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闻SAVAKA│亚洲实验音乐呈现VOL.2

flyerSH

声闻 表演:城市流浪者之声

时间:2013.10.18 19:00-21:00 (周五Fri.)
地点:圆明园路133号女青年会大楼2F
特邀嘉宾:李劲松
语言:中文
费用:30RMB/普通观众,20RMB/会员,现场付款
【请点击此处预约】http://www.rockbundartmuseum.org/cn/cn_activityDetail.asp?id=519

李劲松将过去五个月中收集的声音元素融入到这次的现场表演中,这些元素不仅仅是实地录音素材,也有在途中所获得的软件。他会将这些不同风格混杂一起,如环绕的、电音的、节拍、新古典主义、工业、噪音等。

声闻 讲座《城市流浪者之声》

时间:2013.10.20 15:00-17:00 (周日Sun.)
地点:圆明园路133号女青年会大楼2F
特邀嘉宾:李劲松、王婧、殷漪
语言:中文
本活动免费,但需预约 【请点击此处预约】http://www.rockbundartmuseum.org/cn/cn_activityDetail.asp?id=520

李劲松将分享今年四月至九月他在五国七城无间断的旅行经历。例如怎样安排时间,如何在旅途中与不同种类的音乐和现代舞项目工作,以及在路上遇到不同情况的工作方式和处理移动中的工作室。

 

关于声闻

声闻:亚洲实验音乐呈现

策划:殷漪

学术主持:王婧

“声闻:亚洲实验音乐呈现”旨在超越西方实验音乐的全球话语权,发现并激发多样化亚洲实验音乐的本地意识。如果“全球”暗示的是一种艺术文化市场的成功配方,“亚洲”则更倾向于构建一个以自身文化为节点,又与“他者”相接的实验音乐生态环境。

“声闻”关注那些被全球话语息声的文化边界和差异,力争超越西方长久以来对亚洲的文化想象—禅,玄,太极。不得不承认,纽约、伦敦、巴黎始终是传播抽象亚洲观念的国际中心,而这更使得这个即将在上海展开的亚洲项目,具有迫切性和不可避免的对抗性。

随着新媒体科技的飞速发展,一个全球实验音乐虚拟网络已经形成并正在扩张。“声闻”的重要性在于促成这个虚拟网络的结点人物,在现实空间——上海——与当地发生切实的实践和理论互动。我们希望能够将网络世界形成的文化社会关系本地化,同时希望,在音乐实践和个人思考的分享与碰撞中,激发亚洲实验音乐生态环境在本地的更新与重生。

http://www.douban.com/event/20027783/

BM Space

 

珊蔻Sainkho Namtchylak and friends “洗髓” 北京麻雀瓦舍专场

poster Mako

 

图瓦女伶珊蔻Sainkho Namtchylak接力染骨
6.29北京麻雀瓦舍上演“洗髓”专场

图瓦国宝级歌者,先锋派唱作女伶Sainkho Namtchylak在世界音乐圈久负盛名,自80年代开始,以图瓦传统的泛音唱法和十多张多元化的世界音乐专辑被广大乐迷熟悉和追捧,其代表作更被大众长期传唱,经久不衰。2012年夏天她与香港音乐人李劲松携手举办的 “染骨”专场音乐会,和门巴族歌者央吉玛、鬼才乐手李带果、新艺术舞蹈家赵梁、HAYA乐团打击乐手宝音首度合作,引起广泛轰动,好评如潮。通过者来国际传媒盛情邀请,珊蔻将于6.29在北京麻雀瓦舍,与中国当代的艺术家们再次举办“洗髓”专场音乐会。

