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首相对欧盟公投结果发表讲话(全文)

x35079314

这个国家刚刚进行了一场大型的民主活动, 这也许是我们历史上最大的一次。

超过三千三百万来自英格兰、苏格兰、威尔士、北爱尔兰和直布罗陀的人民表达了他们的声音。

我们应该为这个事实感到骄傲。在这片国土上,我们相信人民是重大的决策者。

我们不仅拥有议会民主制度,而且还在如何管理这个国家的问题上,我们也会适时征求人民的意愿。对此我们已经做到了。

英国人民投票选择离开欧盟,他们的意愿必须得到尊重。

我要感谢在这场活动里和我持相同意见的每个人,这其中包括摈弃政党偏见来表达他们对国家利益信念的所有人。同时,我也祝贺所有进行脱欧活动的人们,他们进行了活跃和充满热情的活动。

英国人民的意愿是必须执行的指令。

这不是一个轻易做出的决定,并不仅仅是因为众多不同组织对这一决定的重要性阐述了众多观点。

因此对这个结果不应持有疑问。

全世界的人民都已经看到了英国做出的决定。

我想对市场及投资者重申的是,英国的经济基础非常强劲。另外我也向居住在欧洲国家的英国公民以及在英国居住的欧洲公民保证,你们的现状不会立刻发生改变。

我们的人民在出行方式上目前不会有任何改变。物品运送、服务提供都将照常进行。

我们现在必须做出准备,与欧盟进行协商。

协商需要苏格兰、威尔士以及北爱尔兰政府的共同参与,以确保联合王国各方面的利益都受到保护和推进。

但要做到以上全部,我们需要强劲、坚定且负责任的领导者。

我非常骄傲和荣幸能在过去的六年里担任这个国家的首相。

我相信我们做出了巨大的进步:就业人数从未如此之多;我们对福利和教育进行改革,改善人民生活质量、建设更大更强的社会;保持对全世界最贫困人民做出的承诺;不论性别因素,让相爱的人们合法结婚。所有这一切都将让英国继续保持其经济实力。

我对帮助实现这一切的所有人表示感谢。

我始终相信,对重大决策,我们应该面对,而不是回避。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成立了70年来首个联合政府,带领经济脱离濒危边缘。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在苏格兰进行了公正、合法、有决定意义的公投。

这也是为什么我做出承诺,与欧盟重新商议英国的地位、开启英国与欧盟关系的公投,并实现它们。

我以自己知道的唯一方法进行着这个过程,那就是直接、用心地表达我内心的想法和感受。

我没有任何保留,我的立场很明确,英国在欧盟内将会更加强大、安全和繁荣。我也强调了这次公投跟任何政客的前途,包括我自己,没有任何关系。

但是英国民众已经做出了明确且不同的选择,因此我认为英国需要新的领导人来带领我们的国家向前。

我将以首相的身份尽我所能在未来几个星期、几个月中稳定局面。但我认为并不应该由我作为领导人带领我们的国家向新的目的地前进。

这是我经过慎重考虑做出的决定。但从国家利益出发,我认为我们需要一段稳定期,之后便需要更换新的领导人。

我们不需要今天就制定一个详细的时间进度表,但是我认为,在10月保守党大会开始之前,我们需要一个新的首相继任。

保持稳定是非常重要的,在接下来的三个月里,我将继续作为首相和我的内阁一起为大家服务。

内阁将在周一举行会谈,英格兰银行行长将发表声明,阐释央行与财政部关于确保金融市场稳定采取的下一步措施。

我们也会继续推进在女王议会讲话中制定的重要立法议程。

我今天早晨也跟女王陛下通话并告知我即将采取的行动。

与欧盟的协商需要由新的首相开启,我认为应该由新任首相去决定何时启动《里斯本条约》第50条、开启脱离欧盟的正式法律程序。

我将在下周举行的欧洲理事会会议上阐释英国人民的选择和我个人的决定。

英国人民已经做出决定,这不仅需要被尊重;同时,失败的一方,包括我本人在内,还应该努力去协助实现这一决定。

英国是一个特别的国家。我们拥有很多杰出的优点:我们实行议会民主制,通过和平辩论的方式解决关乎未来的重要事项;我们是强大的贸易国家,科学和艺术、工程和创造力深受世界推崇。

虽然我们并不完美,但我相信我们能为多种族、多信仰的民主系统树立典范。人们可以来到英国,做出贡献并凭借才华能力达到自己的顶峰。

尽管离开欧洲并不是我推崇的道路,但我是第一个赞扬我们卓越力量的人。

以前我说过,脱离欧盟英国也能继续下去,我们肯定会找到一条出路。

现在决定已经做出,英国脱离欧盟。我们需要找到最正确的方向,而我也将尽我所能去帮助实现它。

我热爱这个国家,能够为之效力我感到十分自豪。未来我也将尽我所能去帮助这个伟大国家取得成功。

The country has just taken part in a giant democratic exercise – perhaps the biggest in our history. Over 33 million people – from England, Scotland, Wales, Northern Ireland and Gibraltar – have all had their say.

We should be proud of the fact that in these islands we trust the people with these big decisions.

We not only have a parliamentary democracy, but on questions about the arrangements for how we are governed, there are times when it is right to ask the people themselves, and that is what we have done.

The British people have voted to leave the European Union and their will must be respected.

I want to thank everyone who took part in the campaign on my side of the argument, including all those who put aside party differences to speak in what they believed was the national interest.

And let me congratulate all those who took part in the Leave campaign – for the spirited and passionate case that they made.

The will of the British people is an instruction that must be delivered. It was not a decision that was taken lightly, not least because so many things were said by so many different organisations about the significance of this decision.

So there can be no doubt about the result.

Across the world people have been watching the choice that Britain has made. I would reassure those markets and investors that Britain’s economy is fundamentally strong.

And I would also reassure Brits living in European countries, and European citizens living here, that there will be no immediate changes in your circumstances. There will be no initial change in the way our people can travel, in the way our goods can move or the way our services can be sold.

We must now prepare for a negotiation with the European Union. This will need to involve the full engagement of the Scottish, Welsh and Northern Ireland governments to ensure that the interests of all parts of our United Kingdom are protected and advanced.

But above all this will require strong, determined and committed leadership.

I am very proud and very honoured to have been Prime Minister of this country for 6 years.

I believe we have made great steps, with more people in work than ever before in our history, with reforms to welfare and education, increasing people’s life chances, building a bigger and stronger society, keeping our promises to the poorest people in the world, and enabling those who love each other to get married whatever their sexuality.

But above all restoring Britain’s economic strength, and I am grateful to everyone who has helped to make that happen.

I have also always believed that we have to confront big decisions – not duck them.

That’s why we delivered the first coalition government in 70 years to bring our economy back from the brink. It’s why we delivered a fair, legal and decisive referendum in Scotland. And why I made the pledge to renegotiate Britain’s position in the European Union and hold a referendum on our membership, and have carried those things out.

I fought this campaign in the only way I know how – which is to say directly and passionately what I think and feel – head, heart and soul.

I held nothing back.

I was absolutely clear about my belief that Britain is stronger, safer and better off inside the European Union, and I made clear the referendum was about this and this alone – not the future of any single politician, including myself.

But the British people have made a very clear decision to take a different path, and as such I think the country requires fresh leadership to take it in this direction.

I will do everything I can as Prime Minister to steady the ship over the coming weeks and months, but I do not think it would be right for me to try to be the captain that steers our country to its next destination.

This is not a decision I have taken lightly, but I do believe it is in the national interest to have a period of stability and then the new leadership required.

There is no need for a precise timetable today, but in my view we should aim to have a new Prime Minister in place by the start of the Conservative party conference in October.

Delivering stability will be important and I will continue in post as Prime Minister with my Cabinet for the next 3 months. The Cabinet will meet on Monday.

The Governor of the Bank of England is making a statement about the steps that the Bank and the Treasury are taking to reassure financial markets. We will also continue taking forward the important legislation that we set before Parliament in the Queen’s Speech. And I have spoken to Her Majesty the Queen this morning to advise her of the steps that I am taking.

A negotiation with the European Union will need to begin under a new Prime Minister, and I think it is right that this new Prime Minister takes the decision about when to trigger Article 50 and start the formal and legal process of leaving the EU.

I will attend the European Council next week to explain the decision the British people have taken and my own decision.

The British people have made a choice. That not only needs to be respected – but those on the losing side of the argument, myself included, should help to make it work.

Britain is a special country.

We have so many great advantages.

