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re can't be two yous

1.there can’t be two yous 不可能有兩個你- warren buffett
2.when people screw up,give them a second chance 當人們把事情搞砸了,給他們第二次機會- richard branson
3.don’t trust, just verify 不要去相信,而是要去證實- steven levitt
4.don’t be interesting—be interested 不要老是想如何才會有趣,而是令自己真正的培養出興趣- jim collins
5.educate and obey your conscience培育和聽從你的良知 – stephen r.covey
6.there’s something bad in everything good and something good in everything bad 吉處藏凶,凶處藏吉-michael lewis
7.never bow to precedent 不要崇拜先例-bary hamel
8.make hiring a top prioity招聘工作為優先考慮的事 – steve ballmer

搶救台灣最後一座電影製片廠

搶救台灣最後一座電影製片廠

保住台灣電影產業最後一線生機

電影、文化、學術、社運界為台灣電影文化與產業發展請命

呼籲國民黨與馬英九主席

保留中影製片廠 轉型為國家電影發展中心

國民黨於去年底宣布出售旗下「三中」黨營媒體,其中中央電影公司(中影)的出售最為草率,也無視中影之於台灣電影產業和電影文化的重大意義和地位。國民黨主席馬英九雖曾宣布購回保存中影影片資產,顯見馬主席對電影文化的熱情與尊重。然而,作為台灣電影發展史上最重要的電影基地,也是台灣電影產業復甦僅剩的一點資源,中影片廠的未來,值得國民黨與馬英九主席付出更多的關心,以及提出更進步的處理方案!

我們是一群從事與關心台灣電影的人,我們感到焦慮和痛心,因為台灣電影在國際備受讚譽,台灣導演在全球都受到尊重,然而就在世界各國(包括鄰近的南韓、中國大陸、泰國、甚至是新加坡)都在大力建設電影文化產業的同時,台灣卻在自家園地上摧毀培育這些精采電影與優秀導演的搖籃!

馬英九主席曾說:「唯有文化才能使城市變偉大!」

對國民黨來說,中影當初接收日本殖民政府遺留下來,原本屬於全民資產的十九家戲院,理應歸還國家,供公共使用。如今國民黨不求此圖,卻只著眼於出售相關資產的短期獲利,令人遺憾!相反的,國民黨如果能回應我們的呼籲,將是國民黨回饋全民,並在文化建設上展現成績的大好機會!

馬英九主席也曾以台北市長身分說過,「唯有文化才能使城市變偉大!」如今,放眼更大政治格局,馬主席難道不該展現更寬闊遠大的文化建設企圖嗎?我們看到馬主席願意買回中影影片資產,感到十分欣慰,這顯示馬主席確實是個有國際觀、文化觀的政治人物,但我們希望馬主席可以做得更多!

中影可以變成台灣電影的復興基地!

中影片廠兼具攝影、燈光、杜比錄音、剪輯、沖印、好萊塢標準收音場棚、影城 等電影片廠功能,設備完善俱全,其中杜比混音轉光學設備和電影沖片映片設備,更是國家巨額補助艱辛建構而成。台灣電影要重新出發,與世界各國競爭,必須仰賴這些設備資源。若能由國家接管經營中影,將之重整為一現代化電影科技基地,輔導國片製作,將對重振國片產業與國片市場產生莫大助益。此外,中影片廠還身負民間企業不願投資的電影片廠功能,協助影視科系學生獨立製作光學轉聲,致力建教合作。中影資產一旦變賣,或是荒廢不用,將對國片產業與電影教育帶來無可挽回的後果。

所以,我們呼籲,國民黨不應隨意出售中影製片廠的資產,應該把眼光放遠,保留外雙溪製片廠現有基地與資產,透過捐贈國家或暫時性的信託管理與重整,並結合國家電影資料館等單位,逐步轉型為國家級、公共性質的電影文化發展中心,為困頓已久的台灣電影產業,注入新的力量,也為台灣電影保住一個重新出發的基地。

在此,我們提出以下訴求:

一、請國民黨與馬英九主席為台灣電影文化著想,保留中影製片廠不予出售。

二、請國民黨將中影製片廠資產以適當方式捐贈國家,或以暫時性信託管理,維繫其營運並予以重整。

三、請馬英九主席責成黨中央幹部與黨籍立委,就保留中影製片廠資產及其轉型為國家電影文化發展中心,提出具體政策,並通過立法程序促其實現。

搶救台灣最後電影製片廠行動委員會

召集人:

王 童

侯孝賢

發起人(按姓名筆劃順序排列):( 以下暫定 )

