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度第16届南方影展【华人影片竞赛】单元征片

poster twf

一、竞赛宗旨:

南方影展,一个关注边缘、争议、开创、多元的影像平台.为了鼓励全球华人影片创作,特别设立「南方奖─ 华人影片竞赛」单元,能以呈现前卫、独特或争议的影像美学视野,关注人文和环境、具有社会议题之穿透性及电影语言之开创性的影像作品,均为徵件及入选之对象。

二、报名资格:

凡华人导演、华人题材和议题之影像创作皆可报名参加,报名作品需为2015年7月后完成之作品。免报名费、不限华人导演参赛,影片类型、长度均不限。

三、报名截止日期:

即日起至2016年6月10号截止。

四、报名流程:

*1. 步骤一:请于2016年6月10号截止前,先提交网路报名表(请择一即可)

a. google表单:https://goo.gl/IKfVQI

b. QQ表单:http://wj.qq.com/s/359963/0314

*2. 步骤二:并于2016年6月10号截止前,邮寄徵件作品DVD-Video 2份(请确认为可供家电用DVD机播放版本)、影片相关之资料光碟1份

>>> 收件地址: 70146 台南市东区胜利路85号2楼C室 南方影展竞赛组 收

(以DVD包裹邮戳日期为凭)。

五、联络资讯:

社团法人台湾南方影像学会

2016第16届南方影展 竞赛组

电话:+886-6-2370091 / 南方影展竞赛单元信箱:[email protected]
英文讯息(Please see English version here):

http://festival.south.org.tw/open-call.html

※詳細徵件辦法請至南方影展網站查詢,请点击阅读原文或登录http://festival.south.org.tw/

 

大友良英的吉他独奏

2015 年,大友良英发行了两张吉他独奏专辑,其中一张名为《Guitar Solo 2015 LEFT》,在这里刊登 The Free Jazz Collective 的一篇碟评,作者是 Chris Haines。中文版本由朱松杰翻译,黄山校对。

cd cover otomo

作者:Chris Haines

1982年,最伟大的自由爵士/自由即兴吉他手之一,高柳昌行发行了一张以翻弹为主的电吉他独奏专辑。在爵士吉他独奏中,吉他手往往会使用和弦+旋律的技术,用丰富的和声演绎作品。高柳昌行没有这样做。录音时,他没有任何伴奏,只用一条旋律线来演奏原曲,这种形式贯穿于整张专辑中。这张名为《LonelyWoman》的专辑以 Ornette Coleman 的这首同名经典开场,除此之外,也包括 Charlie Haden 的 “Song for Che”、两首 Lee Konitz 和 Lennie Tristano 的曲子,一个民谣小曲,以及一首原创曲。高柳不仅仅是翻弹,在他随性而延展的旋律即兴中,这些曲子更是成为吉他独奏的载体和跳板。

现在,33年之后,大友良英发行了这张向高柳昌行致敬的专辑:《Guitar Solo 2015 LEFT》。在得到了高柳昌行具有历史意义的吉他后,大友良英向这位伟大导师致敬。不仅仅是用它录制了一张即兴独奏专辑,他还专门弹奏了高柳曾经在专辑里录制的两首曲子:”Lonely Woman” 和 “Song for Che”。

《Guitar Solo 2015 LEFT》绝不是对高柳昌行的《Lonely Woman》的老调重弹。虽然大友良英曾经是这位伟大导师的学生,但是在过去的音乐生涯中,他拓展了自己的方向。他的个人风格和演奏方式贯穿于专辑的六首作品中。”Lonely Woman” 里,他毫不犹豫地对曲子做了更为自由的改动、添上了尖砺的即兴段落、让吉他在长音上发生反馈,并让这些鸣响进一步地延展。他利用吉普森空心吉他所谓的缺陷(它的频率很容易引起反馈),把它变成了自己对 Coleman 乐曲改编的强项。”Song for Che” 里,他把一根低音空弦当作这首曲子里的长音来使用,并借此把它变成简化了的和声伴奏。每次回到旋律的时候,他都会小心地使用混响和过载效果器为声音增添一些色彩。在即兴时,他同样使用了一些和弦反馈的段落。它们有时会转变为噪音肌理的素材,这样,在单音旋律线之外,许多丰满的声波也进入了演奏。

专辑里还有三首原创曲子,以及对日本民谣歌手加川良的反战歌曲“教训-1”的深沉而含蓄的翻唱。大友良英的原创乐曲“蓝风筝”以简单的传统旋律开头,伴随着猛烈的和弦和刺耳的音符,延绵的音符逐渐变得凶悍而繁复。另外两首都是短曲,“城市之光”(Sono Machi No Kodomo)是一首简单的曲子,”2020 Tokyo”则是一次反馈的疯狂爆发。

专辑里透露出的忧伤是对伟大的高柳昌行的一种纪念。从对翻弹曲目的选择,到对极端的噪音声响的运用,再到那些与专辑中其他复杂的音乐大相径庭的简单乐曲都能看出这点。然而,这些作品也是某种延续。无论是使用这把充满历史感的吉他,还是采用容纳了新想法的既成形式,还是选择与之前作品形成了强烈对比的简单旋律,都贯穿着一种在传承中锻造新事物的意志。大友良英的《Guitar Solo 2015 LEFT》不仅是对高柳昌行一次意味深长的致敬,也是对这位战后最重要的自由爵士吉他手之一的音乐批评。

附原文:

In 1982 Masayuki Takayanagi, one of the greatest free jazz/improv guitarists, released an album of mainly covers played on solo electric guitar. Unlike many solo jazz guitar albums Takayanagi did not employ the chord/melody technique, where the guitarist can play a tune whilst accompanying themselves with chords giving a full harmonic rendition of a piece. Instead he recorded it just using the single melodic line of the tunes he chose to cover without any accompaniment, with this approach being used as the format for the whole album. The album being discussed, Lonely Woman, took its name from the classic Ornette Coleman tune that was the opening track on the album. Now a classic work in it’s own right the pieces that were covered (also including Charlie Haden’s “Song for Che”, another tune by Lee Konitz, a piece by Lennie Tristano, a folk tune and an original) were used as vehicles and jumping off points for Takayanagi’s spontaneous and extended melodic improvisations on solo electric guitar.

Now thirty-three years later Otomo Yoshihide releases Guitar Solo 2015 LEFT as a tribute to the great Takayanagi. Having acquired the guitar of his former teacher, Yoshihide pays honour to him by not only using this historic guitar to produce an album of solo improvisations but also taking in two of the pieces originally included on the Takayanagi album, both “Lonely Woman” and “Song for Che”.

