的肢體,乾淨、純粹、風格鮮明,因此受到國際邀演不斷。在與台灣團隊的工作經驗中,黃雯觀察到,許多創作者一開始並沒有思考到未來國際巡演的可能性,因此初演時舞台規格超過國際一般中小型劇院規格,但經過一再地提醒和分析之後,台灣團隊也可以做到輕便、靈巧、成熟度的展現。

其中最符合台灣性格的「靈巧性」在國際演出中蔚為優勢,黃雯舉例說:「蘇文琪與一當代舞團到希臘演出《身體輿圖》,在當地劇院的工作人員找到一個更簡便換景的方式,從此降低舞團的工作量,對於團隊來說,是技術人員的互惠成長」。演出經費壓縮,巡演傾向人數少、技術複雜度降低、靈活性大、突發狀況應變性高,對於創作者來說,這是一次重新審視作品的機會。「藝術家想說的是什麼?」、「作品精神為何?」、「還有更簡約的做法嗎?」、「一定要出國巡演嗎?」,脫去了花俏繁雜的劇場技術外,人的溫度與情感顯得加倍感動、迷人。

此外,裝台的思維也必須打破過去的習慣,台灣團隊工作時間表多是週一到周四裝台,週五至周日演出;然而國際繁忙的劇院無法負荷長時間的裝台成本,黃雯笑笑說:「必須要考驗團隊用最短的時間裝台、彩排」。較為繁忙的劇院工作時間緊湊,周一周二裝台周三演、周四週五裝台週末演,一周兩檔作品輪替度高,數位表演藝術如何運用成熟的科技,讓舞台裝卸於時間與人力上展現高機動性,這是年輕世代勝出的特點。回到表演內容型式,長期觀摩國際藝術節的黃雯說:「這些年國際回過頭關注亞洲,尤其是東南亞市場。台灣剛好界於東南亞和東北亞之間,發展出一種獨特的單一型式」。台灣的社會風氣相較自由開放,並有政府的創作補助後盾支援,與日本韓國不同的大環境氛圍相較下,台灣中小型表演團隊呈現出多樣性的觀點,這也是吸引國際經紀人的賣點之一。

國際巡演的必要性
數位表演藝術平台( Fly Global ),以台灣數位表演藝術及與數位時代相關之作品的推廣為主軸,加上以建立有效與穩定的國際網絡為量度,從整合國際資源、活化專業網絡、客製公關聯繫、建立資訊平台四個不同面向的基礎。整合國際資源方面,對內包括作品資料的盤點整備、與演出團隊之間的定期聯繫,對外則主動 參與國際會展、拜訪藝術節與劇院,同時進行與台灣國內外各單位的橫向交流。過去在與各個團隊合作的工作的經驗,讓孫平與黃雯重新思考「國際巡演」的必要性,黃雯認為國際巡演是表演團隊的夢想,但需要長時間的成本投資,在考慮發展這條路線之前,必須要做好十足的功課。
「作品是否準備好?」、「是否了解當地的市場?」、「出國是為了開拓市場還是有其他的理由?」一長串的問題抽絲剝繭要藝術家靜下心思考,關於發展國際巡演與合作的整體長遠規劃。在全球經濟不景氣之下,跨國合作與資源共享成為數位表演平台的利基,國際經紀人親自到亞洲認識充滿潛力的藝術家,而傳統的買賣節目機制( market )也將被會晤型式( meeting )所取代。過去的國際巡演多以價錢為考量,在多方資源整合條件下,團隊認為有益才會受邀出國演出;然而國際間的合作思維不只如此,密集的工作坊、 co-work 將焦點放在討論作品的價值與意義。甫參加完日本 TPAM 的黃雯分享說:「在 meeting 的討論桌上,大家輪流簡報自己國家的狀況,深度的溝通加強文化交流,讓每一次的國際巡演找到非凡的價值」。
互聯網背後的跨國合作
數位表演藝術平台正是「共享經濟」的一環,資源交換、資訊透明、公開、溝通、平等、交流、共好、共享,這是數位年輕人的價值觀。新興的表演場館不限於劇院中心,許多小型的實驗劇場、咖啡店、美術館、藝廊、新媒體藝術節舉手擁抱數位表演藝術,其中包括: Today’s Art , 荷蘭 STRP , 西班牙 Sonar, Resonate , Node, Future Everything……。在非傳統的表演場域中,許多看見與看不見的可能蘊含其中,正如同不斷創新、不斷突破、不斷被重新定義的數位藝術,從來沒有一個真正穩固的標準答案。數位藝術來勢洶洶,然而若非科技產業的進步不會有今日的榮景,藝術反映最前衛的創新,舞台上需要產業的技術做為後盾。韓國三星大量關注當代藝術,然而台灣科技產業和藝術之間的距離還是很遙遠。以奧地利 Ars Electronica 的 paxels Lightpainting 為例,該團隊運用 LED 搭配無人機,以精準的度量與編舞,在戶外的夜色天空中,環繞周邊環境建築,創造出超越劇院體驗的驚艷感受。