小 野,王小棣,王嬿妮,井迎瑞,朱天心,吳念真,李天石養,李 安,李 崗李 行,李屏賓,李康宜,李道明,杜篤之,林靖傑,林懷民,南方朔,徐立功,郭力昕,秦鼎昌,張小虹,張大春,張 震,梁修身,陳明秀,陳國富,陳儒修,焦雄屏,舒 淇,曾連榮,馮建三,黃建業,程孝澤,楊力洲,楊佑寧,楊貴媚,楊 照,葉如芬,葉育萍,廖慶松,聞天祥,齊隆壬,蔡明亮,蔡康永,鄭文堂,藍祖蔚,魏 玓,戴立忍 ……

聯絡人:高肖梅 電話0916988090  電子郵件mei.kao@mail.ctfa.org.tw

關心台灣電影的朋友,如果您也支持我們的訴求,請參與這份陳情連署,也歡迎您大力轉寄這份連署書。連署請直接回信到以下電子郵件信箱:

參與連署個人與團體(陸續增加中):

 電影界:陳博文……等

文化界:陳文茜…..等

學術界:黃光男…..等

社運界:媒體改造學社….等

三言二拍:音乐不再是艺术品

by:Keso

英国的研究人员说,在最近20年,音乐的角色发生了改变,各种各样的音乐类型冲击着人们的耳朵,用户毫无选择的接受音乐,而艺术品也就沦落到了商品的地位。自然而然,音乐所能激起的共鸣和感动也就不如从前了。

其实,用iPod听音乐,起码还能领略到作为艺术品的音乐,比这个更遭的是,用手机听彩铃这种所谓的音乐,基本上就只是一种可以收费的噪音了。更要命的是,唱片公司可能会认为,唱片已经不赚钱了,大家干脆一起来做彩铃好了。如果音乐数字化的结果,就是电话里传来越来越多的噪音,唱片公司还是趁早分分东西散伙好了。

起码在中国,艺术已经死了,就像文学已经死了一样。

Update: 今天下午5点,我会去参加搜狐这个已经办了三年的自娱自乐联欢晚会。

"Mothers Against Noise vol.1" compilation free dowload


The “Mothers Against Noise vol.1” compilation is finally online and can be
freely downloaded, along with accompanying artwork, at
http://www.mothersagainstnoise.org/music.htm
1. It-Clings – “Inflammatory for inflammatory’s sake” [MP3/OGG]
(Canada) www.it-clings.com
2. Acrylik – “Againstructur” [MP3/OGG]
(France) audiotrauma.music.free.fr/artistes/acrylik/acrylik.htm
3. Autopsy protocol – “Swallow all” [MP3/OGG]
(Spain) www.autopsyprotocol.com
4. Soiled – “Heavy_Dawn” [MP3/OGG]
(UK) www.soiled.org.uk
5. No John – “Outside my head” [MP3/OGG]
(Belgium) www.nojohn.tk
6. Institution D.O.L. – M.ultiple_A.larmed_N.ymphs – “God is with us” [MP3/OGG]
(Austria) www.herzschmerz.tk
7. Paul Devens – “The Mothers” [MP3/OGG]
(Netherlands) www.pauldevens.nl
8. Pei – “Goodnite02” [MP3/OGG]
(Taiwan) www.vul3jp6.blogspot.com
9. Tzii – “Non” [MP3/OGG]
(France/Belgium) www.nightonearth.org
10. Analog suicide – “Untitled” [MP3/OGG]
(Turkey) www.geocities.com/atommuzik
11. Idiosyncrasia – “Deviathan” [MP3/OGG]
(Belgium) www.idiosyncratics.net
12. Nepa ios – “Le quotidien des Automates” [MP3/OGG]
(Algeria) myspace.com/nepaios
13. Eivind Dahl – “Brief moments of sanity” [MP3/OGG]
(Norway)
14. Bizix – “Chill out muzik (POP mix)” [MP3/OGG]
(China) bsix.blogdriver.com/bsix/index.html
15. Finaldoll – “Nisrine” [MP3/OGG]
(France) finaldoll.free.fr
16. Montagnn – “Kuhn’s lil teeny Popper klub” [MP3/OGG]
(Canada)
17. Half a moment – “Schants” [MP3/OGG]
(Morocco) gothrockfr.free.fr/halfamoment
18. Sunao Inami – “Cuttle” [MP3/OGG]
(Japan) www.cavestudio.com
19. Rohypnoise & Planetaldol – “Paraphrenitude” [MP3/OGG]
(France) rohypnoise.free.fr & planetaldol.free.fr
20. Error – “Oh come all ye faithful” [MP3/OGG]
(Latvia)
21. Synapscape – “Natur” [MP3/OGG]
(Germany) www.ant-zen.com/synapscape
22. Crno klank – “Noizz” [MP3/OGG]
(Belgium) www.syrphe.com
23. Sinmantyx – “Notyou” [MP3/OGG]
(USA) artists.iuma.com/IUMA/Bands/sinmantyx