Guitar Solo 2015 LEFT is anything but a re-hash of Takayanagi’s Lonely Woman, and although a former student of the great master, Yoshihide has taken his own course over his career path so far and he continues with his own style and way of playing throughout the six tracks on this album. On “Lonely Woman” he immediately takes more liberties with the tune, ornamenting it with improvised angular phrases and allowing the guitar to feedback on the long sustained tones, which he extends even further by allowing them to ring on. Utilising what some would consider a weakness of the Gibson archtop guitar, (it’s frequency to easily feedback), and turning it into a strength for his interpretation of the Coleman tune. On “Song for Che” he incorporates a low open string to act as a drone for the tune, therefore giving it a simple harmonic accompaniment, and carefully uses effects such as reverb and overdrive each time round on the tune to add a different colour to the sound. Yoshihide also utilises ringing chordal passages in his improvisations, which at times turn into noise based materials giving a much fuller sound spectrum than just the single melodic line.

There are also three originals and a reflective and introverted version of the anti-war song “Kyokun I” (translating as “Lesson One”) by Japanese folk singer Kagawa Ryo. “The Blue Kite”, a Yoshihide original, starts with a simple traditional style melody, using sustained tones, which gradually develops into something more ferocious and complex, with slashing chords and discordant notes. The other two tracks are short pieces, “Sono Machi No Kodomo” (The Town’s Children) a simple chord/melody piece, and “2020 Tokyo” a wild frenetic burst of feedback and activity.

There is a sentiment about this album that is partly a memorial for the late great Masayuki Takayanagi, whether through the choice of the covered tunes, the inclusion of extreme noise-based sounds, or the simple pieces that reflect the complexity of the majority of the music on the album. However, there is also a continuation, a will to carry on and forge something new, through the use of this historic guitar, the established forms that can be used for fresh ideas, and the simpler themes that present a strong contrast to what has gone before. Yoshihide’s Guitar Solo 2015 LEFT not only provides a meaningful homage to Takayanagi, but is also a musical critique on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past masters of free jazz guitar.

via: 燥眠夜

藝術空降深水埗 無好過有?

wall

【明報專訊】像平常一樣,步進深水埗,鴨寮街的地攤放了眩目的金撈,二十元一對的鞋墊與各式手機零件。轉角的海味舖依舊播着鄧麗君的《在水一方》,幾步之外便是燒味店,三十元一份的燒豬頭是窮人盛宴,夠吃三餐。再過是汝州街,一街的珠珠與布匹,文青挑得笑不攏嘴。走過大南街,路邊收買佬剛收下一袋火牛,在火牛堆中挑出中用的幾個,他開價三十元,老翁接過銀紙,走了。最後停在HKwalls(街頭藝術節)的其中一件作品,由西班家藝術家Okuda所設計的七彩北極熊大樓外,身旁有外國遊人停下拍照,同行的文化評論人黃津珏仰望大廈,說對於它的影響,我們總是想得太少。

彩熊在高處俯視,路上人們行色匆匆。HKwalls的負責人Stan說:「三年前,我們見外國有很多這種festival,香港又有大型的Art Basel(巴塞爾藝術展),於是想到做一個街頭藝術節,近着Art Basel,讓更多人看到香港的街頭藝術,集合不同國籍的藝術家在這段時間於香港的街頭分享他們的作品。」首屆HKwalls選址上環,第二屆擴展到赤柱市集,今次來到深水埗,使這裏四月的街頭多了不少注目。深水埗的後巷,髒黑的污水溝照樣流着污水,牆上卻多了一幅幅不羈奔放的塗鴉——除便宜的電器、各式各樣的手作材料,這裏多了三十多處街頭藝術作品。

「合法塗鴉就不是塗鴉」

HKwalls選址深水埗,因為有人向他們揮手。「起初有大廈裏的人找我們,問有沒有興趣去畫,又幫我們問了其他街坊,如果沒有他們的幫忙,我們成不了事。」Stan說道。HKwalls的主要成員只有兩人,一個本地,一個外國人,兩人同是街頭藝術的愛好者,一腔熱誠創辦了HKwalls,這次花上三個月時間籌備,從大廈到地舖間間都去詢問,漸漸也有店主主動邀請他們作畫,又從國外找來不同的街頭藝術家,連貨車,閘門都畫上美麗的塗鴉。

Stan說:「活動中,大部分人都帶着笑容,有些街坊更感謝我們令深水埗的印象變得不再黑暗和品流複雜。從原先自我滿足,直到滿足了大眾,讓人對街頭藝術產生興趣,已經超越了我們想像。」

然而,將Hip Hop與塗鴉藝術帶到香港的代表人物陳廣仁(MC仁)卻說,HKwalls展現的,只是進口文化。「塗鴉來自自由世界,來到香港只是全球化的過程。無論是街頭藝術還是塗鴉,它們的精神都是『任何人都有表達的權利』,但香港警察不理你是街頭藝術還是塗鴉,什麼都不能做。他們合法地塗鴉就不是塗鴉,叫壁畫。壁畫的話,畫在深水埗和用幾百萬放在長江心中的油畫都是一樣。HKwalls想推動什麼?是叫別人去畫別人的牆,還是叫業主讓出牆出來給人畫?塗鴉最重要的價值在於自由精神,如果這次的藝術家在牆上寫『平反六四』、『香港獨立』可以嗎──不是申請到地方去畫就等於有言論自由。」MC仁說。

「影響經濟?我們沒那個能力」

合法塗鴉,精神上不是塗鴉,HKwalls的只能算是街頭藝術,HKwalls中文其實便叫街頭藝術節。黃津珏與MC仁舉出加拿大記者Naomi Klein的書No Logo,是認識街道藝術與塗鴉必看的書。Naomi Klein將空間分成三種,一種是政府擁有的土地,一種歸由大財團擁有,最後剩下的為大眾市場擁有。「可是,我們在私有化的情况下,從不意會空間與我們的關係,總以為必須付錢才可以使用該片空間,而塗鴉與街頭藝術其實就是一種重奪城市權利的行動。」黃津珏說。他是觀塘工廠區的保育運動人士,曾任自然活化合作社總監,關心社區發展,這次,他在HKwalls的社交平台上留言抨擊活動令深水埗進一步士紳化(gentrification),引起了藝術界的討論,有留言提出發人深省的問題──難道,深水埗就不能擁有藝術?