在多年唱作演出累积的基础上,Sainkho已经摸索出一套完全属于自己的发声方式和歌唱技巧,在掌握了多种传统乐器和现代乐器演奏技法来配合表达个性和音乐的同时,更驾驭了民谣、前卫爵士、电子、舞曲和即兴等多种风格。在微博上引起“神曲事件”的作品《Lost Rivers》,则为她在90年代系统学习多种声乐技巧时,出版的纯人声实验音乐集中的一首,一时引起了两岸音乐人和听众的激烈争论。但不可否认的是,Sainkho对音乐的独特理解,天衣无缝地配合了作品中节奏与整体架构,而极具辨识度无法模仿的嗓音更是为其打上了“珊蔻制造”的灵魂标签,加上“绝不重复”的演绎方式,使得中国观众在其现场都能感受到每次演出,都是一场难得的世界音乐旅程。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Sainkho演出海报则由中国当代艺术家王浩操刀完成,无论是上面的绘画还是每一个字都是他倾心执笔所作,成了一副独一无二的墨宝,29日“洗髓”专场音乐会结束后,王浩还将邀请珊蔻,在6月30日共同完成他个人的“无名状”当代综合艺术展,届时珊蔻也将带来以食物为原料和主题的画作,展示“边画边唱”的创新表现手段和主题画作。

在珊蔻打通的传统和现代音乐世界中,每次聆赏无不是对生命、自然、感情最真实的回归和赞颂。另外,此次演出邀请神秘嘉宾的名单也将逐一出炉,希望在2013年的夏天,可以再度领略一次Sainkho震撼人心和感动我们的精彩表演。

6.29,北京麻雀瓦舍见!

预售票: http://www.douban.com/event/18991630/

*2012染骨专场音乐会视频:http://v.youku.com/v_show/id_XNDM5NTEzOTQw.html

Sang Jijia's latest work " Layer Code" 桑吉加2013年最新作品《重置》

layer code poster

Date:2013.1.11-13

2013.1.18-20

Venue:BeijingDance/LDTX Theatre

Duration 70 minutes (no intermission)

Choreographer: Sang Ji Jia

Composer: Dickson Dee (CASH Hong Kong)

Lightand Set Design: Godzilla TAN (Malaysia)

Video Design: Adrian Yeung (Hong Kong)

Costume Design:Wang Yan (Beijing)

Dancers:Li Yue,Tang Ting Ting, Liu Yin Tao,Xie Xin, Xie Yong Chao,

Zi Wei, Xu Yi Ming, Zha Xi Wang Jia,Qian Kun, Hu Shen Yuan, A Di Ya

Price:¥280(VIP)/120 / 60(student ticket)

LDTX Members and groups of 10 or more enjoy a 20% discount

Address: 16Xiadianchangpo Village, Xidawang Road, ChaoyangDistrict, Beijing.

(subway line1 to DaWangLu station,exit B)

Ticket website:www.t3.com.cn

Booking Hotline:400-818-3333

Theater Box Office:010-64054842.EXT.8016

“Layer Code” is the latest work created by SANG Ji jia for LDTX after his much acclaimed “Unspeakable” in 2009 and Standing before” Darkness ” in 2011.

The virtual reality prevails nowadays, where peoplecan override the past record and reset the process by one simple push of a button. What if the life is real? Couldthe accumulation of living experience be started all over again? The motion and emotion, while repeated, could be the same as those before the reboot?

In “Layer Code”, the choreographer imaginatively manipulates the stage’s time and space to allow the dancers and the audience to experience the movements in many layers of setting. It is an experiment itselfto explore physicall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body and the dimensional elements, and to examine philosophically the possibility of human living through a same life again.

北京雷动天下现代舞团制作演出

桑吉加2013年最新作品《重置》全球首演

由北京雷动天下现代舞团制作和演出,雷动天下驻团艺术家桑吉加编创的最新舞蹈剧场作品《重置》,将于2013年1月11、12、13、18、19、20日在北京雷动天下剧场演出六场,由此揭开全球首演的帷幕。

此次创作演出特邀了香港知名音乐人李劲松和多媒体制作人杨振业,以及马来西亚顶尖灯光设计师陈剑明和北京著名服装设计师王彦共同合作

时间:2013年1月11日-13日、1月18日-20日

地点:雷动天下剧场

时长:70分钟(不设中场休息)

编导:桑吉加

作曲:李劲松(CASH香港)