A parliamentary democracy where we resolve great issues about our future through peaceful debate.

A great trading nation, with our science and arts, our engineering and our creativity respected the world over.

And while we are not perfect, I do believe we can be a model of a multi-racial, multi-faith democracy, where people can come and make a contribution and rise to the very highest that their talent allows.

Although leaving Europe was not the path I recommended, I am the first to praise our incredible strengths. I have said before that Britain can survive outside the European Union, and indeed that we could find a way.

Now the decision has been made to leave, we need to find the best way, and I will do everything I can to help.

I love this country – and I feel honoured to have served it.

And I will do everything I can in future to help this great country succeed.

via: https://www.gov.uk/government/speeches/eu-referendum-outcome-pm-statement-24-june-2016?from=timeline&isappinstalled=0

 

唐宋在日本,明朝在韓國,大清在中國,民國在台灣

大宋帝國的哀歌:宋朝的滅亡,絕對不是簡單意義上的改朝換代;而是中國第一次亡國。有興趣的可以查「崖山之後無中國」這句話,真是血淚斑斑的警句。

宋朝覆亡,厓山海戰中國整個精英階層全部殉國,一脈相承數千年的中華文明由此產生斷層,其影響深遠延續至今。崖山之後,再無中國,這是一個爭議很大的命題。兩宋300餘年,一直都是重文抑武,在軍事上屢受外敵之辱,常被稱為「弱宋」。

但全面的看待,宋朝在經濟、文化、科技、農業、工商業、手工業等諸多方面都達到了中國封建社會的巔峰,其成就超過了之前的隋唐和之後的明清,他是中國歷史上唯一一個沒有抑制工商業的朝代,並且極力發展對外貿易。雖然不斷的納貢稱臣,但國庫歲收依然充裕,終宋一世,只爆發過幾次小規模的農民起義,這應該是有其原因的。漢文明在宋朝時候,領先世界,富有人文精神,科技發達,也具有抵抗精神,在蒙古橫掃歐亞大陸后,獨立支撐數十年。蒙古軍隊佔領中國北方時,其種族滅絕手段極為惡劣。幾乎每個城市都有屠城記錄。蒙古屠殺造成了中國北方人口大量減少,其程度令人觸目驚心。在北方有4500萬以上登記人口,而在各地屠城以後,還不到700萬,而且這個數字一直保存到元末甚至明初。不排除有幾百萬人口逃到南方,以及死於瘟疫,飢餓的人口,那麼也至少屠殺了80%以上,據記載,宋人到中原后發現,中原地區千里無人煙,白骨遍地,井裡塞滿了死屍而水不可飲。蒙古軍隊攻佔長沙時嶽麓書院的數百名書生全部壯烈戰死,但3百多年後,崇禎皇帝弔死煤山時身邊只有一個太監,更別提什麼陸秀夫般的忠臣了…..可以說中國的精英盡喪蒙元之手。此後漢文明再也沒有振作起來,市民社會的發育,新型商業經濟的發展,以及科學技術的創新都無從談起,中國喪失了最好的發展機會。

雖然百年後漢人復國成功,但繼起的明王朝還是受到蠻族很大影響,大開歷史倒車,無視生命價值,抑制商業貿易。漢人在遭遇北方騎馬民族的重創后,開始變得保守,其統治階級相比較宋朝統治者而言也更殘暴,此後的數百年,面對外侮,大多數的漢人精神麻木苟且。中國文明垂世而獨立,可以說是除西方基督教文明外最大的原創性文明,在游牧民族的入侵和打擊下,在南宋末年,崖山之戰後,整體性亡於蒙元,我們文明的發展的積累被破壞,可以說,崖山之後,已無中國。時常想,古中華遺風,究竟會有何等的團結與彪悍,連相對柔弱的南宋,都有十萬軍民自發跳海殉國,這樣的氣節,何時能再次擁有?南宋滅亡的時候,日本「舉國茹素」來哀悼大宋的滅亡。元世祖忽必烈因日本此舉,且倭主不來朝貢,造大船7000艘往攻,結果船隊被暴風雨所摧毀,日本人從此將此風稱為「神風」。二戰中「神風敢死隊」 即出自這個典故。明亡后,朝鮮和日本認為中國已亡,日本從此蔑稱中國為「支那」。明治維新后,自認為華夏正統的日本曾打着「攘夷主義」的旗號發動甲午戰爭等對清戰爭。唐、宋、明時作為對中國文明衷心傾倒的兩個附屬夷國,日本和朝鮮至今因還因宗主國文化淪喪而對中國存有偏見。

崖山之後,再無中國

夏曆二月初六宋祥興二年(1279)(元至元十六年)正月,張弘范兵至崖山。南宋殘軍與元軍在崖門海域展開歷時20多天的大海戰,雙方投入兵力50餘萬,動用戰船2千餘艘,最終宋軍全軍覆沒,南宋滅亡。二月初六日晨,崖門海域風雨交加,元軍發動總攻,宋軍血戰至黃昏,最終戰敗。太傅張世傑護楊太后突出重圍,左丞相陸秀夫攜少帝突圍無望,遂杖劍驅妻子入海,並背負年僅九歲的少帝趙昺蹈海殉國。大宋後宮及群臣也紛紛投海殉國,七日,「浮屍出於海十餘萬人」。楊太后聞趙昺死,赴海死,張世傑葬之於海濱,亦投海殉國。宋遂亡。

易衣冠、亡天下

「剃髮易服」:夏曆六月十五日明弘光元年(1645),順治二年(1645年)五月,清軍佔領南明弘光政權金陵。六月初五日,多爾袞諭江南前線總指揮,豫親王多鐸,下令「各處文武軍民盡令剃髮,倘有不從,以軍法從事。」六月十五日,多爾袞諭禮部,通令全國剃髮,「向來剃髮之制,不即令劃一,姑令自便者,欲俟天下大定始行此制耳。今中外一家,君猶父也,民猶子也;父子一體,豈可違異?若不畫一,終屬二心」「自今佈告之後,京城內外限旬日,直隸各省地方自部文到日亦限旬日,盡令剃髮。遵依者為我國之民;遲疑者,同逆命之寇,必置重罪。若規避惜發,巧辭爭辯,決不輕貸。」七月,令,「衣冠皆宜遵本朝之制」。

《春秋》之義,夷狄進於中國,則中國之。中國而為夷狄,則夷狄之。「中國」始終都是華夏,華夏始終都是進步文明的代表,而華夏也根本不曾以種族、民族劃分。崖山之役以下,中國已經沒有一個統治集團有能力又有意願全盤接手華夏文明,並加以發揚光大,因此中國正朔已斷。「崖山之後,已無中國」大約此意吧。也許日本人說的是對的:宋之前是中國,宋之後是支那。蒙古軍的屠城,殺掉北方百分之80的漢人,精英殆盡。明朝只算詐了下屍,可惜當年漢人的精氣神全沒了,我們沒什麼值得自豪的了,只願有生之年可以憑弔崖山以慰不孝之罪!

崖山是中國一個值得回憶的地方,中國人應該認識它。南宋的大臣陸秀夫在國家將要被蒙元滅亡的時候,背着年僅9歲的少帝投海而死。一首詩歌可以表達我們對凄然收場的宋王朝的懷念。為了復興宋室,一直不停奮戰,但事到如今,已無力挽回了。「陛下,您是大宋的正統後裔,應該斷然作出不辱沒您血統的決定。」「我明白了,你沒有背棄我,並且自始至終侍奉我,太感謝了!」 陸秀夫面對少帝這種勇敢地態度,不得不強忍住眼淚。陸秀夫背起少帝,用帶子緊緊地捆綁在一起。 「蒙古軍啊,將來有一天,繼承我們遺志的同胞,一定會征討你們的!」 (譯)

就這樣,陸秀夫背着少帝,投海自盡,許多忠臣追隨其後,據說達十萬人之多。這就是南宋最後一戰的崖山之戰。南宋的陸秀夫死了……趙宋終結,古典意義上的中國也隨之滅亡,中國第一次整體亡於游牧民族之手。這場戰爭的兩個對手的來歷都不平凡,趙宋的滅亡也不是中國歷史上傳統的改朝換代。內藤虎次郎(1866-1934,日本「支那學」創始人之一):宋代是一個新時代的開始。日本學「唐和宋在文化性質上有顯著差異:唐代是中世的結束,而宋代則是近世的開始。」謝和耐(Jacque Gernet):宋代是「中國的文藝復興。」

「華夏民族之文化曆數千載之演進,造極於天水一朝」(鄧廣銘〈宋史職官志考證〉序》),想必大家耳目能詳,這是陳寅恪的話。

宋代是中國「自然科學的黃金時代」

陳寅恪認為「宋文化是華夏民族文化的最高成就,宋文化是今後文化發展的指南,我國民族文化的更新,必將走上『宋代學術之復興』,或『新宋學』之建立的道路。」 既然這是文藝復興,那麼這樣的復興為什麼在後來終止了呢?為什麼沒有如歐洲發生的那樣走上持續復興道路並進而走向新興資本主義道路?這個近世的開始是怎樣被打斷的?那個繼承她的弓馬嫻熟的所謂元朝為什麼沒有繼起這樣的文藝復興?如果不是那個只知殘酷虐殺漢人,欲變青天下所有的農田為牧場的元朝來統治中國,中國會是怎樣的中國呢?