《三元里》及其它:在D-LAB上的发言

《三元里》及其它:在D-LAB上的发言
[ 2005-12-29 23:46:03 | 作者Author: OUNING ]
: | |
2004年12月24日上午,应侯瀚如的邀请在广东美术馆举办的第二届广州三年展“三角洲实验室”(D-LAB)上介绍自己的工作。以下谈话由馆方整理,出版于《三角洲实验室1》(岭南美术出版社,2005年11月),我在这里作了一些修订:

《三元里》是我对“城中村”这个现象进行研究和记录的一个计划。我们选择了其中很有代表性一个村子,叫三元里,是广州老的白云机场旁边的一个村子,来作为一个样本切片来进行研究的。那么“城中村”的概念是什么样的呢?我要从各个方面来解释一下。像三元里这样一个地方,在80年代还是广州的郊区,也就是广州最早的郊区模式。在80年代它还是一个农村,还有农田,还有村落的形态的东西。当时在80年代中期的时候,广东的改革开放已经到了一定的程度。广州的市区要向外扩张,所以他们就把扩张的方向放在郊区这边。所以政府要征用一些郊区的农田来做都市的发展。这样的话像三元里这样的村子,农民的地就被政府征用了。但是他们居住的宅基地没有征用,保留下来。在十几年前征地的时候,政府保留了宅基地征用了农田,但是没有解决农民的就业问题。这样农民就必须自己解决谋生的问题。慢慢的随着政府的规划逐渐完成,农田上都盖上了高楼大厦,这样周围的高楼大厦就把三元里的宅基地围起来,就形成了所谓的“城中村”。

因为政府没有把他们的户口转成城市户口,他们为了谋生只好在他们的宅基地上盖上高楼出租。为了争取更多的建筑面积可以出租,他们就会盖很多层楼。因为地是有限的,他们只能向空间发展。本来政府的规划两个楼之间的距离应该是五、六米左右,但是农民为了扩大他们的出租面积,盖到二楼的时候房子与房子之间就连到一块了。这样就形成了城中村的一种很特殊的建筑形态。城中村的出租屋经济是非常发达的,因为它的房租非常便宜,这样就吸引了大量从外面来的移民、民工到这里租房子住,所以它的人口构成就变得非常复杂,同时也带来了很多社会问题。比如说有人在这里吸毒、贩毒,还有地下的性工业特别发达,发廊特别多,抢劫、偷窃这些罪案也特别多。

到了九十年代后期,三元里就变成了一个非常可怕的、令政府非常头疼的地方,就出现了一个所谓“城中村”的现象。因为它带来了很多社会治安的问题,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城市的形象,所以政府花了很大的力气来整治。“城中村”的形成其实还有更多的原因。刚才我们讲的是一个表面上的形成过程,其实它的形成还跟中国的土地制度有很大的关系。因为中国的社会主义革命很大程度上还是由农民来实现的,这样在新中国成立以后,制度的设立上,关于土地就设立了两种制度,一种是公有制,也就是说土地是国有,而为了回报农民在社会主义革命中的付出,又产生了集体所有制这样一种土地制度。也就是说三元里的农民他们有自己的地,不仅有耕地而且有宅基地。这样政府在做投资发展的时候,对国有的土地可以随便规划,但是对集体所有制的土地就必须用补偿的方式来征用。土地对农民来讲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没了土地农民是无法生存的。就像现在三元里村的农民,农田被征用了以后,宅基地就必须努力的保存下来,因为他们无以为生。中国土地的这种二元化结构其实是导致城中村现象出现的一个最重要的原因。

同时因为现在“城中村”大多处在市中心,就有一种所谓的影子地价。影子地价就是说这块土地的地理位置比较优越,处在市中心,如果按照经济学的角度来进行最优化的计算,可期待的地价是非常高的。在经济学上,这种地价就叫做影子地价。城中村就是这样一种地区,它的影子地价很高。但是上盖的建筑物的价值又非常低。这样一种现象其实呈现出政府、房地产商和农民三方的利益的争夺的结果。实际上在中国每一个城市的城市化进程中都会碰到三个利益集团的争夺,国家要征收农民的土地,一定要付给农民一定的补偿金。农民觉得他要出让这个土地,就必须跟政府谈判获得一个比较好的价钱,以便让他们以后的生活无忧。因为这一块影子地价比较高,对地产商的吸引力比较大,如果让地产商来发展这块地,他可以改变上盖物的价值,开发出一种新的建筑用来牟利,所以其实在城中村纠结着非常复杂的利益冲突。

现在对城中村的研究不仅是我们来做,还有大量的学者和艺术家来关注。对农村的研究在中国有很长的历史。最早的研究应该是费孝通,他在解放前30年代的时候就已经用社会调查方式,对江苏的一个农村进行了调查,最后他写出了一本书叫《江村经济》。他靠这个书在英国拿到了第一个社会学的学位,这本书还有费孝通对江苏村落的研究建立起一个非常有效的模式,对后来研究中国农村的学者都有一个很大的参考价值。