強化台灣印象 獨一無二的新穎團隊

「數位表演藝術平台」踏實地陪伴(培育)台灣中型表演團隊,面對全球化的競爭,也唯有加強國際策展人的「台灣經驗」( Local experience )才會讓他們對當地藝術家留下深刻印象。吃小吃、看表演、走訪各式正式與非正式的藝文場館、以精簡的書面(網站)資料傳達台灣表演團隊的特色,因為很難以單一個案歸納出整體性格,每一個團隊與創作者都是獨一無二,散發強烈的風格與企圖心,引起國際經紀人的強烈興趣。台灣看似不大,但在藝術的版圖上,勇闖國際實力堅強。資料庫的匯集、整合、分享,一步步以數位化方式建立台灣表演藝術的國際(國內)網絡。 Network 說的不只是硬體互聯網,同時強調人與人之間、國與國之間、文化與文化之間的串連與合作。

狠劇場《我與我的午茶時光》於丹麥點擊藝術節現場演出,為Fly Global 推介的團隊節目之一。(圖片提供/黃雯)

有影、有溫度、有光、有愛
數位藝術最常受人詬病的是會因為科技的介入,讓人忘記作品的本質。對此,黃雯說:「首先要定義清楚」,舞台上呈現出結合理性與感性、身體與科技、曲線與直線、時間與空間的流動,有節制的濃郁情感流瀉,渴望與觀眾進行一場親密的溝通。反觀數位科技,或許是更有溫度的表演藝術。

在這一場數位藝術的盛宴中,台灣藝術家作品質地不遑多讓,然而表演藝術也從單一表現進化( present )為邀請觀眾參與( invite )。藝術家不該僅僅想著出國巡演提升自己的知名度;反之應該加強與當地的文化交流,增強表達能力,讓更多人看見自己獨特的魅力。在高度競爭的亞洲市場,沒有一個團隊是唯一的選項、不可或缺的存在。積極地參與國際公共議題,大膽發言,勇敢交流,主動認識別人也讓他人認識自己。藉由網路的便捷、超越國際,有一種友誼正慢慢凝聚。牽起手如同開啟手機社交網站,每一段文字、每一張分享的照片,都吸引讀者的目光。更多跨國合作的可能、更長遠的藝術激盪計劃,正一點一滴地匯集成流、水到渠成。

Changee 噪咖,位於台北數位藝術中心一樓,空間內的所有裝置皆可發出聲響,為顧名思義的「噪」音「咖」啡館。(圖片提供/林珮芸)

 via:http://mag.ncafroc.org.tw/

Hong Kong Pop Is Dead

HKpop

(原文短版刊登在二零一五年十月十八日明報副刊星期日生活)

“將那些被保佑的DJ吊起來 Hang the blessed DJ 因為他們常播的音樂Because the music that they constantly play 說的都與我的生命無關It say nothing to me about my life”

這是The Smiths 其中一首單曲Panic的歌詞,說出了很多所謂social misfits的情懷。說The Smiths 是英國最重要的樂隊,與你爭論的人相信也只能舉出The Beatles來跟你爭辯——因為The Smiths 可說是Indie獨立音樂,又或是更仔細說是結他主導的獨立音樂的始祖,九十年代打後的大部份獨立樂隊都受The Smiths 影響深遠。在衣著、歌曲主題、設計美學甚至意識形態上,都是獨立音樂的精髄所在。當代香港獨立音樂最重要單位My Little Airport 當然亦是其中一受影響單位。