宋朝既是中國傳統文化和經濟、科技最發達的朝代,也是中國資本主義開始萌芽的時代。那個時代,中國佔世界GDP總量要超過一多半。宋朝的經濟實力、科學技術和文明程度在當時都是世界第一。對於中國而言,宋朝就是一個文藝復興時期。中國的文化這個時候是一種積極的、開放的文化。漢朝國強,唐朝武盛,宋朝文旺。中國文化到宋達到了巔峰。宋是中國歷史上最接近現代管理的朝代,中國文化巔峰的時代,隨着宋的滅亡而凋殘。國學大師陳寅恪先生一段說宋的評價是:「華夏民族之文化,曆數千載之演進,而造極於趙宋之世。后漸衰微,終必復振。」

其後蒙元和滿清交替的異族入侵,帶給華夏人民極大災難和深重殺戮,這是二個野蠻對文明血腥征服的朝代;中間一個明朝,又是以保守自大、喪心病狂且腐朽墮落聞名的(如海禁、如明太祖誅盡開國功臣、明成祖夷方孝孺十族、明思宗碎磔剛剛血戰解了京師圍的袁崇煥)。因此在日本人的眼裡,中國自宋以後就不再是他們崇尚的正源華夏文明了。不少國外的史學家也將宋朝覆亡視為古典意義中國的結束,即所謂「崖山之後,已無中國」 。

宋代科學技術居於當時世界的最前列。震驚世界的三大發明——火藥、活字印刷和指南針,就誕生於這一時期。

宋以後,特別是宋明相繼覆亡於蒙元和后金滿清手中時,漢人在經歷了多次異族入侵、改朝換代的血腥殺戮后,華夏文明陽剛進取的民族脊樑基本被打斷,勇烈誠信的人群幾被殺絕,民族最優秀成分基本喪失,存活下來的都是「劣幣淘汰良幣」法則衍生出來的奴化人群,因此宋后社會總是充滿太多圓滑世故的保命哲學。再經歷宋明理學特別是明代以來的文化自我閹割后,剩下的古老中華文明基本屬於一種散發著腐朽氣息的文明,雖然古老,卻是戧害着最優秀成份的一種老人黃昏式智慧。雖不無可取之處,卻於歷史大格局深有妨礙。宋是這樣一個銘記了漢源正朔的朝代,跨越時空和今天的中國人有着不解精神文化傳承。南宋之亡,內有賈似道、史彌遠奸臣當道,外有劉整、呂文煥望風而降,否則蒙古人不見得能迅速擺平。須知,南宋是蒙古花了半個多世紀才滅掉的,其他國家,有幾個可以抵抗蒙古人10年的?有明之亡,內有崇禎剛愎自用,外有吳三桂、洪承疇之流,儘管不乏忠義之士,但是史公可法的志大才疏,也是歷史永遠的遺憾。崖山之後無中國,歷盡磨難的中國人作為整體,究竟在什麼時候變得如魯迅筆下形容得那般卑微、猥瑣、沒有氣節,已經不可考,消失在歷史的濁流中。還是那句話,在罵日本人亂改教科書的時候,我們自己是不是也要捫心自問,遠到甲申,近至文革,哪次我們好好反省過。

兩百年前,英國駐中國首任特使馬戛爾尼說:「當我們每天都在藝術和科學領域前進時,他們實際上正在變成半野蠻人……最終,它將重新墮落到野蠻和貧困的狀態。」兩百年後的今天,一位台灣人憤怒的寫道:「(大陸)摒棄傳統的四維八德,培養出了不知廉恥的一代。」這就是「輝煌燦爛的華夏文化」?這就是「堅強挺拔的漢族脊樑」?普及英語,打倒孔家店,接受基督的洗禮,我們瘋狂地為自己的傳統挖掘墳墓,全然不知歷史的幽暗處,有多少前朝的渣滓在竊笑,有多少同胞的冤魂在哭泣。忘了成祖征大漠橫掃北元的那份榮耀,卻相信「農耕文化的懦弱性。」忘了國產紅夷令倭寇聞風喪膽的那份自豪,卻相信「古中國無科學。」「為官應直諫,為史應直書」的那份尊嚴,卻相信「漢人奴性乃根深蒂固。」三百年前的滿人用他們骯髒的爪牙姦汙了我們的傳統,現在又在用卑鄙的謊言,把早已消逝的漢文化作為自己丑行的替罪羊。在相信「清朝明君輩出,疆域遼闊,政策開明,國泰民安」時,為什麼不活動一下生滿鐵鏽的大腦,戳穿這面紙糊的窗戶?康乾「盛世」中人均GDP最高的時期,卻被明末遺民視作「中產之家,嘗旬月不觀一金」的貧困末世。康乾「盛世」雖然人口數倍於明朝,然而鐵和布匹這兩項指標性的工業產品的總產量卻始終未能恢復到明末的水平。到1840年,中國工業產量僅為全世界的6%。無論是總產量還是在全世界的比例,都不及200年前的明末。乾隆朝編纂《四庫全書》,銷毀的書籍「將近三千餘種,六、七萬卷以上,種數幾與四庫現收書相埒」(章太炎《哀焚書》第五十八)。當代學者顧關元先生據海寧陳乃乾的記載,則認為所銷毀的書籍是《四庫全書》總數的十倍。因此才有了吳晗「清人纂修《四庫全書》而古書亡矣!」的疾呼。所謂「盛世」,實則一個屍橫遍野、民不聊生,精神窒息、尊嚴全無的時代。此時的西方學者可以慶幸地說:「中國不可能強盛,它的衰亡是必然的。」此時的倭人可以幸災樂禍地宣稱:「華變於夷之態也」。「支那」一詞應運而生。此時的高麗使臣可以自豪地宣布:「今天下中華制度,獨存於我國。」「面對持續滿清全朝的漢族暴動和起義,面對三百年經久不衰的「反清復明」的口號,面對高麗王國對「大明國崇禎帝」持續百年的秘密祭祀,責其「愚忠」成了殖民者一面薄薄遮羞布,為什麼就沒有人敢於將其撕去?聽說「明朝是中國歷史上最黑暗最腐朽最專制最落後的朝代」時,為什麼我們不能耐心翻翻歷史,而一定要妄自菲薄地相信?

四百年前,有幸到訪的西班牙人這樣描述這個處在風雨飄搖中的文明:「他們首先是極其清潔,不僅在他們的屋內,也在街上。」「在他們的一切城市中都有醫院……我們從來沒有見過有人行乞。我們因此問他們原因何在,回答說,每個城市裡都有一個大地區,其中有很多給窮人、瞎子、瘸子、老人、無力謀生的人居住的房屋……在他們活着的時候,始終有充分的大米供應。」「這個國家的男男女女都有很好的體質,勻稱而且是漂亮的人,略高……他們對外國人很有禮貌。「在中國的其它省份,還有製作奇特和優良的炮……他們的炮特別好,我同意這個說法,因為我看過一些架在船上的這種炮,它製造的比我們的好,更加堅實。」

總之他們不留下一尺未種植的土地,你在全國看不到任何荒地或無收穫的地方……「我們驚奇的看到那些貴人的良好風度,教養和高尚舉止,還有他們在詢問他們想知道的事情,以及他們答覆我們問題時候的認真。」

四百年後的今天,西方學者這樣評價這個處在歷史的十字路口的文明:「如果按照人們通常採用的標準,中國在17世紀可以說有過它自己的科學革命。」此時的中國有獨特的教育體系。各類圖書十分豐富。中國人富於文明和教養。「這些(商業活動)都早於歐洲商業擴張時代,而且足以與之媲美。」