就在我们去年对三元里这个村子进行拍摄、记录和研究的同时,我们发现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研究所所长李培林也在写一本书,这本书因为去年SARS的影响推迟了出版,这本书今年初刚刚出来,叫做《村落的终结——羊城村的故事》,其实它是集中调研了广东30多个城中村,之后对这个数据进行分析所形成的一本著作。所谓“羊城村”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其实他是借用了费孝通的乡村研究的那种模式,他用一个抽象的、泛指的概念来指称城中村的一种现象。也就是说“羊城村”就是三元里村、石牌村等等这种村的统称。在这本书中他采访了很多的村民,包括外地来的,在里面租房子住,还有那些开小卖部的人,还有土著居民、村干部等等。他跟我们做这个三元里的研究在很大程度上是非常接近的,只不过我们是用了影像的手段,更多的进行影像的纪录和研究。而且我们也没有采用社会学家那种建立一个模式、提出一个抽象的概念来进行论述,我们直接就是影像的纪录。

这个录像作品给大家呈现的是没有经过我们处理的、非常有现实的影像。不仅在中国有这种城中村的情况,在外国也有很多类似的社区。在外国都市村庄的形态跟中国的差别是比较大的。我最近在看社会学中芝加哥学派的一些书。他们在美国大都市文化之前作了一些研究。比如说对芝加哥和匹兹堡这两个大的工业城市的郊区所形成的这种波兰移民的村落,也就是对所谓郊区的贫民窟的研究。他们的研究对我们的启发也很大。因为在美国像芝加哥、匹兹堡这样大的工业城市,它需要大量的东欧农民的移民来到美国,把他们变成产业工人,这些产业工人他们的生活条件是非常差的,他们只能住在郊区或一个特定的社区里面。比如说在一个特定的社区里面全是波兰来的农民住的地方,或者说另一个社区全是意大利的贫民住的地方。芝加哥学派对贫民窟的研究给了我们很大的参考价值。他们最经典的一本书叫《身处欧美的波兰农民》。这本书非常有趣。他们收集了大量的波兰农民到美国、芝加哥之后跟在波兰的家里人的通信作为他们研究的最重要的证据。这些波兰人的家信是十分有意思的,他讲了他们移民到美国之后跟这边文化的冲突,又慢慢的怎样被同化了。因为这是跨地域的通信,所以令波兰原来的这种社会结构跟芝加哥、匹兹堡这样的大工业城市的社会结构形成一个有趣的对比。外国的这些社会学的研究对我们接下来做一些像三元里计划一样的,中国城中村的延伸计划,非常有参考价值。

接下来我们会把研究的重点放在北京。我们今年获得了德国联邦文化基金会的资助,去参加他们的一个研究项目,叫《北京现场》,他的副标题叫《高速发展的城市化文化》。这样一个研究的课题,是由德国七个艺术家和小组和三个中国的艺术家和小组来共同研究。我们报的研究课题是北京的城中村。随着2008年北京要举办奥运会,北京市政府对于北京120多个城中村也很感头疼。因为北京的城中村也像广州一样成为城市的突出的问题,脏、乱、差影响城市的形象,北京市政府下了很大的功夫对这些城中村进行改造。在这样一种情况下,我们把对三元里的研究方法挪移到北京,对北京的城中村进行一个类似的研究。我们选定的那个村子叫树村,在海淀区的一个村子。那么这个村子跟广州的三元里又有什么不一样呢?现在这个村子已经通过政府的协调交给一个房地产公司进行开发。那么在这之前,在90年代中期树村是中国摇滚乐队的聚居点。这个村里住了两百来个成名或者没成名的摇滚乐队。这个很有意思,也是它与广州不一样的地方。广州的城中村往往会发展成为犯罪的天堂,但是在北京却成为一个艺术家聚居的地方,成为一种带有乌托邦性质的、准共产主义的一种社区。这跟北京是以政治为中心的社会性质有很大的关系。我们也想把树村摇滚乐队聚居的这样一种研究延伸到原来的圆明园村、北京东村,这样一种艺术家聚居社区的研究。我们选择的这种研究不像今天的798工厂,充满了一种时尚化,带有商业色彩的社区。我们研究的树村、圆明园村、北京东村都是一些贫困的村落。我们想研究探讨一下同样一种形式的“城中村”,它在北京的流变、跟广州的区别在哪里。我们对树村的拍摄和研究会在明年七月份开始,之前我们要做大量的资料收集工作。(后来我们经过调研后把树村计划改为大栅栏计划。作者注)