「我們收到的迴響有99%都為正面,只有1至2%屬於負面,我們聽了負面的聲音,開過會就活動可能引起的影響作討論,與藝術家、教授與深水埗的業主立案法團一起談到那些負面意見,結論覺得(負面的意見)有少少一派胡言。我們尊重他們提出意見,讓我們重新反省有否做了對不起當地人的事情。但畫幾幅畫可以影響到經濟?我們真的沒有那個能力。我們不會因而卻步,心態一樣,不曾改變。」Stan針對相關的討論,如此回應。

街頭士紳化 商舖被換血

看完彩熊,黃津珏說想去逛一逛快將被迫清拆的深水埗布藝市場(棚仔),停在深水埗的重建計劃地圖前,棚仔掛上了七彩的橫額,從昔日的不遷不拆,到今天變了卑微的原區安置,老布販希望保留的除了是生計,其實還有深水埗。「就HKwalls的討論上,有一些人始終不明白箇中的意義。有回應說,貧苦大眾也應有權享有藝術、藝術不應只留在white cube,必須走出去……我其實一樣認同任何人都有享有藝術權利,但空降藝術帶來的後果有被深思熟慮嗎?你可以說:『我是一個藝術家,我控制不到這東西。』但作為香港人,目睹快速的士紳化情况,更應問問自己:『有些藝術會否無好過有』。所謂的士紳化,其實就是淘汰與換血,從這張深水埗的市區重建藍圖中,人人都可以看見。」沿大南街回去,專售馬卡龍的高級法國甜點店旁,又新開了一家西式咖啡店,店外放了幾張餐椅,幾個外國人吃着三文治與咖啡,談笑風生。

「像往佛像貼金一樣」

有人擔心士紳化,有人感嘆本地藝術的無奈。MC仁認為,HKwalls的畫不是畫上去,而是被貼上去的。「他們有組織性,有資金,又有品牌贊助。所有技術性的東西都由更先進與開放的地方輸進香港,不叫『貼上去』叫什麼?像往佛像上貼金一樣——香港人得舊報紙,外國人有一些金箔,一起貼在佛像上,好看一點罷了。文化藝術?你認為在香港的老闆、地產商眼中有文化嗎?部分人怕這次成為觀塘、火炭(工廈)的地產項目或是價值轉移的掩眼法,不過,香港從來其實都是一個騙局來。塗鴉、街頭藝術和公共藝術到了最後也都證實了這裏只是一個任人魚肉的地方。以前外國人走東方熱就到香港拍戲,一直都以香港做『景』,幾時尊重過香港人?香港永遠是一個佈景板,說穿了為什麼Art Basel放在香港?因為香港的文化吸引?一句:『免稅,益老細,方便老細』。」MC仁說道。這位街頭藝術的先鋒,默默留意HKwalls的報道與討論,他不談士紳化,但說所謂塗鴉藝術在香港其實從未起步,「塗鴉是近年市場上的新興貨品,我個人理解HKwalls與Art Basel都一樣是偽議題,香港未有起步,也未到足夠水平去談社區藝術 」。

又回到鴨寮街,內街裏的唐樓地下掛了無數電箱——這裏是最多劏房與窮人的地方。黃津珏說:「想想香港目前的問題與狀態,你必定能切身感受到,有些東西不是投票就能解決到,而是我們本身生活中已出現了『不能持續』的情况,如果我們要持續發展,需要的是想多一點、做多一點。發展與破壞不存在等號,在這個意義底下,藝術家應該結合政策上進行討論,不能選擇性無知,變成幕後推手的其中一分子。Barbara Holub說藝術家不止做藝術,同樣可以以藝術的觀念介入城市的發展和政策的制定。粗略地說,也許這個城市不需要那麼多藝術品,而更需要藝術的概念,尤其在缺乏想像的時代,不是畫一幅畫就叫完成了藝術家的責任。」

文:黃雅婷

圖:黃志東、黃雅婷

編輯:蔡曉彤

via: m.mingpao.com

Hong Kong Pop Is Dead

HKpop

(原文短版刊登在二零一五年十月十八日明報副刊星期日生活)

“將那些被保佑的DJ吊起來 Hang the blessed DJ 因為他們常播的音樂Because the music that they constantly play 說的都與我的生命無關It say nothing to me about my life”

這是The Smiths 其中一首單曲Panic的歌詞,說出了很多所謂social misfits的情懷。說The Smiths 是英國最重要的樂隊,與你爭論的人相信也只能舉出The Beatles來跟你爭辯——因為The Smiths 可說是Indie獨立音樂,又或是更仔細說是結他主導的獨立音樂的始祖,九十年代打後的大部份獨立樂隊都受The Smiths 影響深遠。在衣著、歌曲主題、設計美學甚至意識形態上,都是獨立音樂的精髄所在。當代香港獨立音樂最重要單位My Little Airport 當然亦是其中一受影響單位。

香港社會講求磨掉稜角,不要出眾不要扮與眾不同,成為「祖與占」——但事實上確實不是每一個人都一樣,喜好品味意識形態,其實有無限的可能,香港就是有一種迫你「同類」,接近令人窒息的保守意識形態,聽一樣歌,睇一樣戲,著一樣衫。外國社會一樣有主流,然而次文化counterculture等通常亦並排發展,抗衡主流文化的洪流。所以在外國不是亦不願做「祖兒占」的總能在不同次文化或counterculture裹找到共鳴及自我身份肯定,正如獨立音樂就提供不一樣的意識形態,不是那些刻意造情的情歌,又或是講來講去都一樣的愛情或人生道理,正如以上提到的 The Smiths,就是獨立音樂反建制,不信奉主流價值的獨立音樂的先鋒及終極代表。

香港樂壇已死

討論了七八年,我敢寫香港音樂是名存實亡了,沒方向,沒新聲音,能夠勉強走紅的還是那些一式一樣的情歌格式,這不是主流音樂的死亡,我不知什麼才是了。這次要展述的樂壇死亡的原因是主流音樂欠缺獨立音樂的養份。這次執筆長篇大論,是想以獨立音樂與主流音樂的關係來解釋香港音樂死亡的原因,並加以筆者卑微的個人音樂經歴,為樂壇的討論提供一個新觀點。

作為一個八十年代香港土生土長的音樂迷,我不是沒有為香港廣東音樂感興奮過。我的音樂青春期有幸始於九十年代尾二千年頭,正正是香港音樂創意上的活躍期。那時候打開電台,你可以仍聽到八九十年代活躍的歌手的新作,張國榮、張學友、王菲、黃耀明甚至難頂一點的黎明;同一時間你可以聽到古巨基、盧巧音、陳奕迅、楊千嬅等的新聲音;甚至是獨立的 AMK、Huh!?、阿龍大及往後的有耳非文或The Pancakes。當然,你打開的不能是任何一個電台,是推動獨立音樂的商業二台903。