明代社會有無窮活力,這一點是必須記住的。「漢人主導下的明代學術氛圍,繼承了以前所有由漢人主導時一樣的嚴謹和開明。正是如此,才可能有黃宗羲等人「天下為主,君為客」的民主思潮;才可能有朱載堉等人「凡天地造化,莫能逃其數」的科學理想;才可能有徐光啟等人「蓋彼國教人,皆務修身以事上主,聞中國聖賢之教,亦皆修身事天,理相符合」的開放言論。也許再給這個文明一百年的時間,它將再次令世界為之驕傲。然而,迎接它的卻是一場百年的文化閹割。

三百年前,貪婪的蠻族再一次踏入了中原,顫慄着看到了這一切。此時的這個文明正擁有着佔全球七成的貿易額,世界第一的耕地面積、軍工產值和船隻總噸位。科學的種子正在種下,人文精神正在日漸覺醒。文明的光輝刺得他們眼花繚亂。 野蠻人驚恐地發現,他們的鎧甲在橫飛的子彈面前不堪一擊,連努爾哈赤本人也喪身於炮火。但最令他們驚恐的是那由兩千年的儒、道、釋文化熏陶而成的文化脊樑。

試問,有哪裡個民族的皇帝可以在亡國時羞愧自縊,寫下「朕死無面目見祖宗於地下,去朕冠冕,以發覆面,任賊分裂朕屍,勿傷百姓一人」的沉重語句?試問,有哪裡個民族的軍人可以在城破被俘后,留下「城亡與亡,我意已絕,即碎屍萬段,甘之如飴。但揚州百萬生靈,既屬於爾,當示寬大,萬不可殺」的感人迴音?

沒有。當然,也沒有哪裡個民族皇帝面對亡國滅種的危機,還說著「量中華之力,結與國歡心」的無恥字句。也沒有哪裡個民族的軍人可以懦弱腐敗到使名詞「八旗」成為一個徹底的形容詞。漢文化是包容的,但不是精神的垃圾桶。游牧民族的陋習竟然從此被「兼收並蓄」,難道不值得懷疑?看罷歷史,只能感嘆,是來自通古斯的劣制文化的喧賓奪主,用醜陋的馬褂和旗袍替代了高貴典雅的漢服,用奴性的冷漠和無恥替代了中華傳統美德的一切。而這種遺毒仍在繼續流淌。可以試想,百年後的中國人,為了紀念日軍侵華歡的「豐功偉績」,歡天喜地地拍起《裕仁大帝》、《大和盛世》、《日本帝國》。侵華日軍的罪行不過是小巫見大巫。揚州十日、嘉定三屠、蘇州之屠、南昌之屠、贛州之屠、江陰之屠、崑山之屠、嘉興之屠、海寧之屠、濟南之屠、金華之屠、廈門之屠、潮州之屠,沅江之屠、舟山之屠、湘潭之屠、南雄之屠、涇縣之屠、大同之屠……場場慘絕人寰,死者無不以數十百萬記。明成祖時期全國人口為6659萬人,到清世祖時期,全國人口只剩下1448萬人。人口從明末的7000萬銳減了近80%,約有5500萬漢人慘遭屠殺。馮玉祥說:「蒙古本有一千二百萬人。在滿清長期統治之後,今已減少至五十萬人。」然而,我們愉快地將其忘記,舉行「清軍入關360周年紀念活動」,在滴血的屠刀前高呼「民族融合」。次次剃髮易服、圈地運動,份份「禁書令」、「禁海令」,場場動輒萬人「誅九族」的文字獄,殺盡了最後一位有智能有骨氣的漢人,抄盡了最後一本閃着星點思想火花的書籍。海瑞大膽直言的陣陣清風,顧憲成東林講學的縷縷迴音,徐光啟渾天儀前躑躅的片片背影,都已從歷史的長河中被抹去。只留下禍患百年的愚昧與奴性。《大清律例》也說:「造賣印刷者,系官革職,軍民杖一百,流三千里;買者杖一百,徒三年;看者杖一百。」想來,倭人的「奴化教育」也只能望而興嘆,始皇的「焚書坑儒」也要自慚形穢。然而,我們乖巧地穿上了所謂的「唐裝」和旗袍,萬馬齊喑着「文化輸血」。應該澄清的是,魯迅批判「吃人的歷史」實乃批判滿清遺毒;五四先烈的文化革命本是要革「辮子文化」的命;真正的漢族文化早在三百年前便戛然而止了。只有別有用心者正在篡改着先人的用意,以期更完美地埋葬我們的傳統。我們乖巧地繼承着只有兩百年歷史的流氓文化,卻以「龍的傳人」自詡,不覺得羞恥?當然,既然繼承着無賴氣質,又怎麼會覺得羞恥。本可以成為讓漢服重新綻放異彩的第一步,卻成了滿族的民族服裝秀,把只有兩百年歷史的粗俗「唐裝」詮釋為「漢族傳統服飾」。中韓禮儀風采大賽本可以成為「青」之與「藍」的偉大角逐,最後卻成了滿洲旗裝和現代透明裝在漢服的子女面前的一次集體獻醜。

中國人不弄清文化閹割與文化融合的區別,硬是要說那是「學習」、「借鑒」、「融合」過來的,正如不知道熱情握手與互扇耳光的區別,不明了見義勇為與流竄強姦的區別,愚昧到了可悲的地步。一旦有人覺醒,想穿上仍然飄逸華美的漢服,想重現真實的歷史,重新找回那份久違的尊嚴與自豪時,一些人便小丑似地為其一一戴上帽子:「大漢族主義」、「極端民族主義」、「民族分裂主義」、「國家安定團結局面的破壞者」,口誅筆伐。於是,「中國人在背叛偉大的先輩」便出自一個韓國女大學生之口。「辮子戲」在上演。屏幕上,珠光寶氣的皇上、貝勒、阿哥、格格們,面對着滿堂太監和奴才的翹臀,得意地接受着觀眾的朝拜。《某某大帝》、《某某格格》、《某某王朝》、《某某風雲》和各種「戲說」乃至「正史」,流水線生產般新鮮出爐,重複着散發著腐臭的謊言。本該澄清這一切的文化精英們,卻又一次選擇了背叛,爭先恐後地湊到鏡頭前,絞盡腦汁令這些遺毒圓滿:「清朝的生產力發展達到了中國封建史的巔峰。」「清朝在科技文化方面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清朝為我國遼闊的疆域奠定了基礎。「清朝為我國近代的民族文化的大融合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闖關東」不再是人類飽受摧殘顛沛流離的血淚史,而是「清政府為人口結構調整做出的突出貢獻」。《四庫全書》不再是史實的篡改者、抹殺者,不再是奴才文化用以立足的根基,而成了「中國古代勞動人民智能的結晶」。

「辮子戲」仍在上演。《狼圖騰》熱銷全國,為游牧民族的掠奪文化歌功頌德。伴隨着陣陣「翻案風」,岳飛乃「不識時務」,袁崇煥更是死有餘辜。高挺的脊樑被斥為「愚忠」。血腥殘忍的破壞與屠殺被從教科書中輕易抹去;「男子上城,女子饋餉」的慘烈抗戰也於「正史」上一筆勾銷。一批批紀念館拔地而起,供奉着洪承疇,尚可喜和吳三桂。一群群意氣風發的專家學者歌舞昇平,為漢奸人格、屠夫氣質、奴才原則樹碑立傳。「辮子戲」的泛濫不再僅僅意味着審美的缺陷,而開始預示着文化的斷層,脊樑的夭折。所以說不準哪裡天,媒體便會爆出「史學界」的「最新研究成果」:皇軍入關,日本人移民東北,加強了中日民族大融合。「日語教育乃文化輸血,提高了國人的整體素質,給腐朽沉悶的中國文化注射了一針強心劑。」「細菌部隊的研究成果乃中日兩國勞動人民共同的科學成就。」

以及「大屠殺及三光政策為我國人口密度的調整,經濟結構的刷新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鮮花與掌聲中,「汪精衛紀念館」、「溥儀神社」正式對外開放。「皇軍入關百年紀念」正式舉行。不可能?我不敢說。我們除了身體里流淌的血液,已經無所繼承了。但這也足以激勵我們。只願有朝一日,能與眾人一道,剪辮束髮,身着漢服,向謊言挑戰,追尋古老的復興。