在做完北京“城中村”的研究之后我们还想做上海。它有另外一种形态的村落。上海有一个村落叫曹阳新村,是中国在五十年代的时候建立的一个工人新村。就像今天的样板房那样,国家圈定一块地,从政府的角度去盖起标准化的住宅楼给50 年代的那些劳模,让他们从破旧的房子里搬进去。新中国成立以后它就成为一个样板,这个地方接待过超过十几万从外国和国内各个地方来参观的人,就变成一个旅游胜地一样的地方。这个地方也很有意思,它折射出一个社区怎样变成国家宣传机器的一部分。同时他还跟五、六十年代,明显带有社会主义特点的都市规划的一些形态。北京和上海的计划实际上就是2003年三元里计划的一个延伸。

刚才主要是讲到对题材的选择,接下来我想讲一讲我们选定题材以后用一种什么样的手段去做研究。影像是我们非常非常重要的手段。我们做的《三元里》其实是一个集体的作品,我们调动了大概有十几个人。每个星期他们都自带摄影机,去三元里和广州各个角落去拍摄。每个星期他们会去拍三四天,到周末把拍摄的素材拿回来我们开会一起研究,拍摄的素材哪些是可用的哪些是应该改进的,然后设定下一周的拍摄计划。

在社会学研究中,中国的社会学家似乎还没有意识到影像的威力。比如说我看李培林的这本写羊城村的书,他有一半的内容是对村民、外来者采访的笔录。我们看这个书主要是从文字这种媒体去看的,还要一定程度上借助我们的想象力,才能接触到城中村的现实,文字没有影像来的直接。像我们拍的这个片子,就可以直接感受到我们拍的城中村的建筑风格还有人的面貌,直接带来一种视觉上的冲击感,这种的力量肯定要比文字强大。接下来我们的计划还想发展出一种所谓社区影像的这样一种方法。现在很多纪录片都是个人或者导演或者纪录片艺术家用个人的方式去拍摄的,这样被拍摄的对象是非常被动的,其实正统的纪录片的拍摄都存在一个对被拍摄者剥削的问题。有些纪录片的导演强调他关注的是边缘社群、低下层的人的生活,实际上他们拍了以后就去各个电影节参展,去参加各个艺术展览,对所拍对象的生活处境一点帮助都没有。这个就是影像制作者对被拍摄者的剥削。

我们想发展的社区影像是什么样的呢?我们想下一步把摄影机交给我们的被拍摄对象,让他们自己记录自己的生活。让他们自己用摄影机和摄像机去记录他们平时的生活,去表达他们的政治诉求、经济诉求和文化上的诉求,也就是说我们是平等的,他们也是作品的导演,我们也是,是一种平等的关系,而不是拍与被拍的关系。社区影像在中国还处于起步阶段。我觉得做得比较好的是云之南纪录片节的郭净博士,他是最早采用这种方法去做村落研究的。他今年拿到福特基金会的赞助,在云南发展社区影像。我们觉得这种方法是非常有效的。在接下来北京、上海的项目中,我们都想使用这种社区影像的方法。社区影像和芝加哥学派中收集农民家书这样一种材料,是一种脉络上传承的东西。所以我们希望我们的拍摄是对被拍摄对象的各种诉求的一种非常有效的表达,而不仅仅是一个艺术作品。它应是一个有社会参与,有社会见证,跟社区的历史、政治、经济的发展有很密切关系的媒介。

电子原音音乐与其它几种新种类乐种的区别

电子原音音乐与其它几种新种类乐种的区别
周日升
最近有很多朋友来信询问电子原音音乐的一些问题,问题中还涉及到了这种音乐与现在时髦的电子音乐,具象音乐等新种类音乐相比较有什么可以区别的明显异同.现就我目前知道的对这一问题做一粗浅答复.
首先我们要对电子原音音乐的概念有所了解,这样才能更有助于我们来对它做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就象我们面对一部新机器时,首先要知道它是个什么东西,然后再来了解它的构成,性能,怎么用,有什么好的特性,要用到什么领域,怎么维护,自己可不可以对它的缺点做出突破性的改进等.只有这样才说明你真正懂了它, 掌握了它,征服了它.学音乐也是一样的,只有知道了它是什么,历史源流怎么样,怎么用,有何优点和缺点,能不能有突破性的开发等,这样才算你学到手了.
那么到底什么样的音乐才是电子原音音乐呢?
电子原音音乐 (electroacoustic music),電子原音音乐并不是指部份为电子、而另一部份为原音的合奏音乐,而是指以原音(非电子音)的原始声音音的錄音为原料素材(乐器或非乐器的任何声音,自己或甚至別人的音乐录音),经過电子硬体和采样器或电脑软体的各种调变和处理,再加以混疊而成的音乐。 关键就是调变,用同样的声音素材,不同的人用的调变方式不同,做出来的音乐就可能有天壤之別,由此也引发风格和个性的产生.
电子原音音乐常用的制作设备有采样器 (sampler)和电脑等.
多少年了,音乐家们都屈尊和归宿于节奏,和声,旋律等被传统音乐所界定的槽厩和所谓的规范中,扼杀了多少才华啊!幸好时代的进步与发展使诸多突破和拆散这一槽厩的电子新音乐乐种得以出现,并成为时代的音乐特征.很多求新的音乐家很少再按传统的和声规律和节奏来作曲了,代之而来的声响颗粒的组合.
现在我们知道电子原音音乐是什么了?下面我们来看它与其它几种新乐种的区别特征:

1.它与正統「电子音乐」(electronic music) 的区別:二者音源不同
我们把应用电子技术产生和传播的音乐,都叫做“电子音乐”。并不是只有电子乐器才能产生电子音乐,我们还可以采用许多非乐器的方法来产生电子音乐。电子音乐不一定要用原音作音源,而是用合成器和其它波形产生器发出的声音做音源 ,但兩者的加工方式可以是完全相同的。 电子原音音乐则必须要以原音做音源,且占主要比重.
2.它与「具象音乐」(musique concrete) 的区別:对素材的使用方式不同
具象音乐注重以大段的原始录音为音乐中心,毫不掩饰声音的本来面目;艺术家常游历于各种声响自由由組合拼疊的趣味之中。调变和混音在具象音乐里占次要地位。而电子原音音乐则常利用调变的方式把原始材料加以大的变化,到你完全听不出是原音而误认为是纯电子音乐的地步。
3.它与正統「电脑音乐」(computer music) 的区別:
电脑音乐是计算机系统和电子乐器的结合;特点是∶集作曲、演奏、指挥、录音四项功能为一体。通俗地说,电脑音乐就是用电脑控制多个电子乐器(和其他音乐设备)创作和制作的音乐,可以现场演奏,可以制成音响制品,也可以与电影和视频技术相结合。
电脑音乐往往注重软体的程序性与控制下的偶发性 ,或是现场演出乐器与电脑软体的互动等等。目前很多主要利用电脑做声音处理或合成而做出來的电子原音音乐,也可称为电脑音乐.在音乐创作方面,二者都提供了音源素材的崭新领域。在音乐演奏方面,二者都突破了自然乐器的物理性能的限制和人类演奏时生理机能的约束,扩大和丰富了音乐的表现手段。对于简化音乐制作的过程,从而降低音乐传播的成本,提高音乐传播的效率,都有着特殊的意义和作用。在研究的观念、方法、规模和效率等方面,都为音乐研究事业打开了新的视野,展现了新的前景。
  

其实以上几种音乐之间有很大的交集成分,说到这里你是不是有点感到迷失。 所以给音乐分类其实件很累人的事情 ,我其实不赞成音乐人自己把音乐分类,因为这样会把自己的创作无意中走入被类型框定的槽厩之中,使自己没有突破,放不开手脚,扼杀了自己的创作能力;如果是艺术评论家为了评论时的方便那到有可理解.不过欣喜的是现在不在是前些年音乐家们调出电子合成器预设的音色,然后选择节奏型,演奏高速而连贯的单音构成的旋律和其他部分那样一种折射着整个社会激动而天真的追求和虚伪”朝气蓬勃”的时代了。而是发展到艺术家们用自己的器材建立自己的语言、自己的美学、自己的作品的时代,让我们紧按着时代的脉搏前进,实现着生命的自我本真.

如果你还不太了解我建议你到网路上或到专门卖独立场牌电子音乐唱片的店里去收寻一下以下相关类型的唱片来听一下就会有所了解了.

Karlheinz Stockhausen–Hymnen (1967)
历史上最重要的电子原音音乐作品。用世界各国国歌作主要原料。

Carl Stone–Kamiya Bar (New Tone) (1995)
他用日本素材作的电子原音音乐。

李劲松–Past (Tzadik) (1996)
香港的 Dickson Dee 这张唱片是中国第一张电子原音音乐專輯,现在他还很活跃啊,作品产量很高的,应该不难找到他的唱片的。

类似的唱片还有很多,我不是卖唱片的 ,就不列举了,这里只是为了能使朋友们对电子原音音乐的了解做帮助而已.