香港音樂成也903敗也903

說起香港音樂,903是不能忽略的。商業二台在九十年代更新其定位及形象,標榜為年輕人電台,改名為「叱咤903」,推動原創華語音樂,打破香港改編音樂的情況,進展為原創音樂作主導。903 叫自己做年輕人電台,口味上及眼界亦確實年輕獨到,與無綫及港台等都有不一樣的取向。無拿過無綫最受歡迎獎項如林憶蓮 、倫永亮及方大同,都在903奪得過男女歌手寶座;而在無綫稱覇的劉德華更是從沒有拿過903的男歌手金獎,可見903的次文化定位,有逆行文化Counterculture的企圖。

903的90 年代全盛期幫了不少獨立樂隊推廣,扶助過不少新晉歌手,推廣過不少小眾音樂,是不少好音樂的溫床,是大紅歌手成名前的試金石,是流行音樂的探熱針。他們不同時期充滿個性的口號及宣傳,如鼓勵DIY自家創作等亦教育了年輕聽眾。陳奕迅華星時期能冒起,全靠903;楊千嬅的傳奇音樂事業,亦多得903;或是獨立單位如The Pancakes、林一峰和at17能獲得強大的聽眾層,亦不得不多謝903,903以一個權威機構給予了這些新晉歌手一定的權力肯定。

不過,香港樂壇可說是成也903敗也903,二千年中期開始903開始忘記了「年輕人」定位,被「商業」完全取替,推廣的歌手或歌曲與其他電台開始大同小異,不是陳奕迅就是容祖兒,大台播呢首佢地又播呢首,逆主流文化的定位崩壞,標誌著香港唯一肯推廣年輕次文化、教育聽眾的電台亦失守,令新晉音樂人及獨立音樂人的上遊平台都喪失掉。

香港獨立音樂缺乏環境、有心人及資源

音樂的發展講乎很多元素,環境及周邊配套是新音樂能成功發展的必備元素。以英國為例,主流電台像BBC Radio 1播放的歌曲都是主流悶蛋歌曲,不過,它們卻出了個John Peel,可說是非主流音樂教父,在傳統大台推廣獨立音樂及非主流音樂,邀請新晉樂手現場表演,音樂教育了無數聽眾,令無數年輕人聽到更多非主流音樂。同時他們又有Tony Wilson,傳奇傳媒人,創辦Factory Records,推動Manchester曼撤斯特的音樂文化發展,將Factory 視為文化投資而不理經濟回報。他們又有Geoff Travis,創辦獨立音樂唱片行及廠牌Rough Trade,與主流唱片行抗?⋯⋯

香港不是沒有有心人嘗試推動獨立音樂發展,在九十年代尾就是二千年頭香港的音樂豐盛期,就有黃耀明在1999年成立人山人海這音樂廠牌,在主流樂壇活躍並影響了當時的音樂風格發展,彭羚、楊千嬅以及簽約東亞後的何韻詩都是由人山人海的陣容及內涵發展出來;AMK主音關勁松在903當DJ之餘,亦在2004年成立維港唱片,一系列結他及shoegaze樂隊活躍一時,My Little Airport就是當中的成果;又或是由媒體人BFSH成立的廠牌、唱片行89268都在獨立音樂界帶來了一陣春風,旗下的假音人在獨立音樂圈亦締造了短暫的legacy。可惜的是近十年的香港就是沒有已成名的傳媒人敢於或願意帶頭做不一樣的音樂,再沒有新動力帶動音樂發展。

近十年獨立音樂成果,就僅有在獨立經理人公司Ban Ban Music處理下,音樂監製周博賢主導下的謝安琪在2005年以半獨立女歌手身份跑出。謝安琪取得商業成功,迅速在零六年簽上新藝寶,同時保持以周博賢作音樂軍師作音樂,僅用主流音樂人擔當單曲及少數作品,成功在零八年推出音樂代表作【Binary】,成為在容祖兒、何韻詩後成功走上一線的女歌手;周博賢不謹成為熱門監製,其民謠pop rock及草根社會題材亦成為樂壇新潮流。

獨立音樂是推動主流音樂發展的動力,簡略分析八十到千禧年代音樂發展

獨立音樂與主流音樂是不能分割,相生相益。獨立音樂的發展往往推動主流樂壇,而獨立音樂單位正正是主流唱片公司的挖角對象,成為日後成功的主流歌手。香港主流流行音樂死水一潭,正正就是因為沒有獨立音樂的小流泵入新鮮水源;香港主流音樂人只有商人沒有像英國一些一心為音樂發展的人,業內人士思維守舊不進取,正正就是令潭水越變越瀆的原因。

八十年代香港樂壇的成功是來自一班年輕、西化的音樂人從不同流行音樂取經而創造出來的音樂成就,是可與世界流行音樂接軌的各式音樂。中式小調民謠、簡單直接而精緻的日式流行、歐美的新浪潮、或是像林子祥的世界、藝術流行甚至是流行搖滾及日後的R&B,你都可以在八十年代的音樂地形裏頭找到。

到九十年代初的流行音樂是香港唱片業營運的成熟期,不只張黎劉郭四人的定位名確立體,當時歌手的定位及聲音亦相對地分明,商業成功。九十年代音樂當然不能不提王菲,王菲的傳奇及成功不只是她的優美聲線及獨特唱功,而是王菲向歐美搖滾、獨立及另類音樂取經,在音樂內容、音樂個性甚至歌手性格都展現不妥協、與世不容的態度,令「王菲」這兩個名不僅定立了華語新聲音,更是一種音樂態度。

九十年代尾到千禧年代香港音樂創意蓬勃期

九十年代尾隨著香港主權交移,整個香港創意工業亦經歴了一次大震盪,不只八十年代的幕前人減產外,不少以前活躍的媒體人亦移民淡出,包括音樂工業,這亦造就了一班新音樂人冒起。九十年代尾可說是新音樂人嶄露頭角的時刻,亦是香港另類、獨立音樂正式與主流音樂正式合流的時候,不只主流新音樂名字像伍樂城、王雙駿及雷頌德崛起參與新歌手的音樂外,大部份新晉歌手都有獨立音樂人參與製作。

獨立樂隊Black & Blue出身的盧巧音與由浮世繪的梁翹柏成合作夥伴、古巨基有Black Box的林健華、莫文蔚亦在1996年因音樂監製郭啟華及一眾獨立音樂人的合作而在音樂上成形——以及,當時的華星唱片,幾乎是以獨立音樂廠牌精神與美學運行的唱片公司。

面對著所有已成名的歌手如鄭秀文及梅艷芳等離開或淡出,華星由Evi Yang帶領的A&R部門則背城借一,積極採用獨立音樂界的單位,旗下歌手如何超儀、楊千嬅與陳奕迅,就是用獨立音樂式包裝及製作,製作出不一樣的流行歌手。楊千嬅的音樂事業成功正是香港樂壇的一個變數︰她在華星的音樂絕大部份音樂都由獨立音樂人及新晉音樂人打造,不只人山人海、AMK的四方果及關勁松或Slow Tech Ridden,還有Eric Kwok 及改變香港音樂環境的陳輝陽。楊千嬅的Play It Loud Kiss Me Soft 仍然是香港樂壇其中一張最具實驗性而取得商業成功的大碟。Evi Yang 的奇妙A&R風格不停留於華星年代,她往後轉到EMI後主理的Shine及薛凱琪亦充滿個性,在香港樂壇留下印記。