今天,電視里又在放百家講壇—閻崇年的清朝故事,當他講到努爾哈赤是偉大的英雄,多爾袞入中原成功是因為「少殺人」時,台下的觀眾都鼓起掌來,我身邊的幾位同學情不自禁地說道:「講得真好。康熙爺真是聖主啊。」「明朝太腐敗了,漢人太無能了,沒有滿族,沒有大清,哪有康乾盛世?」「漢人是不行,太落後」「漢人歷史從來就是垃圾」。。。。。。我實在聽不下去了,說:「閻說錯了,大家別信!」我的同學立馬反駁:「閻先生不行,那你行啊?閻先生如果說假話的話,央視會讓人家上百家講壇?」 看着同學們歡快而麻木的笑容,他們不時向地上吐一口痰然後振振有詞的爭辯,我心都彷彿被刀剜了一樣,這,難道就是偉大炎黃大帝孕育出來的子孫嗎?我們的民族自稱「漢」;我們的華人被叫「唐」人;我們的文化被稱作「華夏」文明;我們的國家被稱為「禮儀之邦」「中央之國」!「華夏」,何意也!高貴而典雅,「中國」何意也!天下之中心也,如此輝煌的偉名是誰為我們贏得?是我們的祖先,是他們,一隻手握着寶劍砍下敵人的頭顱,一隻手拿着書籍保持着最高貴的禮儀,以無限的野心,永不衰竭的慾望,拓展着華夏族的生存空間。1000年的征戰,1000年的教化,不知道踏平了多少國家,不知滅絕了多少民族,直到有一天,當他們將視眼所及的所有肥美土地收入囊中,當他們的面前只有大漠和沙灘時,他們才停下了腳步,他們的武力和高貴讓他的所有鄰居,全都匍匐拜倒,在他們面前屈膝,而且是自願的稱臣,這些惶恐的鄰居敬畏地送給祖先一個偉大的國號「中國」,意思是「世界之中心」!

我們偉大的祖先,他們勇敢而聰慧,他們重榮譽而輕生死,他們講信義而鄙狡詐,他們重文明而藐野蠻,他們愛自由而厭樊籠,「富貴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貧賤不能移。」「三軍可以奪帥,匹夫不可以奪其志!」他們用他們的智慧創造了一個又一個世界奇迹,可是你們誰知道?在華夏文明毀滅前的南宋文朝是一個什麼樣子?千年的發展,華夏成為了世界最富有最文明的民族,「世風日靡,黔首猶着絲衣。」—宋代官員如是說。宋代冶鐵,陶瓷,造船和火藥技術都獲得了遠遠領袖世界,西方人總是驚異日本的武士刀最鋒利,可是他們不知道,日本的冶鐵技術是宋人傳過去的,元朝嚴禁漢人煉鐵,因而這些工藝失傳;南宋的造船技術比18世紀前的任何一個國家都要發達,根據剛打撈上來的南宋船「南海一號」和相關史料,南宋船長三十米,阿拉伯人驚嘆道「東方的寶船簡直是一個城市」;漢民族是世界上最早將火藥應用於戰爭中的,製作了當時最好的火器,可是後來元朝嚴禁漢人製造火藥;南宋時期,皇帝權力極其小,詔書必須有皇帝太后宰相和三位輔臣聯名才會有效,而人民經常集會議論朝政,北宋末年罷蔡京殺六賊,不是太學生陳東和十幾萬百姓聯名上書施壓的結果嗎?丁大全當政時,陳宗則聯合杭州市民集會要求理宗罷免之。而南宋學風自由活潑,技術人員備受重用也是其他文明國家所遠遠不及的。航運促進了大型貿易,商業文明大發展,城市人口大量增加,伴隨的紙幣的流行,資本主義萌芽正在茁壯成長,此時西方依然在神教的麻醉下昏昏入睡。然而華夏文明在他最輝煌的時候,缺遭遇了史上最殘暴最野蠻的侵略,蒙古人用他們幾乎全部力量,打擊華夏文明最軟弱的政權—-南宋,蒙古人可以幾個月內,就踏平花臘子摸,剷平俄羅斯,夷滅東歐列國,但是在江南的華夏文明面前,他停頓了幾乎50年。元軍攻打襄陽,打了五年,方才攻下;元軍攻打四川,川民殺其大汗,而川民直到被殺光,才放棄抵抗;揚州李庭之軍隊抗元,直到揚州人皆死,方才屈服;而即使宋皇帝投降,抗元大軍依然抵抗,因為根據宋制,投降詔書必須丞相大臣連署之後才能有效,丞相不署名,只代表皇帝投降,但是國家沒有投降。而崖山失敗后,30萬宋軍將士只有2萬人被俘虜,其餘全部戰死,上至皇帝下至普通軍民,都自殺殉國。聽聞宋滅后,浙江十萬士子紛紛跳海自殺,福建有四萬!這是什麼!這就是華夏精神。日本歷史學家田中芳樹在《海嘯》中用史詩般的語句描繪了華夏英雄在災難面前所表現的堅強和決絕:一、「聽到這話,大驚失色的是鄧光遠,年幼的帝僅僅將聰慧之雙眼轉向了陸秀夫。臣力有未這,讓國事淪落軍止。元之賊兵即將迫近皇上寶座,脫逃之事恐怕已經不可能。『周圍的宮女和宦官發出驚叫。帝則無育地凝視着陸秀夫。皇上雖然年幼,但畢竟身為天子。天子須重視名譽更甚性命。臣雖不忍提及!但尚請皇上覺悟。』數名宮女失神倒地。船艙之牆壁發出了奇怪聲響。那是元軍施放之箭矢刺中船壁的聲音。帝景仍然凝視着陸秀夫,但是白嫩嬌小的臉頰上卻出現了微笑。『就依你所言吧!』」二、「賊兵如蟻,蜂擁而入,李沛望着百姓,『願意求生還是求死』,人們大呼『只願意與將軍共死』!汪立信將兩個孩子喚過來,『今天,我將為你們舉行成人禮,表示你們也要承擔其衛國的責任!』於是,父子三人全部戰死,獲得了死後的光榮。」這就是華夏的精神!為了自由,為了尊嚴,為了子孫,他們英勇奮戰,從未有過動搖!崖山之後,華夏全面淪喪,被嚴重胡化,漢民族地位地下,喪失了做學問的機會,自由的風氣被扼殺,無數優秀豪傑英勇戰死,商業文明嚴重倒退。

到了明朝時期,雖然光復,但是漢文化已經沾染了胡人的暴戾和專制,喪失華夏文明中開明和自由的氣息,但是明時期不斷喚醒的華夏意識,使得明末覺醒了華夏意識,學術風範大盛,內閣組黨之風流行。然而此時不幸發生了,在天災與人禍之下,中原爆發了嚴重的內戰,當漢民族傷痕纍纍的時候,滿蒙組成聯軍進入了中華腹地。完成了對中原的奴役和支配,殘酷扼殺了華夏文明復蘇的一次大好機會。多爾袞在漢民族最虛弱的時候,建立了清,表明了女真的強大,但是它還表明了其他嗎?如果一個民族只會用刀,即使他再凶暴,那麼他充其量只是個蠻族,永遠也創造不出偉大的文明,康熙也許喜歡算術、化學和天文,但他永遠預料不到這些東西能夠給他帶來什麼變化,因為只喜歡支配奴隸的他對文明的創造和發展沒有興趣,這就是他為什麼要查禁《天工開物》,為什麼禁止前明時期大發展的火藥技術;為什麼要限制民間冶鍊鋼鐵,為什麼消滅造船的技術。因為他的支配奴隸性統治慾望是永遠不會關心文明的,他只對如何支配他的奴隸感興趣。而元朝和清朝的征服者們用他們的政策告訴了我們這一點,那就是他們的所有統治技巧和殘忍暴力只能證明他們對文化的野蠻無知,對殺戮的渴求和與文明世界的隔絕,這就是他們的韃靼文化,一種依託掠奪的寄生文化。他們只對培育奴隸和愚民感興趣,對社會的進步和自由毫無興趣,而華夏文明追求的是真正經世致用的「國士」!

孟子說:「君以國士待我,我當以國士報之!君以路人待我,我以路人報之!君以草芥待我,我當以仇寇報之!」強調君臣人格之平等的他,被清室憤恨,於是拆其牌位,這也可以解釋為什麼清庭要燒毀王陽明,王夫之,李贄等人的書籍。因為此皆華夏文明之象徵,而在明末的時候,我們華夏觀念幾乎覺醒的先人已經向怒吼道:「君權,千年之大惡也!」

我們的落後,是我們的責任;我們的自卑,是我們的無能,我們沒有一絲理由更沒有任何資格抱怨祖先留給我們的文化和土地,祖先留給我們的土地是世界上最肥美最廣闊的土地,憑藉這些土地,我們孕育了最多的人民。而今天,對着殘酷好殺野蠻人大唱讚歌的我們,毫無禮儀誠信道德淪喪的我們,真的是那個偉大榮耀的禮儀之邦中央帝國的子孫嗎?難道我們真的繼承了祖先的華夏文明了嗎?