舞美及灯光设计:陈剑明(马来西亚),

视频设计:杨振业(香港)

服装设计:王彦 (北京)

舞者:李玥、汤婷婷、刘吟韬、谢欣、谢勇超、

訾伟、许一鸣、扎西旺加、钱琨、胡沈员、阿迪亚

票务总代理:中演票务通 网址:www.t3.com.cn

24小时订票热线 400-818-3333

剧场票务 010-64054842 转 8016

作品简介

《重置》是桑吉加在继《无以名状》和《前定的暗色》之后,为舞团度身打造的第三部作品。在今天人们习惯的虚拟空间如各式计算机和电玩世界里,“重置”意味着推倒过去的程序和经历,并重新建立一个出发点,以面对种种‘曾经发生’或‘将要发生’的事件。在虚拟的世界里,要推倒过去修建将来,只要按一下键扭即可,可在现实生活里,伴随着时间和空间的是人类情感的积累和堆填,当时空颠倒之后,是否所有被推倒的,都可以重来?被打破的,都可还原?

舞蹈《重置》以艺术家的想象力,进行对可否重复生命过程的思考。

编导:桑吉加

国际编舞家,1993年至1998年间为广东实验现代舞团舞者; 1999年至2002年于香港城市当代舞蹈团工作。数十年来,桑吉加游走世界舞台获奖无数,最受瞩目的便是2002年入选“劳力士创意推荐资助计划”,远赴德国追随现代舞大师威廉·佛赛,并成为大师的入室弟子及排练助理。 2007年回国至今,担任北京雷动天下现代舞团驻团艺术家。主要编舞作品有:《一九七九》、《那一年·这一天》、《同志》、《无以名状》、《火柴人》及《前定的暗色》等。

作曲:李劲松

是世界实验音乐圈最活跃的香港人,身兼制作人、作曲家、声音艺术家、厂牌创始人、组织者、策划人的身份,以不同创作代号以及成型的多支乐队演出。李劲松的音乐创作风格十分多样化,糅合了工业噪音、实验电子、Avant Garde、当代新古典和拼贴等多种手法。已出版20多张CD和DVD。

舞美及灯光设计:陈剑明

马来西亚著名舞美及灯光设计师。2004年加入北京现代舞团;2005年成为北京雷动天下现代舞团建团成员,担任技术总监。2011年离开雷动天下,现为自由设计师。代表作品有:现代舞《冷箭》、《满江红》、《挽歌》、《前定的暗色》、《无以名状》、大型历史舞台剧《延安保育院》等

视频设计:杨振业

毕业于香港大学计算机工程系,现为录像设计师。从2007年起已参与超过30部舞台制作,成为香港最活跃的录像设计师之一。2010年凭城市当代舞蹈团《那一年.这一天》的录像设计获提名香港舞蹈年奖。

服装设计:王 彦

2005年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舞台服装设计专业;2008年取得中央戏剧学院舞台服装设计专业硕士学位;现任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舞台美术系教师。曾获第九届中国艺术节“文华奖服装设计奖”。作品涉猎舞剧,戏剧、音乐剧、杂技以及大型晚会等领域。

排练宣传短片及详细信息请查看:
http://www.beijingldtx.com/news/whatsnew_c.htm

Sainkho+Dickson+Wuwei – Asian Trio – 2012年第五届上海音乐学院当代音乐周

SCNM


Sainkho Namtchylak
Sainkho Namtchylak生于图瓦共和国,祖先是游牧民族,自小学习歌唱,曾组过民谣摇滚乐团。长大后到莫斯科学习声乐,除学习图瓦传统的双声唱法(Throat singing/khoomei),也包括喇嘛与萨满巫教的传统声乐技巧(图瓦的传统信仰是萨满教,后来因为曾被蒙古统治过,所以国教改为藏传佛教)。