香港社會講求磨掉稜角,不要出眾不要扮與眾不同,成為「祖與占」——但事實上確實不是每一個人都一樣,喜好品味意識形態,其實有無限的可能,香港就是有一種迫你「同類」,接近令人窒息的保守意識形態,聽一樣歌,睇一樣戲,著一樣衫。外國社會一樣有主流,然而次文化counterculture等通常亦並排發展,抗衡主流文化的洪流。所以在外國不是亦不願做「祖兒占」的總能在不同次文化或counterculture裹找到共鳴及自我身份肯定,正如獨立音樂就提供不一樣的意識形態,不是那些刻意造情的情歌,又或是講來講去都一樣的愛情或人生道理,正如以上提到的 The Smiths,就是獨立音樂反建制,不信奉主流價值的獨立音樂的先鋒及終極代表。

香港樂壇已死

討論了七八年,我敢寫香港音樂是名存實亡了,沒方向,沒新聲音,能夠勉強走紅的還是那些一式一樣的情歌格式,這不是主流音樂的死亡,我不知什麼才是了。這次要展述的樂壇死亡的原因是主流音樂欠缺獨立音樂的養份。這次執筆長篇大論,是想以獨立音樂與主流音樂的關係來解釋香港音樂死亡的原因,並加以筆者卑微的個人音樂經歴,為樂壇的討論提供一個新觀點。

作為一個八十年代香港土生土長的音樂迷,我不是沒有為香港廣東音樂感興奮過。我的音樂青春期有幸始於九十年代尾二千年頭,正正是香港音樂創意上的活躍期。那時候打開電台,你可以仍聽到八九十年代活躍的歌手的新作,張國榮、張學友、王菲、黃耀明甚至難頂一點的黎明;同一時間你可以聽到古巨基、盧巧音、陳奕迅、楊千嬅等的新聲音;甚至是獨立的 AMK、Huh!?、阿龍大及往後的有耳非文或The Pancakes。當然,你打開的不能是任何一個電台,是推動獨立音樂的商業二台903。

香港音樂成也903敗也903

說起香港音樂,903是不能忽略的。商業二台在九十年代更新其定位及形象,標榜為年輕人電台,改名為「叱咤903」,推動原創華語音樂,打破香港改編音樂的情況,進展為原創音樂作主導。903 叫自己做年輕人電台,口味上及眼界亦確實年輕獨到,與無綫及港台等都有不一樣的取向。無拿過無綫最受歡迎獎項如林憶蓮 、倫永亮及方大同,都在903奪得過男女歌手寶座;而在無綫稱覇的劉德華更是從沒有拿過903的男歌手金獎,可見903的次文化定位,有逆行文化Counterculture的企圖。

903的90 年代全盛期幫了不少獨立樂隊推廣,扶助過不少新晉歌手,推廣過不少小眾音樂,是不少好音樂的溫床,是大紅歌手成名前的試金石,是流行音樂的探熱針。他們不同時期充滿個性的口號及宣傳,如鼓勵DIY自家創作等亦教育了年輕聽眾。陳奕迅華星時期能冒起,全靠903;楊千嬅的傳奇音樂事業,亦多得903;或是獨立單位如The Pancakes、林一峰和at17能獲得強大的聽眾層,亦不得不多謝903,903以一個權威機構給予了這些新晉歌手一定的權力肯定。

不過,香港樂壇可說是成也903敗也903,二千年中期開始903開始忘記了「年輕人」定位,被「商業」完全取替,推廣的歌手或歌曲與其他電台開始大同小異,不是陳奕迅就是容祖兒,大台播呢首佢地又播呢首,逆主流文化的定位崩壞,標誌著香港唯一肯推廣年輕次文化、教育聽眾的電台亦失守,令新晉音樂人及獨立音樂人的上遊平台都喪失掉。

香港獨立音樂缺乏環境、有心人及資源

音樂的發展講乎很多元素,環境及周邊配套是新音樂能成功發展的必備元素。以英國為例,主流電台像BBC Radio 1播放的歌曲都是主流悶蛋歌曲,不過,它們卻出了個John Peel,可說是非主流音樂教父,在傳統大台推廣獨立音樂及非主流音樂,邀請新晉樂手現場表演,音樂教育了無數聽眾,令無數年輕人聽到更多非主流音樂。同時他們又有Tony Wilson,傳奇傳媒人,創辦Factory Records,推動Manchester曼撤斯特的音樂文化發展,將Factory 視為文化投資而不理經濟回報。他們又有Geoff Travis,創辦獨立音樂唱片行及廠牌Rough Trade,與主流唱片行抗?⋯⋯