全球化音樂流通底下,香港音樂人忠於自我,尋找獨特聲音

在資訊開放全球化的世界,除了歐美流行,J Pop或 K Pop外,還有近年樂壇發展得更好的台灣,樂迷選擇眾多,基本上本地音樂的重要性已被淡化;香港樂壇亦注定像全世界大多數地方的本地樂壇一樣,給國際流行佔據了大多位置,商業成功再不是必然事。港音樂工業不能再獲大利已是不能改變的事實,香港音樂要生存,除了要保留香港音樂的獨特音色及個性外,或者更重要的是能夠放下迂腐的運作模式,不再迷戀於市場或公式化的流行旋律或主題。若然一些經過計算的音樂都不能取得商業成功的,那就證明這些商業音樂是失敗,沒有存在價值的——這就是現在香港主流樂壇的可悲情況。

香港樂壇現在面對的問題,首先是獨立音樂不健康,令主流音樂沒有任何衝撃及新方向。主流樂壇而言,音樂流水作業,每個歌手都是倒模餅印;唱片公司的人迂腐沒視野,除欠缺音樂知識及自省能力外,更沒有方向沒想法;更甚的是沒有已成名的行內人敢擔當大旗,打破樂壇彊局。獨立音樂而言,雖然這兩三年已見大量有潛質的獨立單位冒起,但大前題是沒有健康環境成長;同時獨立音樂人亦嫌不夠個性,與主流樂壇的意識形態及音樂品味相差無幾,同時亦不思進取,未能用音樂觸及大眾,製造能夠傳唱的流行大作,攻入主流。

個性是音樂或任何藝術的重要元素,香港樂壇無論是主流又或是獨立音樂,個性總是被克制及不鼓勵,令到大多數音樂單位都是以世界仔女圓滑懂事的作風處世,都是迎向所謂「大紅大紫」的紅館意識形態進發,正正是香港樂壇變得悶蛋的原因。觀及世界流行,英美的流行音樂仍能有不錯成績,仍能有歌手走出,還不是有賴歌手的個性,英國的Adele、Paloma Faith或Sam Smith,美國的Lady Gaga、Nicki Minaj或Taylor Swift,全都不再僅是唱歌了得的「歌手」,而是真實、敢言、代表著自己或某一種社群聲音的流行歌手。再者,主流樂壇一直都有固步自封,悶蛋的趨勢,全因錢作怪,視音樂為商業從來就不是一件健康事,就算外國樂壇其實一直都是靠獨立音樂人來推動主流樂壇發展。

香港樂壇已死,但不代表沒有重生的空間。痛定思痛,香港音樂人若然敢忠於自我,誠實製造音樂,有改變創新的音樂思維,香港音樂還是有機會再次蓬勃,建立獨一無二的HK Pop聲音——至少這是我的希望。

(文章是筆者看罷BBC Four 最新音樂記錄片Music For Misfits: The Story of Indie而撰寫)

via: 3cmusic.com/

《灣生回家》觀後感—陳芳明:台灣是個移民社會,用中國觀點來看永遠格格不入

tb1

採訪編輯:梁少珊

入圍52屆金馬獎最佳紀錄片、預告點閱超過50萬人瀏覽的電影《灣生回家》,挖掘了被遮蔽70年,在台灣出生、成長,又被遣返的日本移民「灣生」。

日本據台時期,為了因應管理跟開墾需求,以及紓困日本的人口成長,便推動日人移民來台,這些日本人在台灣生根,沒想到日本二戰戰敗,被迫撤離台灣。他們一度以為戰後的遣返,只是短暫回去日本,等局勢平穩後,還能再到台灣生活,但卻永遠相隔,此外,他們面臨極大的認同危機,日本人看不起他們,台灣人視他們為外地者。

電影將在10月16日上映,《風獅網》獨家專訪前政大台灣文學研究所所長陳芳明。在這場深度訪談中,直接碰觸包含灣生對花蓮的複雜情感、史家對影像紀實的態度、多元並陳的台灣史觀、歷史教育謬誤、台灣主體性等面向,進行探索討論。

以下是專訪摘要:

《風獅網》問(以下簡稱風):灣生是活歷史,透過這些爺爺、奶奶的眼睛,有沒有什麼是生長在台灣的我們,也沒看見的細微之處?

陳芳明答(以下簡稱陳):《灣生回家》就是講過去日本人在台灣的生活史,因為一個人成長的當下,那是他生命情感最深刻的時候,當時接觸的知識,也是一輩子最難忘。為什麼(老一輩)台灣人親日?因為年輕時代經歷的成長過程、現代化過程,都是日本人的教育。

灣生們會牽掛一海之隔的台灣,甚至飛到這裡尋找兒時玩伴,因為那是他的成長過程。最早生命的發源地在台灣,一輩子都會想:我在那裡出生?自然會去尋找,這是人類的本能,都不用教育,會一直問:「我從哪裡來?」

灣生們受到日本政府的鼓勵來台灣,因為當時日本也要解決國內的經濟問題。那作為一個小老百姓,在權力驅使之下沒有選擇的權利。喔,他就覺得,去那邊可以賺錢,誘惑力出來,就去啦!這是日本帝國主義所驅使,帝國主義應該被譴責,但這批移民是無辜的,歷史的力量像洪流一樣沖刷下來,人民只能跟隨時代,被沖刷到不同的地方去。

當時西部已經被漢人開發了,東部還沒,所以讓日本人進去。失敗還可以回日本,可進可退。花蓮當時開發非常困難,交通很難到達那裡,所以這些灣生會跟花蓮的情感比較豐厚,畢竟篳路襤褸,都是自己開墾出來的。

電影恢復了我們的歷史記憶,《灣生回家》這部電影讓我們知道,台灣歷史是複數、很多條線一起走。你看嘉農也是這樣,我們長期接受中華民國的歷史教育,沒有台灣史好讀,我們怎麼會知道,曾經有棒球隊打到甲子園?

風:您看完灣生回家這部片,有什麼特別喜歡的地方嗎?