从1989年起,Sainkho开始跨足欧洲前卫即兴乐界,学习更多元化的发声技巧,并致力挖掘双声唱法与其它音乐风格融合的可能性,同年并与苏联前卫爵士乐团Tri-O首次合作。之后即以欧洲作为发展重镇,展开她漫长而精彩的世界巡回演出,并且有机会与各地杰出音乐家/表演团体合作,当中包括Peter Kowald、Buch Morris、Ned Rothenberg、Evan Parker、William Parker、Hamid Drake、Djivan Gasparian、Hector Zazou、Otomo Yoshihide、Hakutobo (白桃房)Butoh Dance Theatre等等,并先后出版近三十张专辑,音乐之外,Sainkho也参与许多电影、剧场与多媒体演出。   

虽然大部分时间在世界各地流浪,Sainkho从未忘记自己的家乡,每年她都带着西方乐手到图瓦的首都基吉(Kyzyl)表演,希望西方乐手认识她的国家、文化与音乐。虽然她是图瓦文化的最佳代言人,但并非所有图瓦人都愿意拥抱她,一方面因为她打破”女人不得喉唱”传统禁忌,另一方面许多人认为她长年居住在西方世界,就是背叛自己的国家,拥抱了腐化的西方思想。1997年,她在自己四十岁生日前于莫斯科遭到暴徒攻击,身受重创,治疗了两星期才出院。之后沈寂了一段时间才继续演唱创作。   

2002年由德国女导演Erika von Moeller执导的纪录片《Sainkho》正式面世,让世人对Sainkho的生活有更深层的了解,同年获家乡图瓦颁发”二十世纪图瓦最具创意成就奖”。


李劲松 Dickson Dee
李劲松是世界实验音乐圈最活跃的香港人,从事音乐事业已超过20年。创办“亚洲传声”,这间在华人地区独立音乐场景中最重要的唱片公司作为起点,李劲松在20多年的时间里,参与和从事过包括独立音乐的唱片发行和代理、音乐创作、出版、版权代理、媒体宣传、演出组织等工作。他对华人地区的实验与独立音乐场景有着非常大的贡献。
1996年,李劲松首张个人专辑《PAST》在John Zorn的Tzadik唱片公司出版。从此他便踏上了音乐创作的道路。他的音乐风格多样,从Avant Garde到具象、新古典到工业噪音、跳舞音乐或电声民族爵士皆广泛涉猎。李劲松拥有多个创作代号并与不同的音乐家组成乐队或组合。例如DJ Dee用以创作实验电子,Li Chin Sung则专注具象和Avant Garde,PNF则是专为创作工业噪音而设,Khoomi Sound Machine,则是他开始电声民族爵士的尝试的又一新的代号,在这队融合了蒙古长调、自由爵士和实验电子的乐团里,李劲松负责电子原音、采样、唱盘等声响的设计。多年来,与李劲松合作过的音乐家或艺术家,足够写成一幅当代音乐场景的地图。
除了亚洲传声,李劲松新开设了一个厂牌Dicksonia Audio,专注于自己创作作品的出版和发行。这也有助于他拓展个人在创作上的自由度。频繁出席在世界各地的音乐节或演出的李劲松,也在一些艺术学院和大学举行讲座,和世界各地的朋友分享他在创作或音乐工作的经验,希望让听众能拓宽思维去接受和看待艺术和音乐。
李劲松也参与包括中国独立电影和现代舞的配乐创作,他最近的配乐作品包括导演朱文的《小东西》、《火星纪事乐队》,《三元里》, 著名编舞家桑吉加的《那一年,这一天》、《前定的暗色》、《无以名状》、编舞家刘琦的《临池》、《临池舞墨》和參加了一些重要艺朮或音乐节如意大利威尼斯双年展和Fabbrica Europpa,德国科隆三年音乐节,日本横浜三年展和北九洲双年展,香港新視野艺术节,波兰Moving Closer 艺术节,星加坡華艺艺术节,深圳建築双年展等等。