我們不配享有「華夏」之美譽!就讓華夏的故事永遠成為一個神話吧!記得西南聯合大學歷史教授(記不清名字了)上中國史上到南宋滅亡就停止了,人們問他為何?他說:「崖山之後,已無中國。」「中國」和「華夏」都是最偉大的名字,裡面所承載着的榮耀不是我們可以承載的。特別是播出了《大清王爺尚可喜》《大將軍施琅》,上演了華南虎的我們!

一個不知道尊敬自己英雄,一個歌頌自己屠夫,一個缺乏誠信的民族只是韃靼文化繼承者,大陸沒有華夏,華夏不在中國。有人說:唐宋在日本,明在韓國。大清在中國。信乎。因為禮曰:「華夏重信義,而胡人無。」

今天的我們,絕對是炎黃的恥辱!

魯迅曾經這樣評價:不能說話的毛病,在明朝時還沒有這樣厲害的;他們還比較地夠說些要說的話。待到滿州人以異族入侵中國,講歷史的,尤其是講宋末的事情的人殺害了,講時事的自然也被殺害了。所以,到乾隆年間,人民大家便更不敢用文章來說話了。

回天無力道俱窮,干戈四起疑無路。指點洪濤巨浪中。推背圖關於宋滅的描述。

崖山之後無中國,閻吏之後無漢人。■

文章來源:綜合自網絡

就如看煙花需要的距離

《煙花‧冷》首演劇照
(圖:Conrado Dy-Liacco )

《煙花‧冷》首演劇照
(圖:Conrado Dy-Liacco )

看罷「城市當代舞蹈團」的《煙花‧冷》(桑吉加編),與一位曾經在香港生活、現已移居外地的資深舞者,談論對作品的觀感。她表示看得血脈沸騰,意猶未盡。令她着迷的包括豐富的材料,設計精良的動作,以及作品整體展現的氣氛。雖然我也認同作品有不少值得欣賞的創作心思,但是何以一台關於香港的舞蹈竟令我生出距離感?也許藉着鋪陳這位舞者的和我的觀點,嘗試探究一下舞蹈面對背景迴異的觀眾時,是如何被觀看的。

桑吉加在《煙花‧冷》中,立足於他在1999-2003年居住的香港,遙望這城今天的模樣,發出一聲「俱往矣」的慨嘆。作品基調冰冷沈鬱,桑式強力而快速的動作設計,在李勁松吵聒的音樂催逼之下,令人噪動不安。抽象舞蹈如何有力地塑造「情境」(emotion-scape),在《煙花‧冷》中得到精彩的示範。例如作品前半部分的一段三人舞:二位男舞者(黃狄文、陳俊瑋)木無表情地把女舞者(麥琬兒)「玩弄於股掌間」──托舉、旋轉、由一位舞者如傳遞物件般交給另一位;失去動作自主權的麥卻在持續地笑,也不知是快樂、是歇斯底里、還是在嘲笑二位如機器般無法停止掇弄她的男人。雖然個人認為三人的性別設定略嫌從俗,但是生活的荒誕無奈,觀眾還是看得清楚明白。

較之桑吉加以前的作品,《煙花‧冷》的動作處理算是溫和,也加入了說話和戲劇元素,其中包括兩段比較長的對話──說是「對話」其實並不盡然,因為雖然兩段都有兩位舞者在說話,但他們之間並無交談。前一段是站在舞台後方暗角的曾景輝,以廣東話描述童年時父親帶他往理髮店的情況,他說一句,坐在舞台前方光亮處的譚渼樺便以英國口音的英文翻譯一句,一面悠閒地把手中衣服疊好、攤開、再疊好、再攤開。一道L型的燈光建立了二人的空間關係,同時在舞台上的還有在燈光區內的黎家寶和燈光區外的麥琬兒。黎和麥孤獨而扭曲的身體,各佔舞蹈一角,持續地動卻沒有交流,為看似閒話家常的「中英對話」標示壓抑的註腳。童年憶述,也要用殖民者的語言說了才算數。

如果中文英文各自表述,還可求個相安無事,那麼即使發音不準、用字錯誤,連表達的能力好像都被剝奪了,還是要說普通話的,是出於恐懼還是巴結?樂知靄反穿着西裝上衣,用半鹹不淡的普通話述說香港本土抗爭的符號之一、人稱「喜帖街」的利東街的故事。在她不遠處可見一雙穿西褲的小腿交疊着,觀眾看不見其上身,但小腿的方向明確表示視線的對象:「Big Brother is watching you。」英文也漸漸翻譯不出喜帖街的故事,還是借一首廣東話流行曲,比較穩妥。

那位資深舞者跟我說,以上種種都讓她看得很投入。與桑吉加一樣,她曾經在香港生活,在本城度過人生重要階段,她愛香港,但畢竟她不是本地人而且也移居了,所以也難免帶着懷舊的浪漫情懷,從外往香港內看,就如看煙花,必須要有一點距離。作為舞者,她關心動作經過多少設計,如何變化創新,難度有多高,舞段之間如何連接等;她衡量作品好不好時,技巧佔的比重很大。的確,舞蹈是可以從技巧層面觀看、令觀眾讚嘆的;但技巧性的、表演化的舞蹈語言,對於不會跳舞的觀眾來說同時也是一道無法跨越的牆。觀眾會對舞者投以他者、更甚是物化的判斷,而無法與之交換現場演出中最本質、最重要的價值:連結。

尤其是像《煙花‧冷》這樣的題材。我作為土生土長的香港人,回歸後每天生活在社會的改變之中,「香港的景況」並不是懷念的對象而是當下的體驗。我並不滿足於有關北角/沙田坳道/沙田的猴子的描述,因為每個香港人都可以描述一兩個重建的故事。我希望了解的是台上的個人在經歷重建時的發現,然後以真誠的身體,拉近敘述和觀點之間的距離,讓我通過感應他的身體,學懂另一個觀點。形式化的身體語言,令我無法感應同樣作為香港人的眾舞者有否真實地傳遞各自的生活景況,令我擔心他們對題材漠不關心。如果把這些因人而異的記憶痕跡壓抑了,舞台上將會只見舞者,不見個人。固然我非常欣賞幅度和速度之美,但當桑吉加在宣傳片段中說「每一步都是有重量的」時,我相信他念茲在茲的,是血肉和靈魂。

十九世紀法國地理學家Élisée Reclus說:「人類生命的每一個時刻都與當時環境的改變相符合。」城市當代舞蹈團的舞者年齡跨度大,在2003年「沙士」發生時,他們當中有三十歲的成年人,也有十來歲的青年,眾人對每天載着口罩的身體大概會有非常不同的記憶吧!當他們以相似的感覺呈現那場改變香港人的疫症時,我不禁想到,舞團本身已經成為了一種美學上的規範,身體如何放置反映腦袋中的價值觀,標準在一代又一代之間傳承之際,與「當代」的本質,漸行漸遠。

觀賞場次:

2016年6月3日
晚上8時
葵青劇院演藝廳

ps: 更正:文中提及說普通話的舞者應為Pansy Lo

via: thestandnews.com

Review- Fragile Beauty- CCDC

By: Keren Chaukria

Fragile Beauty tells the story of Hong Kong, taking you through the changes the city has seen over the years through modern dance. Indeed, from choreographer Sang Jijia’s perspective, the city has seen many changes over the thirteen years he has been gone and this 75 minute dance piece takes you through the personal and political journey the city and its people have experienced.

The moment the lights came up the dancers on stage instantly command the attention of the audience. The ensemble moved as one, showing an immense power, and strength, and as the story progressed, you could begin to see manipulation taking place within the city. This was represented through stylized, repetitive sequences that brought more of a political theme to the progression of Hong Kong. The movement of the dancers showed continuous strain, drawing attention to the multiple and varied political struggles that have taken place over the years.

Individual stories began to unfold, not just through dance, but through spoken word in both English and Cantonese, by some of the dancers. Stories were told sentence by sentence, first in Cantonese, then English. The triumvirate of dance, English, and Cantonese all happening simultaneously was quite powerful at times, however, there were moments when one or the other felt redundant, due to the size of the stage, and placement of the cast. At one point, there was a pair of dancers positioned upstage right who were verbally telling a story, and the accompanying dancers were as far away as possible, being positioned downstage left. Unfortunately, it was difficult to appreciate either piece in times like these.