陳:作為一個觀眾,看電影就這樣吧!當然,中間跳躍太多東西了,跳躍太多了!還有很多值得玩味的細節,可以再挖掘並填補。不過其中也有幾個片段讓我很感動,像開頭的時候,有灣生來台灣找兒時玩伴,雖然記憶都還在,但因為時間過很久了,玩伴們也一一凋零,天人永隔讓人很感傷。

還有結尾的時候,灣生在台灣的後代,已經變成植物人的阿媽知道自己的名字被登記在日本的戶籍,了解灣生母親沒有真正遺棄自己,所以掉下眼淚,可以拍到她掉眼淚的那一幕,在那裡結束太厲害了!

風:幸好現在拍了灣生,否則5年、10年過後,他們會凋零。從這部電影,是否還能衍生相關題材?

陳:我提供一個切入點供參考,日本文化界已經出版很多書籍在討論這件事了。當時那麼多在台灣生活的日本人,因為戰敗,一下子被連根拔起。他們當時分好幾批被遣送回去,到1952年最後一批才回去,有些日本人也看到228事件,像他們在台灣經歷國民政府統治的渾沌時期,裡面也有很多精彩的故事。

tb2

風:網友對這部紀錄片迴響這麼大,是否觀影者都想在其中尋找自己的認同感?

陳:這部片對台灣的衝擊很大,影響力會慢慢發揮出來。對我們的意義在於,裡面不只是用中國史、單一、漢人的觀點去看台灣歷史。台灣一直是移民社會,應該要用寬容的態度看待台灣,你才有可能接受台灣。灣生這部電影讓很多人了解,我們(台灣史)跟中國史完全不同,這種潛移默化的教育,比教科書的影響力來得更強大。

台灣經過那麼多殖民,台灣人的祖先也有很多是移民。像清朝有海禁政策,這麼多非法的移民從中國偷渡到台灣,這就是我們的祖先,非法移民!清政府規定來台灣的羅漢腳不能在這裡結婚,但他們還是通婚並生下子子孫孫,這才是台灣的歷史,台灣的歷史都不是按照正統的觀點發展。

那灣生們被挖掘出來,這也不是正統,灣生們是日本人、侵略者,可是又在台灣生活下來。所以,如果用中國的觀點看台灣,永遠格格不入。而且就「史德」來講,很多台灣人看了《灣生回家》這部片,就會用比較寬容的同情心去理解歷史。就像血液吧,你的祖先從哪裡來,都在我們的血液裡,可是沒有經過醫學的血液分析,你不知道自己的來源在哪裡。

然而我們體內流的血,都跟中國的漢人不同,我們的祖先太複雜。像台大醫院的血液科醫師陳耀昌,他研究跟分析台灣人的血液,發現台灣人要找骨髓相近的人比例不高,因為我們的血液太複雜了。

有從泉州來的阿拉伯人,像姓丁的都是阿拉伯人,因為是阿拉丁,在地化後變成姓丁。還有,追蹤黑人的病菌幽門桿菌後發現,他們東移到東方的最終點,就是台灣的排灣族。

風:台灣歷史很複雜,您怎麼樣看待這部片的族群取向與台灣主體性?

陳:這也不是往日本那邊偏,這就是歷史的發展。歷史不可能說,這一切都不算數,重來一次,只有順著它去發展。

講台灣人親日又怎麼樣?台灣人也親中啊!豐富的歷史給我們太多的想像力,讓歷史並存吧!台灣歷史沒辦法講哪個比較好或壞,沒辦法講,你只能接受它的發展,所以讓這些歷史都存在吧!

1989年我帶兩個孩子從美國回來台灣,我的岳母就跟我們去太魯閣,那邊有原住民在織布給觀光客看,原住民跟我的孩子講國語,可是我的孩子不會講。原住民就問:「你們兩個小朋友為什麼不會講國語?」

我的岳母在京都出生,然後在台灣生活一輩子,她就跟會講日文的原住民溝通,然後原住民們覺得好奇妙,就叫其他族人趕快來看這兩個小孩,「這兩個小孩不會講國語喔!阿媽會講日語喔!」多元、交雜、並陳,這就是台灣歷史。

台灣是個移民社會,不斷會有新的族群進來。族群很多,不同族群就有不同的歷史記憶,灣生不會是最後一批被挖掘的族群,有一天我相信,新住民的歷史也會被拍攝出來。印尼、越南、菲律賓、泰國,太豐富了,現在我們稱為外傭、外勞、外配,可是很多人留下來在地結婚。

現在我的課堂裡,也有不少新住民的孩子來上課了。在台灣文學的作品裡,也看到新住民文學家的書寫軌跡,這一塊是我們這一代人不會寫的內容,台灣文學又跟著豐富起來。新住民文學家書寫母親在台灣如何被羞辱、看不起,因為妳是外籍新娘啊。台灣人有時候也是很野蠻,歧視新住民。可是你看我們(目前)的生活這麼穩定,就是新住民來幫忙。

一個社會能平衡,表示每個人群都有貢獻生命跟心力,都值得被尊重與好好了解。

via: thenewslens.com

 

Neil Young Says “Goodbye Starbucks” In Angry Open Letter

An angry post on Neil Young’s official site entitled “GOODBYE STARBUCKS!!!” explains why Young is boycotting the coffee chain and urging others to do the same. The iconic folk-rocker notes that Starbucks has aligned itself with the genetically engineered food company Monsanto in a lawsuit against the state of Vermont. (UPDATE: Starbucks isn’t actually involved with the lawsuit, so Young’s ire is misplaced; see below.) As the Genetic Literacy Project explains, “Last spring, Vermont passed a law that will require all products containing GMOs to be properly labeled by July 1, 2016, with the exception of dairy products, meat, alcohol and food served in restaurants.” Young compared Vermont vs. Monsanto to David vs. Goliath and said he’s disappointed Starbucks is teaming up with “the biggest villain of them all” after staking out a progressive position on other issues. Here’s the full text of Young’s post, which borrows heavily from a recent petition at the website SumOfUs:

NY

“I used to line up and get my latte everyday, but yesterday was my last one.
Starbucks has teamed up with Monsanto to sue Vermont, and stop accurate food labeling.
Tell Starbucks to withdraw support for the lawsuit — we have a right to know what we put in our mouths.

Starbucks doesn’t think you have the right to know what’s in your coffee. So it’s teamed up with Monsanto to sue the small U.S. state of Vermont to stop you from finding out.
Hiding behind the shadowy “Grocery Manufacturers Association,” Starbucks is supporting a lawsuit that’s aiming to block a landmark law that requires genetically-modified ingredients be labeled. Amazingly, it claims that the law is an assault on corporations’ right to free speech.
Monsanto might not care what we think — but as a public-facing company, Starbucks does. If we can generate enough attention, we can push Starbucks to withdraw its support for the lawsuit, and then pressure other companies to do the same.