周日升
2005.12于山西非喉造声

聲響的動力特質

聲響的動力特質 Liwen( Anias in red)譯

在我們感官的各種經驗中,聲響是唯一屬於包含於生活中的.光與色彩,聲響與風味與品味,實質的,流動的,氣體的,粗糙與平滑,熱與冷__所有這些也在非生命的本質中找到.只有生命可以製造聲響.活的生物,在其自體之外,於肉體世界中加上聲響以與之面對;這是生命賜予非生命本質的禮物.一個科學家, 當第依次行走於另一星球上,不知識否可以找到其它有機生命時,只需要聽到一個聲響,他的問題就可以解答.
聲音是尚未結晶的聲響,是還未曾被瞭解的.也許我們不該去訴求那些在自然中的聲響__風的聲,水的各種形式的聲,電的釋放聲.樹葉的颯颯聲而非他們成長與墜落的嘆息聲___這也在敏感的心智內撩起了有一種自然是活在它所有的部份.一個完全沒有聲音的自然(這與一寂靜的自然不同;寂靜是聲音的一種條件,宛如睡眠相對於生命)幾乎是不曾被感覺到是活的.

至於純粹陪伴著這些聲音的動作的思慮,並不能滿足;動作很少能直接喚起生命的印象.缺乏聲音的環狀裝置意象並非對我們而言的生命.它不是天體的動作,而是合聲,它們的所有聲音,人們如是說當他們想像宇宙也如此活著.對他們而言宇宙的
生命是可聽見的而非可看見的.也許這將反題帶太遠了,如果說人們藉由生命的內在性聽到了聲音與經由生命的外在性而
看到.因此,看起來有甚稀少的機會,在一群人之中能深入地隱於在視覺中如古典希臘人般.這是來自於一個至高無上的存在,在絕對的永生性,不能觸摸的,與同一形式的,以反向呈現出所有活的事物.希臘人獨有的憂鬱也是一樣,他們對生命中的變化的本質,瞬息間的感覺,也來自於視覺的而更甚於聽覺.一般而言,要達到生命力之心的路上,視覺比聲響要更困難迂迴.

波特萊爾,一位對事物有精準的敏感者 在最後的孤獨中找到最好不過的聲音傳送.這種全然生命力的缺席,
在他的詩 ” 巴黎之河”中比視覺更有力量.波特萊爾的洞悉被歌德所讚許,他寫到(在他的色彩學介紹)…”一個盲者,對他而言視覺的無限性被拒絕,因此得以在聲響中攫取無限的生命力” .

當我們睜開眼睛看這世界時我們見到物體;直接面對,遭遇並接近我們.但聲響卻朝外,帶著我們遠離.音樂是迫近我們的物體世界中的一扇窗, 能使我們由我們的世界中看出去,人也因此永遠能感覺.時代中偉大的思想永遠在這一點上思考音樂,古中國與希臘的思想家,教堂的神父,文藝復興的思想家,改革派與浪漫主義時期,也許皆由他們的察論遠遠相異地認為音樂能帶領我們去的地方.但總必須考慮一件事,音樂的確跨越了決定性的前瞻,使得我們在它跨越與變化時最精華的本質處發現.___對於那些一直認為音樂是同一心智者而言,音樂已經跨越了.這不在藝術,也不在哲學思想(更甚於語言的是,其與世界物體的連結)中發生,更不是在神學中,神學,如馬丁路德所言:開始於音樂引領之處….

continued

譯自 聲響與表象世界____音樂與表象世界 前言 Victor Zuckerkandle

先锋音乐大师的弦断了

文/孙孟晋

在寒冷的钟声这样来临时,我看到了一个瘦弱的老头的手指正在空中掐算着他行将到来的年龄。他就这样拍打着圣诞的快乐余音而远去。

这是2005年全世界音乐界的一个事件。

不是想放大他那双神奇的手,但德瑞克·拜里(Derek Bailey),这个创造了20世纪非常绝妙的双手的人,足够让他的名字和杜尚放在一起。怎么形容他呢?先要让大众的眼光从流行演唱会上的三流眩技吉他手那里吸引过来,就好比要舍弃一道到了嘴边的荤菜,而去对着抽象派大师的墙壁作精神发呆。

德瑞克·拜里,英国现代派吉他大师,欧洲当代最有影响力的三大边缘爵士的代表之一,欧洲最早的独立音乐厂牌的开创人,全世界声音展的领头人,后John Coltrane(注:爵士乐之神)时代的预言家……

他的有些录音,去配无声时代的茂瑙的电影非常合适。当我闭上眼睛的时候,感觉古老的黑影在活蹦乱跳。德瑞克·拜里使声音包含了太多的幻想性。

这个人的传奇是从舞厅边发生的,他有整整15 年的时间浪费在常规爵士乐身上,奔波在舞厅、俱乐部、电台、电视台之间,那时候他最多是个好乐手,而不是一个艺术家。换了一个人,德瑞克·拜里后面这四十年的路是怎么也走不到的。德瑞克·拜里在生活的惯性中,抬起头来审视了自己,并非常有勇气地宣判了早年艺术生活的死刑。所以,当他开始交欢于自由即兴音乐时,要比大多数他的先锋同伴大了十多岁。