吴巍 Wu Wei
吴巍是活跃于当今国际乐坛首屈ㄧ指的现代派笙演奏家, 中国民族管弦乐协会笙专业委员会名誉理事, 德国世界民族音乐协会会员, 德国音乐家协会会员, 德国音像版权协会会员, 毕业于上海音乐学院, 后在上海民族乐团担任笙独奏家.1995年荣获德国学术交流协会(DAAD)奖学金,研读于柏林德国柏林汉斯•艾斯乐音乐学院。现定居柏林。

吴巍曾赢得国內外诸多知名音乐比賽的传统中国音乐奖项. 1996和2002年获得德国音乐比賽「Musica Vitale」首奖。 2004年,他作为ㄧ名国际音乐家荣获德国“世界音乐”最高奖「Global Root」,以表彰他对世界音乐的贡献和其卓越的成就。 2011年, 在爱丁堡国际艺术节上, 他与郑明勋 Myung-Whun Chung指挥的首尔爱乐合作演奏由陈银淑 Unsuk Chin为其所作的笙和管弦乐团协奏曲, 他精湛的演奏为其个人赢得了2011年爱丁堡国际艺术节先驱天使奖.

吴巍最为人所赞叹的是他以现代37簧高音笙在现代和即兴音乐、爵士融合音乐、新音乐和极简音乐以及其他许多音乐领域中,游刃有余的演绎能力和开创性。他还将中国传統音乐透过现代的形式和音乐概念传达,把中国传统器乐帶到ㄧ个新的音乐领域, 推向各类国际舞台, 使其成为国际乐坛公认的古老而不失新生力的世界乐器.    

作为笙独奏家,吴巍曾与国际知名的指挥及管弦乐团合作,如长野健 Kent Nagano指挥的柏林爱乐乐团,古斯塔夫·杜达美 Gustavo Dudamel指挥的洛杉矶爱乐乐团,郑明勋 Myung-Whun Chung指挥的法国国家广播交响乐团和首尔爱乐,宜兰沃尔科夫Ilan Volkov指挥的BBC交响乐团, David Alan Miller指挥的阿尔巴尼交响乐团,Kazuyoshi Akiyama指挥的东京交响乐团,Jaap van Zweden 指挥的荷兰广播交响乐团,傅人长指挥的布兰登堡交响乐团,Jonas Alber指挥的比利時法兰德斯交响乐团, Heiko Matthias Foester指挥的慕尼黑交响乐团,李心草指挥的吕贝克爱乐乐团,Martin Fischer-Dieskau 指挥的台北交响乐团,邵恩指挥的台北市立国乐团,Samuel Bachli指挥的 Westfalen 新爱乐,Pannonische 奧地利爱乐乐团, Stefan Malzew指挥的新布兰登堡交响乐团,Jurjen Hempel 指挥的荷兰Metropole管弦乐团(由Guus Janssen所作的世界第一次结合笙和爵士乐团的协奏曲)等。

吴巍也和众多室内乐团合作,其中有德国现代室內乐团, 荷兰现代室內乐团、荷兰阿姆斯特丹新音乐团、柏林室内新音乐乐团、卢森堡小交响乐团、葡萄牙Utopica管弦乐团、維也納二十世纪室內乐团、比利时 Het Collectief乐团、美国混音(Cross Sound)小交响乐团等。

吴巍也在众多重要国际音乐节中演奏,如柏林音乐节、慕尼黑双年展、多瑙爱心根音乐节、爱丁堡音乐节、 慕尼黑音乐万岁音乐节、华沙之秋音乐节、澳门国际音乐节、三得利音乐基金会2009年东京夏日音乐会、匈牙利Bartók艺术节、三年ㄧ次的科隆音乐艺术节、荷兰艺术节、荷兰新音乐日、2009上海电子音乐节、马赛音乐节、德勒斯登音乐节、旧金山艺术节等。
此外,在许多重要的爵士音乐盛典上演奏,并和享誉国际的音乐家如 Peter Kowald、 Gunter Baby Sommer、 Matthias Schubert、 Michael Riessler、Howary Levy、Ross Daly等合作。