Vermont is a small, entirely rural state with just 600,000 people. It’s a classic David and Goliath fight between Vermont and Monsanto. Considering that Starbucks has been progressive on LGBT and labor issues in the past, it’s disappointing that it is working with the biggest villain of them all, Monsanto. Monsanto Logo

There’s much more at stake here than just whether GMO foods will be labeled in a single U.S. state. Vermont is the very first state in the U.S. to require labeling. Dozens of other states have said that they will follow this path — in order to encourage this, we need to ensure that Vermont’s law stands strong.

That’s why Monsanto and its new allies are fighting so hard to kill GMO labeling in Vermont.
But whatever you think of GMOs, corporations should not be using massive lawsuits to overturn legitimate, democratic decisions with strong public backing.

SumOfUs is already fighting back — they helped Vermont raise almost a quarter of a million dollars to defend themselves against Monsanto’s bullying! Help them by going to SumOfUs and registering to donate or sign a petition. The next strategic step is to pressure and call out members of the Grocery Manufacturers Association, the shadowy body leading the lawsuit. Your backing can help.
Add your voice now. Tell Starbucks to stop supporting the lawsuit against Vermont.
Thanks for caring!
Neil Young
Nov 9, 2014
Vancouver BC Canada ”

UPDATE: Starbucks says they’re not affiliated with the lawsuit Young is so upset about. Here’s the company’s official statement:

“Starbucks is not a part of any lawsuit pertaining to GMO labeling nor have we provided funding for any campaign. And Starbucks is not aligned with Monsanto to stop food labeling or block Vermont State law.

The petition claiming that Starbucks is part of this litigation is completely false and we have asked the petitioners to correct their description of our position.

Starbucks has not taken a position on the issue of GMO labeling. As a company with stores and a product presence in every state, we prefer a national solution.”

via: http://www.stereogum.com/

more related info:

Starbucks & Green Mountain Coffee — don’t support the lawsuit against Vermont
http://action.sumofus.org/a/starbucks-gmo-gma/

Starbucks Response to Questions and Litigation Regarding GMO Labeling
http://news.starbucks.com/views/starbucks-response-to-questions-and-litigation-regarding-gmo-labeling

2014新點子樂展Innovation Series – 人聲風景「即興篇」 SoundScape-Improvisation Across the Horizon

taipeioct
2014年新點子樂展以「人聲風景」為主題,邀請來自奧地利、香港、圖瓦、蘭嶼與德國等地不同經驗與背景的藝術家,一同進行深度的創作與演出交流,用人聲這個最自然,也最不受限制樂器來呈現不同的聲音風景,以三個各具風情的篇章,為觀眾帶來豐富飽滿的聲音體驗。

即興篇邀請圖瓦魔幻女聲珊蔻•娜赤婭克(Sainkho Namtchylak),她的演唱結合爵士即興、噪音音樂、美聲唱法、圖瓦傳統雙聲唱法和罕見的女性呼麥,令人驚豔的演唱技巧,是世界人聲演唱中的美麗奇景,風靡歐洲聽眾,本次邀請到長期與她合作的香港即興電聲音樂家李勁松,與台灣即興鋼琴好手李世揚同台拚即興,遊牧民族的跨文化迷離人聲,將與亞熱帶島國的狂野電聲與鋼琴相互碰撞,擦出閃亮的絢麗花火。

演出者:人聲/珊蔻•娜赤婭克(Sainkho Namtchylak)、電子音樂/李勁松、鋼琴/李世揚

票價:500

 

taiteioct_2

taipeioct_3

中国歌手高樱荣获国际音乐大奖意大利鲁尼兹亚音乐奖(Premio Lunezia)

恭喜高櫻!這次我做為張楚和高櫻的提名人,很高興朋友得些奬項,今年最佳男歌手由有意大利Sting之稱的Nek得獎,高櫻得到最佳女歌手獎,因為時間太倉促18號一早收到通知,坐當晚半夜的飛機到米蘭再轉車去卡拉拉市,己是19號下午,可惜高櫻來不了,只好我上台帶領奖座,再次恭賀5位提名奖歌手和大奖得主高櫻!Grazie!!

e-flyer

中国歌手高樱荣获国际音乐大奖意大利鲁尼兹亚音乐奖(Premio Lunezia)

昨日,在意大利卡拉拉市举办了2014年意大利鲁尼兹亚奖颁奖典礼,鲁尼兹亚组委会与意中艺术评审委员会宣布,中国歌手高樱荣获2014年意大利鲁尼兹亚最佳歌手奖。
高樱是中国大陆首位获此殊荣的歌手。鲁尼兹亚奖成立于1996年卡拉拉市,为意大利重要的流行音乐奖项,致力于奖励意大利本土最具影响力和最具创作力的歌手,在意大利有着广泛影响力,到目前为止已超过150位歌手荣获这一奖项,获奖人几乎囊括了意大利所有知名歌手,包括世界著名男高音安德烈·波切利(Andre Bocceli),意大利流行音乐天后劳拉普西尼(Laura Pausini),艾罗斯(Eros Ramazotti),苏奇洛(Zucchero),安东那齐(Biagio Antonacci)卡帕来扎(Caparezza)组合等知名艺人。
此前,鲁尼兹亚奖组委会与意中文化交流与发展中心(ICCX)通力合作,成立意中艺术评审委员会,奖励在意大利本土以外的国际歌手奖项,以促进中意文化交流,组委会在为期一年的评选中,最终评选出五名提名奖,分别为张楚,高樱,朱哲琴,汪峰,许巍。最终组委会发言人兼鲁尼兹亚奖主席斯蒂法诺(Stefano De Martino),宣布2014年鲁尼兹亚奖颁发给中国歌手高樱,此外该奖项也得到了意大利驻北京使馆文化处的支持。

s_stage 

"As If To Nothing 那一年.這一天" 載譽重演

poster asiftonothing

藝術家
編舞及佈景: 桑吉加
音樂: 李勁松
錄像: 楊振業
燈光: 劉詩豪(根據吳文安2009年之設計)
服裝: 孔德瑄

2014年6月13日 – 14日
8pm
葵青劇院演藝廳
$250, $180, $140

http://v.youku.com/v_show/id_XNzA4NjE3NTE2.html (video clips)

那一年.這一天
載譽重演

穿越時光之門,重塑那段是他也是你和我的曾經

-2010香港舞蹈年獎

– 最值得表揚製作

– 最值得表揚編舞

「充滿動力的舞蹈作品,當中要求舞者扭曲其身體的每一個部,使舞作有無休止地流動之感。」香港《南華早報》

「一部頂尖的作品。」北京《環球時報》

進入失衡的境界,記憶如網羅張開。在每個微妙的瞬間,記憶似有還無、或遠或近、虛無縹緲,難以捉摸。以致記憶漸漸被時間所吞噬;在記得與忘記之間,散亂的名字、扭曲的臉孔、浮動的時間、變換的場景、熟悉的情節,遺下一股無力感,叫人難以判斷,在交錯的時空下,記憶,孰真、孰假?