香港不是沒有有心人嘗試推動獨立音樂發展,在九十年代尾就是二千年頭香港的音樂豐盛期,就有黃耀明在1999年成立人山人海這音樂廠牌,在主流樂壇活躍並影響了當時的音樂風格發展,彭羚、楊千嬅以及簽約東亞後的何韻詩都是由人山人海的陣容及內涵發展出來;AMK主音關勁松在903當DJ之餘,亦在2004年成立維港唱片,一系列結他及shoegaze樂隊活躍一時,My Little Airport就是當中的成果;又或是由媒體人BFSH成立的廠牌、唱片行89268都在獨立音樂界帶來了一陣春風,旗下的假音人在獨立音樂圈亦締造了短暫的legacy。可惜的是近十年的香港就是沒有已成名的傳媒人敢於或願意帶頭做不一樣的音樂,再沒有新動力帶動音樂發展。

近十年獨立音樂成果,就僅有在獨立經理人公司Ban Ban Music處理下,音樂監製周博賢主導下的謝安琪在2005年以半獨立女歌手身份跑出。謝安琪取得商業成功,迅速在零六年簽上新藝寶,同時保持以周博賢作音樂軍師作音樂,僅用主流音樂人擔當單曲及少數作品,成功在零八年推出音樂代表作【Binary】,成為在容祖兒、何韻詩後成功走上一線的女歌手;周博賢不謹成為熱門監製,其民謠pop rock及草根社會題材亦成為樂壇新潮流。

獨立音樂是推動主流音樂發展的動力,簡略分析八十到千禧年代音樂發展

獨立音樂與主流音樂是不能分割,相生相益。獨立音樂的發展往往推動主流樂壇,而獨立音樂單位正正是主流唱片公司的挖角對象,成為日後成功的主流歌手。香港主流流行音樂死水一潭,正正就是因為沒有獨立音樂的小流泵入新鮮水源;香港主流音樂人只有商人沒有像英國一些一心為音樂發展的人,業內人士思維守舊不進取,正正就是令潭水越變越瀆的原因。

八十年代香港樂壇的成功是來自一班年輕、西化的音樂人從不同流行音樂取經而創造出來的音樂成就,是可與世界流行音樂接軌的各式音樂。中式小調民謠、簡單直接而精緻的日式流行、歐美的新浪潮、或是像林子祥的世界、藝術流行甚至是流行搖滾及日後的R&B,你都可以在八十年代的音樂地形裏頭找到。

到九十年代初的流行音樂是香港唱片業營運的成熟期,不只張黎劉郭四人的定位名確立體,當時歌手的定位及聲音亦相對地分明,商業成功。九十年代音樂當然不能不提王菲,王菲的傳奇及成功不只是她的優美聲線及獨特唱功,而是王菲向歐美搖滾、獨立及另類音樂取經,在音樂內容、音樂個性甚至歌手性格都展現不妥協、與世不容的態度,令「王菲」這兩個名不僅定立了華語新聲音,更是一種音樂態度。

九十年代尾到千禧年代香港音樂創意蓬勃期

九十年代尾隨著香港主權交移,整個香港創意工業亦經歴了一次大震盪,不只八十年代的幕前人減產外,不少以前活躍的媒體人亦移民淡出,包括音樂工業,這亦造就了一班新音樂人冒起。九十年代尾可說是新音樂人嶄露頭角的時刻,亦是香港另類、獨立音樂正式與主流音樂正式合流的時候,不只主流新音樂名字像伍樂城、王雙駿及雷頌德崛起參與新歌手的音樂外,大部份新晉歌手都有獨立音樂人參與製作。

獨立樂隊Black & Blue出身的盧巧音與由浮世繪的梁翹柏成合作夥伴、古巨基有Black Box的林健華、莫文蔚亦在1996年因音樂監製郭啟華及一眾獨立音樂人的合作而在音樂上成形——以及,當時的華星唱片,幾乎是以獨立音樂廠牌精神與美學運行的唱片公司。

面對著所有已成名的歌手如鄭秀文及梅艷芳等離開或淡出,華星由Evi Yang帶領的A&R部門則背城借一,積極採用獨立音樂界的單位,旗下歌手如何超儀、楊千嬅與陳奕迅,就是用獨立音樂式包裝及製作,製作出不一樣的流行歌手。楊千嬅的音樂事業成功正是香港樂壇的一個變數︰她在華星的音樂絕大部份音樂都由獨立音樂人及新晉音樂人打造,不只人山人海、AMK的四方果及關勁松或Slow Tech Ridden,還有Eric Kwok 及改變香港音樂環境的陳輝陽。楊千嬅的Play It Loud Kiss Me Soft 仍然是香港樂壇其中一張最具實驗性而取得商業成功的大碟。Evi Yang 的奇妙A&R風格不停留於華星年代,她往後轉到EMI後主理的Shine及薛凱琪亦充滿個性,在香港樂壇留下印記。

