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chin sung-San Yuan Li live film concert in Xiamen-postpone

主办:Noise Asia,天视乐府
查询: info@noiseasia.com

:: The San Yuan Li Project ::

三元里计划是欧宁、曹斐应邀为第50届威尼斯艺术双年展而创作的影像、纸媒体出版物和文献展示项目。它以缘影会名义制作,采取个人创作与群体协作相结合的制片方式,展开对广州城市化进程和典型城中村三元里的拍摄和研究。

三元里计划从三元里这一节点开始对广州进行切片研究,它以城市漫步者的姿态,探讨历史之债、现代化与岭南宗法聚落文化的冲突与调和、都市村庄的奇异建筑和人文景观,最后形成一部影片和一本特刊。三元里计划同时把缘影会带入威尼斯双年展,展场中的开放图书馆主要用来陈列展示缘影会的文献、节目和网站。

This is an art project launched by Ou Ning & Cao Fei, under the commission of the 50th Venice Biennale. The project blends video, sound, photo, text, paper publications together, hence it’s taken not only as a multimedia art work but also a case study of the typical “village-amid-the-city” phenomenon in the process of the urbanization of Guangzhou.

The San Yuan Li Project takes San Yuan Li Village as the node of a piece of sample cut from the body of Guangzhou, armed with DV and DAT recorder, the crew penetrated San Yuan Li Village as a kind of “City Flâneurs”, so as to rethink the debt of history, the confrontation and reconciliation between the process of modernization and the patriarchal clan system as well as rural community system in Canton, also, the bizarre architecture and humanity views were captured, all the above will be realized in the form of a video and a publication. At the same time, The San Yuan Li Project will bring U-thèque to the Biennale, the open library in the exhibition will be a venue for the display of the selected programs, documents and the website of U-thèque.

soundtrack review by edging

艺人:Li Chin Sung
专辑:《三元里》OST
厂牌:Dicksonia Music/Noise Asia(亚洲传声)
编号:DSM 0.2
出版:2004
曲目:
1.Introduction 引子
2.Village In Silence 寂静的城中村
3.Airplanes 飞机
4.Social Life 社区生活
5.Day After Night 夜以作日
6.People 人们
7.Out Take I
8.Out Take II

厂牌网站:Noise Asia

说明/感想:
作为香港实验乐手Dickson Dee以Li Chin Sung创作代号创作的配乐处女作,纪录片《三元里》电影原声音乐,在一种独特的、以配乐创作为先的创作环境下,创作者被给予一个足够大的空间,让其在并不太长的影片中尽情发挥,个人对配乐的注释得以完全展露。

在这次创作过程中,Dickson与影片制作人欧宁和曹菲的合作形式是相当特别的。双方并没有太多的交流。因此配乐和影像可以看作是Dickson与欧宁、曹菲两个制作单位各自对城中村现象的理解。欧宁和曹菲都是成长生活于珠三角洲城市,因而对城中村题材的认知自不用怀疑。所幸的是Dickson多年以来对中国大陆的情况极为了解,甚至有城中村的生活经验,因此虽然各自的理解或有差异,但配乐出来的效果也恰如其分的表现出了三元里的人文特质。

《三元里》作为一部以城市漫游形式拍摄的纪录片,并没有很强的叙事性,而始终以一种富视觉冲击力的影像节奏感穿联。而这种节奏又不是连贯的,每一个段落又有自己的运行速度。就像三元里中龙蛇混杂的多阶层多元化生活方式一样,每一组场景,每一个群体都有着自身的节律,在三元里这个城中村大环境中相互交融,又互不干涉地合而为一。《三元里》配乐在这个人文基调下展开,根据影片段落的需要,分为风格各异的八首作品。

纵观整张配乐,基本是以充满节奏感的IDM作不同方向的尝试。开场曲《Introduction引子》,在强烈的节拍中大量引入简约音乐钢琴采样,呈现出独特的音乐风格。配合上影片引子部分穿越城市的片断,很好地应对了广州的城市节拍。与此相近的还有《Airplanes 飞机》,Hi-Tech感强烈的Breakbeat狂扫,穿插着反差巨大的飞机起降声音采样和自娱自乐的二胡演奏,恰如其分的用声音反映出三元里独特的地理位置,以及人们烦扰纷乱生活模式。除了Dickson最擅长的电子音乐创作,配乐中也包括了一些新的尝试,例如《People 人们》一曲,在略带戏谑的钢琴演绎中透着暖暖的温情,听着作品仿佛又看到了影片中那些真挚开怀的笑容。

限于影片的篇幅,配乐并没有容纳太多的作品。唱片除了正式的配乐作品外,也包括了两首未入选作品。两首IDM作品采用类似的节奏效果,在当下电子简约曲风潮流强盛之际,仍然带着明显的个人特征,算是在配乐以外,Dickson个人音乐能力的另一个展现。

文>Edging

http://www.myspace.com/dicksondee/
http://blog.dicksondee.com//
http://www.u-theque.org.cn/cn/index.html