由譽滿歐美的編舞桑吉加編創澎湃的肢體語彙,在李勁松充滿張力的電子音樂與楊振業重重互動錄像交織中,與CCDC舞者重新演繹這個充滿爆發力的作品。

關於桑吉加 About Sang Jijia

被譽為「最完美的舞者」桑吉加,是德國法蘭克福芭蕾舞團藝術總監威廉.科西的入室弟子。二十三歲贏得巴黎國際現代舞大賽現代舞男子獨舞金牌;二十四歲獲頒廣東省「跨世紀之星」之稱;二十七歲獲「勞力士藝術大師啟蒙計劃」獎學金,赴德國習舞。桑吉加編舞以激烈澎湃及韻律獨特見稱,曾獲歐亞多個知名舞團邀請創作及演出,於國際舞蹈藝術範疇中享負盛名。

免費加料節目

圖片展
4~9.6.2014
香港文化中心大堂展覽場地 E2

藝人談
14.6.2014 (星期六) 演出後

葵青劇院演藝廳
查詢及報名請致電2329 7803或電郵至[email protected]

Facebook活動:「回憶是……」

以「回憶是」作為句子開頭,續寫一句句子。

各位所投過來的句子將有機會被選出作為《那一年.這一天》演出宣傳品,並獲贈以下禮品:《那一年.這一天》演出門票(13~14.6.2014)、《那一年.這一天》DVD、《那一年.這一天》海報、CCDC 35周年限定版布袋、CCDC文件夾

「回憶是」有限期的:31.5.2014

CCDC Facebook 活動「回憶是」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286310701537233/

票務查詢:3761 6661

節目查詢:2329 7803 / [email protected]

信用卡電話購票:2111 5999

網上購票:www.urbtix.hk

門票現於城市電腦售票網發售

折扣
九折 (首兩張門票)

CCDC Dance Card 持有人

香港管弦樂團「港樂會」會員

中英劇團「能量粉團plus」

香港芭蕾舞團之友

香港中樂團「中樂摯友會」會員

香港舞蹈團「以舞會友」會員

藝穗會 Paid Members

香港話劇團「好友營」會員

進念.二十面體「進念之友」

agnès b. AMI 會員卡持有人

HKID Gallery VIP會員卡持有人

八五折 (首兩張門票)

國泰航空公司職員及港龍航空公司職員

八折 (首兩張門票)

廣東現代舞團現代舞之友

香港大學信用卡持有人

香港中文大學信用卡持有人

香港理工大學校友聯會卡持有人

香港演藝學院校友會卡持有人

七折 (首兩張門票)

CCDC Dance Generation卡持卡人

五折

全日制學生、六十歲或以上高齡人士、殘疾人士及看護人、綜合社會保障援助受惠人

CCDC保留更換表演者的權利

此製作之音樂於2009年由城市當代舞蹈團委約,費用由香港作曲家及作詞家協會轄下的「CASH音樂基金」贊助

城市當代舞蹈團由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資助

 

 
As If To Nothing

Rerun

Pass through the ashes of time, recreate the memories between you and me

 

2010 Hong Kong Dance Awards

– Outstanding Dance Production

– Outstanding Achievement in Choreography

 

“The choreography is supremely kinetic, with endlessly flowing movement that requires the dancers to contort every part of their bodies.” – South China Morning Post, Hong Kong

“A cutting-edge work.” – Global Times, Beijing

 

Enter the maze of déjà vu, trapped by our own memories. In every delicate moment, memories seem so close and yet so far. It is slowly swallowed by time. Struggling between remembering and forgetting scattered names, distorted faces, floating time, transforming scenes and familiar plots. What is left inside is emptiness. In this misplaced world, what is real? What is fake?

As If To Nothing is an adrenaline-packed and interactive multimedia work created by the internationally renowned choreographer Sang Jijia, featuring electronic music by Dickson Dee and video design by Adrian Yeung. This tour-de-forcereturns for another breathtaking journey led by CCDC dancers and their extremely physical and emotional performance.

 

About Sang Jijia

Acclaimed as “the most perfect dancer”, Sang Jijia was selected by the influential American choreographer William Forsythe to work with him at the Frankfurt Ballet for four years. At 23, Sang won the top prize in the men’s section of the 1996 Paris International Modern Dance Competition. He was hailed by the Guangdong province as “Star of the Century” in 1997. At 27, he joined the Rolex Mentor and Protégé Arts Initiative and studied choreography in Germany. Sang’s choreography combines extremely intense physical movement and unique rhythm to create psychological tension and anisotropy. As an internationally renowned choreographer, Sang has choreographed and performed for numerous well-known dance companies in Europe and Asia at their invitation.

 

Free Programme Plus Events

Photo Exhibition

4~9.6.2014

Hong Kong Cultural Centre Foyer Exhibition Area E2

 

Meet-the-artist

14.6.2014 (Sat) Post-performance

Kwai Tsing Theatre Auditorium
For enquiries and enrolment please call 2329 7803 or email [email protected]

 

Ticketing Enquiries:3761 6661

Programme Enquiries:2329 7803 / [email protected]

Credit Card Telephone Booking:2111 5999

Internet Booking:www.urbtix.hk

 

Tickets NOW available at URBTIX

 

Discount Offers

10% discount (First two tickets)

Holders of CCDC Dance Card

Club Bravo Members of Hong Kong Philharmonic Orchestra

Energy Fun Club plus of Chung Ying Theatre Company

Friends of The Hong Kong Ballet

Friends of Hong Kong Chinese Orchestra

Friends of Hong Kong Dance Company

Paid Members of Fringe Club

HKREP Pals

Zuni’s Friends

Holders of agnès b. AMI Member Card

Holders of HKID Gallery VIP Member Card

 

15% discount (First two tickets)

Cathay Pacific Staff and Dragon Air Staff

 

20% discount (First two tickets)

Modern Dance Friends of Guangdong Modern Dance Company

Holders of HKU Credit Card

Holders of CUHK Credit Card

Members of Hong Kong Polytechnic University Alumni Association

Members of The Hong Kong Academy for Performing Arts Alumni Association

 

30% discount (First two tickets)

Holders of CCDC Dance Generation Card

 

50% discount

Full-time students, senior citizens aged 60 or above, people with disabilities and accompanying minder, Comprehensive Social Security Assistance recipients

 

CCDC reserves the right to substitute artists

The music is commissioned by City Contemporary Dance Company in 2009 with sponsorship from CASH Music Fund
CCDC is financially supported by the Government of the Hong Kong Special Administrative Reg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