吴巍演奏的世界首演曲目已超过150首(十首笙和管弦乐团协奏曲),曾演奏过約翰·凱吉 John Cage 、陈银淑 Unsuk Chin、细川俊夫 Toshio Hosokawa、Joerg Widmann、 Guus Janssen、 Enjott schneider、 Helmut Zapf 、 谭盾、陳其钢、 郭文景、陈怡、瞿晓松、周龙、许舒雅、陈 晓 勇、 钟耀光、秦文琛、贾国平、黄若 、董昭民、钟 启 荣 、王琳等作曲家的作品。

吴巍以ㄧ笙作曲家的身份,荣获法国洛約蒙基金、德国萨克森州文化创作基金、慕尼黑音乐万岁委约创作奖金、 芝加哥Sloght基金、 巴黎玛拉考夫剧院委约创作奖金和漢堡汉莎文化基金。他也是莫札特协会克姆尼茨埃塞別墅(Villa Esche of Chemnitz Mozart Society)、 巴黎Montbelizrd剧院、 汉堡汉莎文化中心,以及纽约 Civitella Ranieri基金会的驻馆艺术家。

吴巍的音乐已录制成CD和DVD发行。 如TDK唱片公司2000年出版的DVD「律动与舞 (Rhythm and Dance)」,这是吴巍和 长野健 Kent Nagano指挥的柏林爱乐管弦乐团的合作; Wergo唱片公司2009年出版的「沈默是唯一的音乐 (Silence is the only music)」、法国经典電台 (Signature Radio France) 2009年出版的「冰山 (Iceberg)」等。

个人网站 www.wuweimusic.com

德国“世界音乐獎”最高奖「Global Root」获奖贺词摘录:“吴巍高超的笙演奏技艺另人惊叹, 他对音乐新领域的探索永无止境, 他与不同风格和不同方向的音乐家的合作无约束无边界, 他的作曲和即兴才能令人信服, 他的舞台表现力引人入胜…… “

http://www.shcnmw.com/index.php/en/musician/2012musiciansainkho.html (EN)

The 3rd Annual Beijing Modern Dance Festival2010

6-7/5, 2010 19:30
“Standing Before Darkness”
choreographer: Sang Ji Jia
music:Dickson Dee (live performing)
company: Beijing Dance/ LDTX
venue: MF Theatre / National Centre for the Performing Arts

9-10/5,2010 19:30
“Upon Calligraphy”
choreographer:Liu Qi
music:Dickson Dee
company:Guangdong Modern Dance Company
venue: MF Theatre / National Centre for the Performing Arts

more details info see below links
www.beijingldtx.com
www.chncpa.org

我在•视听体验——2010中国版画艺术工作室联盟作品展

book cover

策展人: 张新英
展览时间:2010年4月16日——5月2日
展出地点:关山月美术馆1楼A、B、C、中央厅
展览成员: 苏新平、陈琦、周吉荣、唐承华、张广慧、卢治平、贺焜、徐宝中、梁宇、李劲松
主办单位:关山月美术馆(Guanshanyue Art Museum )

关山月美术馆对当代中国版画的关注始于2000年,除自2006年以来承展的每两年一次的“学院版画展”外,还陆续自主成功策划举办了“走进当代”、“灵性空间”、“山外·山”、“视觉漂变”、“穿越浮世绘”、“承前启后”等群体版画学术展览以及李焕民等老一辈版画家的学术回顾展,在全国版画界形成了一定的学术凝聚力,版画艺术的收藏、研究与展示也成为我馆的一个优势学术方向。

“中国版画艺术工作室联盟”是一个在版画学术和社会活动方面都非常活跃的艺术群体,联盟的主要成员苏新平、陈琦、周吉荣、唐承华、张广慧、卢治平、贺焜、徐宝中都是活跃在中国版画艺坛上有成就的艺术家。他们的作品突破了版画原有的架上传统观念,具有很强的当代性和学术价值,在一定程度上标示着当代中国版画的发展趋势。联盟成员在进行版画创作、交流的同时,也特别看重艺术的社会性,热心于社会公益活动,作品体现出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人文关怀,这与我馆注重社会服务和公共教育的理念不谋而合。由此,我们推出“我在·视听体验——2010中国版画艺术工作室联盟作品展”。