That being said, there were moments where the combination of all three allowed the audience to have a clearer understanding of the situation, and the effects that change can have to not just society as a whole but the individual, and the hardship and struggles they may experience.

The performance utilised a number of different staging techniques. One of the most memorable being a section of silhouette dancers. Their stylized movement was sophistically staged and breathtaking from the moment they began. The fluidity of movement, and effortless choreography transported the audience with every move to moments they have experienced, and can relate to in Hong Kong life. It is without a doubt, that Sang Jijia captured the life, and soul of the city through its numerous changes.

Even if you’re not one for modern dance, the music, and lighting in the performance will blow you away, as it too emphasises the change, growth, and cultural identity of Hong Kong. The deep, turbulent drums expressed the anger and frustration many feel with change, as the warm, familiar, but sometimes dim lighting kept you company throughout.

Fragile Beauty is a must see for anyone who feels a connection with this city, or culture.

Fragile Beauty is playing at the Kwai Tsing Theatre through June 4th. For more information, click here.

via:http://www.hkeld.com/

Review: Fragile Beauty by City Contemporary Dance Company

A grim picture of the decline of happiness in Hong Kong, with relentless movement and enough screeching to warrant earplugs

by:Natasha Rogai

Internationally acclaimed Tibetan choreographer Sang Jijia’s last creation for City Contemporary Dance Company was the award-winning As If To Nothing in 2009. Last year he became the troupe’s resident choreographer and Fragile Beauty is his first new work in that role.

The premise of the production is the decline of life and happiness (the “fragility of beauty”) in a city – here, presumably, Hong Kong.

There are glimpses of Sang’s undoubted skill as a choreographer, but the piece resorts too much to dialogue instead of expressing ideas through movement and while it’s good to see artists tackle major local issues, the picture Sang paints is so unremittingly bleak that it fails to engage.

The piece opens with all the dancers on stage wearing long, brightly coloured skirts, in which they whirl and swirl before trooping off and returning in grim, prison uniform like costumes of white and grey which set the tone for the rest of the performance.

The choreography bears Sang’s hallmarks of relentless kineticism and emphasis on ensemble work, where the dancers’ individuality is suppressed in favour of the group.

There are some striking images, notably where a row of dancers spread out across the stage, slowly sink to their knees in unison while others continue to move. However, the choreography’s insistence on constant motion becomes tiring to watch.

Contrast is similarly lacking in terms of emotion – the city is portrayed as a nightmare in which its hapless residents are trapped, with no note of hope.

There are scenes of violence and chaos (a reference to Occupy Central and its aftermath, perhaps). One trio, with two men brutally attacking a girl who screams at the top of her voice throughout, is almost unendurable, not least for the ears.

Another sequence, which appears to refer to Sars, employs multiple voices speaking at the same time and a lot of shrill screeching – the result is excruciating and makes one long to push a mute button.

Two appealing monologues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translation) by dancers about their childhood memories of Hong Kong and how old neighbourhoods have been transformed provide some respite from the tension but are overlong and seem disconnected from the rest of the piece.

The dancers perform with commendable energy and commitment. Dickson Dee’s menacing, percussion-dominated score contributes to the sense of angst, as does Sang’s cleverly conceived, claustrophobic set of moving dark grey walls which hem in the stage.

Fragile Beauty

City Contemporary Dance Company

Kwai Tsing Theatre

Reviewed: June 3

 

我和广州的地下音乐圈 by曾向华

我和广州的地下音乐圈 [ 曾向华 ]

我所见到的广州地下音乐圈算起来正好将近十年。 十年中,一批人出现,另一批人消失; 大部分的人都成了不错的朋友,而有的人却成了敌人,不过谁也没有成为英雄。

我正巧是一个从来记不住年月日的人,所以一直没有把旧事翻出来的打算。只是在去年年底的某日于深圳, 一位摇滚青年盯着我说:“你好象很面熟,你是……” “曾向华。”他说了一句也许我终生难忘的话:“老前辈了!”在不知该觉得荣幸还是尴尬之余, 我突然自觉可以鼓起勇气来写一写印象中的我和广州的地下音乐圈。

在这里要首先说明的是我并不认为“地下” 二字对于广州的这个情况很合用,它只是在找不到更合适的词语时的一个替代语。

象牙塔中

85年我考入暨南大学物理系, 不久就成为暨大艺术团声乐队主力之一。最初我与两位师兄组成了一支名叫“自由人FREEMAN BAND” 的吉他演唱组,当时这个演唱组在各高校及电视台的演出都相当受欢迎。

那几年, 高校间的文艺活动很多,气氛也相当宽松。期间我所认识的各个学校的吉他手、 歌手中,华师外语系84级的钟春阳是有趣的一位,他吉他的技术很棒, 英文歌唱得也相当好。他也有一支三人演唱组,他在另外两名成员毕业时写了几首奋发向上的歌(那时广州还没有什么人玩摇滚),有不错的旋律。他也许是所有人中唯一一个至今以音乐表演为生的 (我前年最后一次见他是在海口的一家歌舞厅—他应是海口数一数二的吉他手了)。

我们的FREEMAN BAND一直以唱英文民歌(FOLK) 为主,因为那是我们三个人都喜欢的东西, 我们所唱过的唯一一首原创歌曲是我在高中时写的。第一次发觉将几个人搞到一起玩音乐有多困难是一年多以后, 那时,我受到侯德健、罗大佑、李宗盛、披头四、BOB DYLAN、EAGLES等的影响越来越大(到了几乎要摇滚起来的地步),于是我开始比较独立了。

在87年以前, 所有高校学生乐队的身份几乎都是“校艺术团乐队”,我所组织的乐队也不例外。 但与其他学校的乐队不同的是:因为我们曾经有许多的外籍成员(除了几位国内同学外, 先后还有过巴西、阿根廷、法国、泰国、加拿大的成员) ,所以我们的乐器、设备以至技术在当时是最好的(但现在的孩子们看了一定会发笑) ;而更重要的是:我们一直在玩我们喜欢的音乐、也一直在创作、演奏自己的作品。

我常用这个例子来证明我们的设备是最先进的: 在一次外校的演出中,我们如常使用了吉他失真效果器, 当我们下得台来,一位观众急匆匆跑上来关心地问:“你们的吉他是不是坏了?”

88年广东省电视台在肇庆组织的一次“未来星座” 高校文艺汇演上,我认识了广州大学的“SHADOWS”乐队。这支乐队的灵魂人物林羽也在以后的日子里成为广州地下音乐活动中的一位活跃分子, 先后与多人组织起“艳阳天”等有相当实力的乐队组合。

89年, 一场政治风波使高校间的互访表演变得非常谨慎而稀有。过于深刻的体验如同没有体验一样地使人麻木, 我的创作也突然停顿下来,音乐的风格从迷惑、 激动变得冷静、虚无。在我眼中,广州高校的文艺创作至今无论在思想上、 艺术上都再没有能达到87、88年间那种深度和丰富,那种压抑的氛围是其原因之一。

这时,最大型的演出机会便是中秋节在广州东方乐园的表演了—他们需要廉价劳动力, 我们需要发泄。观众是来看热闹的市民,他们大都为不知从哪里冒出这些音乐而好奇。

我在校期间, 自己的音乐(也可能是当时所有校园乐队创作)出现在校园外的公众面前的唯一一次,是90年广东流协在“卜通100”举行的“第三届新歌试唱会” —我的乐队碰到了麻烦—鼓手为那套鼓漂亮的音色惊呆了、键盘手对着复杂的合成器不知如何是好、 我则被自己的几个吉他地雷效果器的电源弄得晕头转向, 但我们也得到了捞仔、陈小奇等人的热心帮助;观众热烈的反应使所有的紧张、疲劳得到了回报。

校园是地下音乐的最肥沃的土壤。 我记得这样的一幕:侯德健在86年暨大的一次歌唱比赛中被我们请来当评委,我在后台向他借烟抽,他问:“没烟啦?”我说:”穷嘛!”“穷好哇,穷了就能写出好东西了。”

牛扒城的民歌手

广州比较早期的地下音乐人们聚到一起, 常会为这样一件事而觉得奇怪:几乎所有的人都在西部牛仔啤酒牛扒城这间酒廊当过弹唱歌手。 这也许从一个侧面说明广州的地下音乐是从民谣开始的。