用耳朵说话——盲听音乐会

用耳朵说话——盲听音乐会

时间:2008年10月19日15:00

地点:扉艺廊

策划:IOMUSICA

音乐演出:李劲松(香港)

查询:www.iomusica.cnwww.feigallery.com

媒体支持:信息时报·《爱心档案》栏目

感谢:广州市盲人学校,扉艺廊

活动源起,我们的初衷

盲听是音响界一个特殊的测试方法,它的意思是听者光靠听觉来鉴别音质的好坏,而排除各方面因素对听者造成的影响。盲人的世界是敏锐和不虚伪的,因为他们是用耳朵去认识鉴别这个世界的真善美丑。我们很想了解音乐/声音在盲人的世界里是怎么样的一种存在,所以组织了这场盲听音乐会。香港声音艺术家李劲松,特意为盲人创作了一个声音作品,并在这场音乐会上首发。声音艺术,李劲松的音乐,对盲人朋友来说都可能是陌生的,但他们一定有自己的认识和感受。我们希望能籍此音乐会,让社会(更多人)关注盲人朋友们的听觉世界。

在广州市盲人学校、扉艺廊、音乐家李劲松的帮助下,这场音乐会得以举行。这是一场不公开的音乐会。观众只有盲人学校的15位学生。届时,我们会用视频纪录下这场音乐会,并在www.iomusica.cn、www.feigallery.com上播放精华部分。李劲松此次为盲人创作的音乐,也会在将来出版成唱片。同时,《信息时报》“爱心档案”栏目,将对此次活动进行全程报道。在音乐会结束后,学生们将继续参观扉艺廊内由雕塑家同时也是现任伦顿艺术大学的学术发展部代理主管Colin Kerrigan先生的雕塑作品。

盲听音乐会,不是一次性的项目,在策划单位IOMUSICA的计划里,它只是一个开始。未来,我们会透过现代舞、音乐、影象、绘画、儿童教育等艺术形式,希望影响社会更多人去关注弱势群体,同时也让他们能有更多机会去感受艺术文化和生活创意的美好。

艺术家李劲松简介

李劲松(英文名:Dickson Dee),1969年出生于福建莆田,幼年移居香港。

拥有超过20年的音乐从业经验,身兼作曲家、声音艺术家、音乐监制、唱片公司创办人、策展人、演出组织者等多个身份。李劲松近年也开始在一些艺术学院和大学举行讲座,和世界各地的朋友分享他在创作或音乐工作的经验,希望能让听众拓宽思维去接受和看待艺术和音乐。
www.myspace.com/dicksondee
www.dicksondee.com

扉艺廊简介

扉艺廊,以希望为普罗市民打开艺术沟通之门为创办宗旨,定期举办各种画展和雕塑展,长年支持广州地区的慈善活动。曾举办过《劳作与诗意》、《雕刻广州名片》等大型艺术展览活动。四川地震期间,扉艺廊联合广东100多位油画家集体创作巨幅抗震史诗油画长卷《〈地劫·重生〉暨〈5·12表情〉》,以独有的艺术形式展示抗震英雄和人民们的大勇、大爱。该活动期间,广东省委书记汪洋亲临扉艺廊,向参与创作的艺术家和画廊致以高度的赞扬。

www.feigallery.com/

策划单位IOMUSICA简介

广州非牟利艺术创意组织,关注艺术与社会人文的关系,计划通过艺术和教育项目,启发年轻一代及对艺术感兴趣的人换个角度关注社会。创办至今,曾策划活动:《时装·十诫》现代舞义演(门票收入捐赠至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四川项目)、提醒人们弃置玩具的可循环再用性的“玩具”系列音乐会等。

www.iomusica.cn

Sainkho Namchylak+Dickson Dee-Asian Project Tour


时间:2008年10月19日 21:00-22:30
地点:GULA艺术空间
广州建设六马路一号(唐会内)
主办:GULA SPACE,亚洲传声
门票:80RMB,50RMB(学生) – 现场售票
查询:gulaspace.blogbus.com
演出:Sainkho Namchylak(人声)
Dickson Dee(电子)
Peter Scherr(贝司)
朱芳琼(敲击,弦乐器,人声)

图瓦超级女伶Sainkho Namtchylak与李劲松(aka Dickson Dee)的合作自2006年,Sainkho第一次来中国演出时已开始;07年,两人又因Sainkho来中国参加草原音乐节的机会,合演了几场。08 年,经两人商量后,决定展开一个更长期的艺术探索,除了在多个城市展开两人,或联同当地艺术家的现场演出外,更于今年会录制一张专辑。Sainkho曾在一个访问里说道:人声的一些效果和电子模拟的声音其实有相似相通之处,电音也是连结传统与现代的一座桥梁。这次的亚洲巡回,可以说是她与李劲松,这位华人世界大师级的电子乐手、声音艺术家在音乐上的一次灵犀相通。