不仅仅是年龄上的差距,使德瑞克·拜里成了领头人。当岁月将他的身影洗滤得更为消瘦的时候,他的双手在吉他上制造了懒散的蜂音、富有想象力的拨弦、死亡般的音调,以及辽阔的空间。他成了他自己的精灵。

关于他的乐迷群分析也是一门学科,但我们不妨沿用《纽约时报》的划分风格:如果全世界有一千万小资喜欢ECM唱片,那么听德瑞克·拜里唱片的一百万乐迷里,最多的是精英分子、艺术家和都市游荡者。

没法统计中国乐迷里有多少人相信闵小芬是超越时代的女性,这个在纽约发展得不错的旅居海外的中国琵琶演奏家,曾经以和德瑞克·拜里合作出唱片而树立了光环。就像刘索拉以即兴音乐家的身份学成回国,其实她只是在纽约的偏通俗的舞台上贩卖了一阵川剧变种的性感高潮,并非常损失地和近20 年纽约最牛逼的声音艺术家之一约翰·佐恩(John Zorn)擦肩而过。德瑞克·拜里生前承认闵小芬是非常优秀的音乐家,但认为在她的概念里没有“即兴”两个字。他简直不敢相信他们第一次合作时,闵小芬要求“能不能不即兴演奏”,也就是将事先准备后的“即兴”段落在舞台上演奏一遍,当晚她真的这样做了,但一结束就沮丧不已。这就好比德瑞克·拜里在天马行空,闵小芬的马儿在人间吃力地望云兴叹。

大师的“口无遮拦”,是公道而无偏见的。德瑞克·拜里对当年合作过的英国超级先锋爵士乐队“自发音乐联盟”(Spontaneous Music Ensemble)也贬意不少。他认为最初的时候,那不是一支自由乐队。John Coltrane极其跟随者在爵士乐里实行无调性的革命,往往是以一堆噪音征服着世界。而德瑞克·拜里待在一旁,冷静地开拓了声音的世界。所以,他有时候走的不是密集性的路线,经常显得稀疏而空寥。打个比方,如果John Coltrane们是色块堆积的油画的话,那么德瑞克·拜里是水墨画,留出了更多飞白。也许,我们在这讨论德瑞克·拜里提倡的声音的语境,有点过于玄妙了。

德瑞克·拜里最为神奇的是:他演奏的变化无穷只借助于一门乐器——吉他。没有贬低我钟爱的另外一位大师伊文·派克(Evan Parker)的意思,派克的丰富性一部分是靠多门乐器垒起来的,甚至罗列世界音乐的乐器博物馆。但德瑞克·拜里妙手一出,就指点了江山。当然,伊文·派克和德瑞克·拜里一样,属于先锋音乐里的写意派。

在德瑞克·拜里一生中,有几个重要里程碑需要回顾一下。60 年代早期,和后来成为现代派作曲家的贝司手Gavin Bryars以及鼓手Tony Oxley一起成立了爵士三重奏组Joseph Holbrooke(注:沿用一英国作曲家的名字);1970年,和伊文·派克与Tony Oxley一起开创了著名的先锋音乐厂牌——Incus(欧洲第一家),后来由他独自经营;1974年起,成立了全世界范围的临时乐队Company,并在1977年以Company Week的名义在伦敦创办了震惊世界的持续5天的音乐会,邀请了全世界不同种类的即兴音乐家一起表演。

想进一步了解德瑞克·拜里的话,有两本书可以参考,一本是他自己写的《Improvisation》(即兴),另一本是《Derek Bailey and the Story of Free Improvisation》(德瑞克·拜里和自由即兴的故事),而由英国4频道拍摄的电视电影《在边缘》是记录德瑞克·拜里的著名影像资料。

有人在1998年祝愿过,希望在德瑞克·拜里100岁生日时,全世界的先锋音乐家和他一起举办一场演出,那年,他因为老友Tony Oxley的六十岁生日而让解散的Joseph Holbrooke在三十八年后重聚了一次。

德瑞克·拜里百岁诞辰的音乐会在2005 年圣诞节夭折了,那天,全世界圣诞老人的口袋里有一把吉他,它在风中默默地哭泣。我们无法估计在那一刻,吉他的神殿里发生过什么骚动,就像我们在得知他离去后才发现:欧洲三大自由即兴大师(边缘爵士)的另两人,伊文·派克比他小了14岁,彼得·布隆兹曼(Peter Brotzmann)也比他小11岁。突然,空中传来他的声音:“朋友,我年长于你们,理应先你们而去”。这是我曾经对我的年轻朋友有过的愚蠢的感叹,但瞬间,却是英国上空传来的教堂钟声。

德瑞克·拜里不是在他的英国家乡去世的,而是在弗兰明戈吉他的故乡西班牙去世的。遐想一下,所有的西班牙吉他排成长队,目送那把超凡脱俗的吉他乘云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