全球化音樂流通底下,香港音樂人忠於自我,尋找獨特聲音

在資訊開放全球化的世界,除了歐美流行,J Pop或 K Pop外,還有近年樂壇發展得更好的台灣,樂迷選擇眾多,基本上本地音樂的重要性已被淡化;香港樂壇亦注定像全世界大多數地方的本地樂壇一樣,給國際流行佔據了大多位置,商業成功再不是必然事。港音樂工業不能再獲大利已是不能改變的事實,香港音樂要生存,除了要保留香港音樂的獨特音色及個性外,或者更重要的是能夠放下迂腐的運作模式,不再迷戀於市場或公式化的流行旋律或主題。若然一些經過計算的音樂都不能取得商業成功的,那就證明這些商業音樂是失敗,沒有存在價值的——這就是現在香港主流樂壇的可悲情況。

香港樂壇現在面對的問題,首先是獨立音樂不健康,令主流音樂沒有任何衝撃及新方向。主流樂壇而言,音樂流水作業,每個歌手都是倒模餅印;唱片公司的人迂腐沒視野,除欠缺音樂知識及自省能力外,更沒有方向沒想法;更甚的是沒有已成名的行內人敢擔當大旗,打破樂壇彊局。獨立音樂而言,雖然這兩三年已見大量有潛質的獨立單位冒起,但大前題是沒有健康環境成長;同時獨立音樂人亦嫌不夠個性,與主流樂壇的意識形態及音樂品味相差無幾,同時亦不思進取,未能用音樂觸及大眾,製造能夠傳唱的流行大作,攻入主流。

個性是音樂或任何藝術的重要元素,香港樂壇無論是主流又或是獨立音樂,個性總是被克制及不鼓勵,令到大多數音樂單位都是以世界仔女圓滑懂事的作風處世,都是迎向所謂「大紅大紫」的紅館意識形態進發,正正是香港樂壇變得悶蛋的原因。觀及世界流行,英美的流行音樂仍能有不錯成績,仍能有歌手走出,還不是有賴歌手的個性,英國的Adele、Paloma Faith或Sam Smith,美國的Lady Gaga、Nicki Minaj或Taylor Swift,全都不再僅是唱歌了得的「歌手」,而是真實、敢言、代表著自己或某一種社群聲音的流行歌手。再者,主流樂壇一直都有固步自封,悶蛋的趨勢,全因錢作怪,視音樂為商業從來就不是一件健康事,就算外國樂壇其實一直都是靠獨立音樂人來推動主流樂壇發展。

香港樂壇已死,但不代表沒有重生的空間。痛定思痛,香港音樂人若然敢忠於自我,誠實製造音樂,有改變創新的音樂思維,香港音樂還是有機會再次蓬勃,建立獨一無二的HK Pop聲音——至少這是我的希望。

(文章是筆者看罷BBC Four 最新音樂記錄片Music For Misfits: The Story of Indie而撰寫)

via: 3cmusic.com/

KIll The Silence Festival 2014

poster K
[Macau Station] Date and Time: 26/4/2004 (Sat), 6:00pm -11:00pm | Venue: Cao Box, Macau

[Hong Kong Station] Date and Time: 27/4/2004 (Sun), 6:00pm -11:00pm | Venue: Multi-media Theatre, HKICC Lee Shau Kee School of Creativity, Hong Kong

Short film screening curated by So-So Film.
Ticket: $100 (At Door) / $50 (Student)

Following the huge success of the Kill The Silence Festival last year in Macau 18 acts and over 12 hours of live performance, this year we are bringing the festival to both Macau and Hong Kong in April.

Kill The Silence is the only independent music festival that embraces rock, electronic, experimental, noise music and independent short film screening in a genres breaking and boundaries crossing environment.

Presenter: Re-Records, Day’s Eye Records and Twenty Alpha
Venue Sponsor: HKICC Lee Shau Kee School of Creativity | Equipment Sponsor: miso tech co ltd
In association with Live Music Association.

Facebook Page: https://www.facebook.com/KillTheSilenceFestival
Programme & Ticketing Enquiries: rerecordshk@gmail.com | Press Inquiries: +852 2139 5230/ info@twentyalpha.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