深圳站和广州站还加入了广州自由即兴乐手朱芳琼和定居香港曾与知名鼓手Jim Black合作的低音大提琴手、作曲家Peter Scherr。

音乐家简介

Sainkho Namtchylak生于图瓦共和国,祖先是游牧民族,自小学习歌唱,曾组过民谣摇滚乐团。长大后远赴莫斯科学习声乐,除学习图瓦传统的双声唱法(Throat singingkhoomei),也包括喇嘛与萨满巫教的传统声乐技巧(图瓦的传统信仰是萨满教,后来因为曾被蒙古统治过,所以国教改为藏传佛教)。从 1989年起,Sainkho开始跨足欧洲前卫即兴乐界,学习更多元化的发声技巧,并致力挖掘双声唱法与其它音乐风格融合的可能性,同年并与苏联前卫爵士乐团Tri-O首次合作。Sainkho首度踏足西方舞台是法国的Muenster Festival,之后即以欧洲作为发展重镇,展开她漫长而精彩的世界巡回演出,并且有机会与各地杰出音乐家/表演团体合作,当中包括Peter Kowald、Buch Morris、Ned Rothenberg、Evan Parker、William Parker、Hamid Drake、Djivan Gasparian、Hector Zazou、Otomo Yoshihide、Hakutobo (白桃房)Butoh Dance Theatre等等,并先后出版近三十张专辑,音乐之外,Sainkho也参与许多电影、剧场、诗歌与多媒体演出。Sainkho也曾在阿姆斯特丹著名的 STEIM研究室工作过。现时,Sainkho主要居住在西方,但更多时间是在演出和游历的旅途上,伍珀塔尔、巴黎、布鲁塞尔、维也纳、柏林、和莫斯科等都曾留下她的足迹。她是世界游子,对于她,国界是不存在的。但她知道她的根源是图瓦,她只是需要即兴表达她自己。
www.sainkho.net
www.myspace.cn/sainkhonamchylak

李劲松,出生于福建莆田。幼年移居香港。他是世界实验音乐圈最活跃的香港名字,他身兼制作人、作曲家、声音艺术家、厂牌创始人、组织者、策划人,以不同名字以及成型的多支乐队演出:”DJ Dee”用于电子实验音乐,”李劲松”用于具象音乐和前卫,”PNF”用于工业噪音,”呼麦声音机器”用于电子世界爵士,”Dickson Dee”用于电子原音和采样拼贴。1996年,李劲松的首张个人专辑”PAST”由美国Tzadik厂牌发行。10多年来,李劲松出现在中国和世界各地,通过唱片出版和实验音乐创作,参与了众多重要的音乐活动,对大陆前卫音乐/声音场景的发展尤有贡献。近年来进行了大量的声音创作和表演,积极参与到国际声音艺术场景中。
blog.dicksondee.com
www.myspace.com/dicksondee/
www.dicksondee.com

朱芳琼生于中国陕西省宁陕县。当过兵,教过书,做过民谣歌手、摇滚乐手、录音师和音乐制作人。90年代中开始发表音乐作品。90年代末建立“西天音乐工作室 ”和各种艺术家合作,开始从音乐及声音角度涉足当代各种艺术,包括舞蹈、影视、装置雕塑等。2003年出版其独立制作的个人音乐专辑《上西天》。在经验过各种不同的音乐形式并了音乐音频的录音技术之后。朱芳琼返璞归真,不再刻意制作唱片,只随意的记录,率真的吟唱。更多的人开始从现场而非唱片去解读朱芳琼的精神世界。而其音乐现场更逐渐倾向于自由而严谨的即兴。2006年后在一些演出和工作中逐渐形成了一个开放式的艺术演出团体: “朱芳琼和他的朋友们”乐团;一个“西天乐府”乐器工作室;以及“三人工作小组”。2008年发表音乐作品集《杀死你的梦》。
www.myspace.cn/zhufangqiong

低音大提琴家/作曲家/音乐策划人。古典音乐出身,曾在美国的交响乐团里担任低音大提琴手。Peter Scherr十六年前开始在香港定居,担任过香港管弦乐团的低音大提琴手。他拥有超过20年的专业演出经验,涉及交响乐团,爵士乐、先锋音乐等各种风格和音乐形式,其间也做过大量的电影配乐、录音工作。他和一些先锋音乐家同台录音和演出,包括Kenny Wollesson,Anton Fier, Bruce Huron, John Carlson, Matt McMahon和Simon Barker等等。

同时,他策划/演出和制作的主题系列音乐(创意音乐在中国)已经进入多轮演出、制作过程。作为身居香港、辐射全球音乐领域的重要人物,Peter Scherr将世界各地不同音乐领域的领跑者带入亚洲和中国,以创意音乐(creative music)为主体概念,透过演出,录音促进本土音乐世界化的专业培训环境的形成,带动中国乃至东南亚地区原创音乐的融合和发展。
www.peterscher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