我也是其中最早的那批民歌手之一。在这里,我见到了王闻、原“SHADOWS”乐队的灵魂人物林羽、 方辉、我原来学校乐队的吉他手李宗贤、鼓手陈郁葱及后来去了北京的杨一等人。 45分钟的演出时间,三、四十元一场的演出费;这已足以使91年初广州的民歌手们趋之若骛了。

赚钱有术的台湾老板、 昏暗的灯光下特别的装修、客人进门时侍应生高呼的“欢迎光临” 、奇差的音响效果和民歌手,形成了牛扒城独特的吸引力。这里渐渐聚集了一批又一批文人、 雅士和酒疯子;我们有时与来捧场的朋友们把酒欢歌、 调情悦趣,有时与撒酒疯的客人拍桌子骂娘、大打出手。在酒杯的碰撞声中音乐只是赚钱、 练嗓子的手段,并无情趣可言,这时我最大的乐趣就是把林羽拉上来跟他唱二声部。

不期然间, 这里交流着各种各样的思想,传递着四面八方的信息,酝酿着一个又一个的举措。

音乐公社

虽然印象中“音乐公社” 与牛扒城有着某种必然的联系,但我不肯定“音乐公社” 是怎么酝酿出来的,因为那时我已从原来工作的国营厂跳槽到一家私人音响乐器行, 同时也因为长久没有在牛扒城唱民歌而几乎与地下音乐人们失去联系。

一天我在公司接到了一个电话, 电话那头是我当时不认识的钟名。他是个非常礼貌的人, 当他告诉我现在有一群朋友想组织一个地下音乐人团体,并很客气地问我是否有兴趣加入时, 我在很客气地表示愿意同时,内心却已激动得不行—这个想法太好了!

音乐公社一开始就得到了《音乐天堂》 的朋友们的支持,音乐公社的成立会便是在《音乐天堂》 的所在地开的(大概是92年的春天,我不记得准确的日子了) 。到场的大概有二、三十人,其中一些是以前的朋友,而更多的是不认识的新面孔。 大家为团体的名字和社长、理事等事项稍事讨论后,一切就定下来了:

名称: 音乐公社,社长:方辉,理事:钟名。
音乐公社的成立标志着广州地下音乐第一个高潮的开始。在很短的时间内,艳阳天、 KSM、NO NAME、铁蜘蛛、支点、藻泽、一窝蜂、焦距、王闻、田敏、朱昕荣和我等(还有一些我记不起来的但未必不重要的) 乐队和个人突然频繁地出现在报纸、 电台等新闻媒体上,为数不多的几次“社员汇演”为“社员”同志们提供了交流、观摩的机会,同时也让更多的人了解了公社的存在。

提到音乐公社, 我觉得不能不提这几个人:方辉、钟名、熊晓杰、江南藜果。 方辉作为社长,一开始就陷入了一个困境:他实际上是一个光杆司令。大部分的社员其实都在自留地上辛勤工作, 而到公社有收成时就不知不觉、理所当然地到方辉那里去领公粮。 方辉有时也坦然承认这应部分地归咎于自己不知该如何组织这群英雄豪杰,但他的工作实在太多了—他几乎是唯一一个工作在国营单位(相当忙的那种)的成员(其他如我在私人琴行打工,NO NAME、支点、藻泽、焦距在读书,KSM、一窝蜂、王闻晚上在酒吧、歌厅上班,另一些人则无业) ,而联系场地、协调各乐队的器材(有时还要租用)、新闻发布……没完没了的烦心事把我们的社长搞得焦头烂额, 事成之后,大概也没有多少人感谢过他的一切努力。 我常常看到原本天真烂漫的他变得灰头土脸,但却又不知该如何安慰他才好。

钟名是伟大的, 一位政府部门的职员,与音乐创作毫无关系,仅凭一副热心和耐性默默地有条有理地帮助着我们这群疯子和自大狂。 他和方辉的结识直接导致了音乐公社的诞生,而在音乐公社存在的全过程中,由于他的低调作风,你甚至可以根本感觉不到他的存在; 但在音乐公社名存实亡的那段时间,钟名给了我一份厚厚的音乐公社活动的资料—他的确不用说什么,他所做的就已经很值得我们尊敬了。

当时《信息时报》 的名记、股票专家熊晓杰以强大的影响力使音乐公社一夜之间拥有了相当大的知名度。 他是我在暨大时的学长,当时的一些共同战斗的经历让我觉得他具有策划活动的天赋; 而对地下音乐的热情使他成为音乐公社与新闻媒体之间不可替代的桥梁。 他很早就看到了音乐公社组织形式上的弱点,但无论是他还是我们自己,在当时都无法做出有力的改变。

《粤港信息报》 的名记江南藜果当然是当时关心音乐公社的众记者中最有力的一位吹鼓手, 也和熊晓杰一样是参与音乐公社创立的策划者之一,但在这里提到他的真正原因, 是因为他准确地预报了音乐公社的无形解散。他是熊晓杰的同班同学, 这位眼中闪烁着狡诘的干瘦的小老头有着过人的敏感和常人难以理解的行为方式。 当众人带着惋惜的心情回避面对音乐公社将近名存实亡这一事实时, 他毫不客气地以客观而敏锐的眼光和不小的篇幅在报上做出分析,最后他告诉我们:“你们快玩完了”。

音乐公社的成功之处在于它使广州地下音乐大规模地曝光, 这也使专业音乐人、 音像公司开始将注意力转移到另一个市场;94年中,太平洋影音公司的“南方大摇滚(一) ”的录制完成在标志着音乐公社的成功的同时也意味着音乐公社的结束。 一批广州、深圳的作品和出色的社员创作被并不出色的策划和制作匆匆推出。

回到混沌状态

《南方大摇滚》 专辑的录制过程中,原本不十分明显的各乐队内不同音乐风格取向和个人间的性格矛盾突然白热化。 虽然我们对这群个性强烈的人们相处在一起和组织乐队的困难早有心理准备,但这种变化依然让人意外和感伤。

这一时期,两位李姓朋友在广州地下音乐圈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位是香港两生花独立唱片公司(Sound Factory)的李劲松先生(阿DICK) 。在广州的一次展览会上,焦距乐队的贝司手郭劲刚认识了他并把他介绍给广州的地下音乐圈。他对广州的地下音乐相当感兴趣, 但在一次次试听后,他有些失望。他的反应使部分广州地下音乐人感到了自己的问题, 这种自省引起的意见分歧和以前的各种矛盾集中在一起最终导致了几乎所有广州地下乐队解散、 重组。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 广州地下音乐圈几乎不存在固定的乐队组合,大家只在不同的演出场合随兴作临时组合。 最后仍与李劲松保持了较长时间联系的是独立歌手王磊和焦距乐队的主音歌手宋晓军。 王磊作为一名外间公认的广州地下音乐的代表, 虽然在音乐公社第一次的社员汇演上就曾出现,但圈中却常把他当成一位过客, 这也是此文到现在才提到他的原因;如果把他归入圈中,那他将是我们中目标最明确、最坚韧不拔的一个。

另一位李姓朋友是电台DJ李启健(阿KENT) 。他由于工作的关系以及个人的兴趣一直与地下音乐圈和校园乐队保持着接触, 音乐公社停止活动后,广州的地下音乐会不少是他组织发起或多少跟他有较大的关系。

这段时间里, 江湖上有许多的变化和是非,社员们有的暂时失去了目标,有的找到了新的生活,有的反而更专心地去玩自己的音乐了。

摇滚精神不死

必须告诉大家的是, 有许多优秀的地下音乐人在这篇文字中没有提及,这一方面是因为我要赶时间交稿; 另一方面我并不打算写一篇广州地下音乐史,不可能面面俱到。 实际上,我们还应该感谢许许多多这里没有提及的朋友,因为他们不但过去支持过广州的地下音乐, 他们也准备为广州地下音乐新的高潮的到来推波助澜。

就在这篇文字截稿的前两天,我参加了在开平举行的“五. 四新青年—摇滚精神不死” 音乐会,在那里我又见到了颇具实力的吹波糖、雨中猴群、与非门与刘晓宇等新一辈的广州地下乐手, 在那里我发现了原来在音乐公社就已是最出色的吉他手易云钢和鼓手高原都在技术上又有了质的提高, 在那里我还看到了一群全新的观众和一帮熟悉的新闻界的朋友。 我想在不久的将来,会有一个新的音乐组织象音乐公社一样再一次把广州的地下音乐人团结起来, 而它应该会比音乐公社更成功。

via: Music Heav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