“我在”即一种自在自为、不为潮流所扰的状态,“视听体验”是我们根据当下中国版画以及当代艺术发展的学术状态而作出的学术尝试,联盟成员一方面通过自身沉潜的艺术创作追索人生的真谛,一方面通过参与社会公益事业、介入社会问题的艺术行为来探寻艺术自身的真正意义。展览展出了9位版画家和1位声音艺术家新近创作的代表作品,版画作品在制作上突破了传统的工具材料的限制,尺幅巨大、印制精良、技术水平精湛娴熟,其中不乏以版画元素实现的影像和装置作品,具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和美感内容的可读性,同时,作品本身也从不同的视角揭示了艺术家对社会问题的关注以及对生命的关爱,从而生动地阐释了此次展览的学术主题。李劲松创作的声音艺术作品包括为此次展览活动特别制作的主题音乐和为展览中的装置和影像作品专门制作的声音元素两个部分,这些声音元素采用专门的视觉和声音的转译软件制作完成,与装置和影像作品中的构成和色彩等元素构成一种一一对应的关系,从而从视觉和听觉两个方面对观者产生同步的影响。

http://www.gsyart.com/

日本迷幻摇滚乐队Tetragrammaton南中国巡回


1st April – Osage Soho / Hong Kong
http://www.osage.com/


2nd April – 191 Space / Guangzhou


3rd April – Ninliho Gallery / Foshan
http://ninliho.com


4th April – Dawang Culture Highland / Shenzhen
http://www.dawangculture.com

组建于2006年日本东京的三人迷幻摇滚乐队Tetragrammaton一方面承袭了70年代阿部熏、高柳昌行等人的日本自由即兴爵士之风,另一方面则与不失者(灰野敬二)、酸母寺(Acid Mother Temple)同属东京迷幻音乐温床里的活跃份子。东欧传奇弦乐器Hurdy-Gurdy(中文翻译,手摇风琴或者绞弦琴)、高音萨克斯风、桌面结它和敲击,乐队的乐器看似更适合演奏东欧民谣,实际上,却是从头到尾让你陷入高压和狂热的声音大熔炉,混合着迷幻摇滚、迷幻民谣、自由爵士、电子声响等无规律的音乐碎片,那份“宇宙感”和“超现实感”,绝对是一次美妙又极端的Trip Psychedelic(原指服吃LSD后经历的一次完 整的迷幻体验)。
  乐队的三位成员TOMO(Hurdy Gurdy、Soprano Saxophone、Theremin、Electronics)、 Cal Lyall(Tabletop Guitar、Electronics)和Nobunaga Ken(Drums、Percussion)都是日本新音乐圈的多面手,在包括Harsh Noise、独立民谣和跨界舞蹈、配乐等多个领域皆担当重要角色,Tetragrammaton同时也与包括灰野敬二、向井千惠、Acid Mother’s Temple、传奇Butoh舞蹈家Mitsutaka Ishii、即兴提琴手Yasumune Morishige、CCCC的Hiroshi Hasegawa、CAN的Damo Suzuki等艺术家音乐家开展合作。2007年,乐队首张专辑《Elegy For Native Tongues》在东京厂牌Subvalent作2CD形式的出版,收录5首录音室作品,及3首于日本实验音乐Live House Penguin House的现场演出录音。
  延伸阅读
  乐队网站:www.myspace.com/tgmtn
  音乐试听:www.subvalent.com/tetragrammaton-elegy-for-native-tongues
  
  Tetragrammaton
  ———————-
  
  Japanese free psych/drone unit Tetragrammaton is one part 70s free improv (from the school of Kaoru Abe and Masayuki Takayanagi) and one part new millennium blissed-out drone/noise (a la Hototogisu and Vibracathedral Orchestra).
  
  Mixing hurdy-gurdy, soprano saxophone, drums, percussion and (tabletop) guitar, the instrumentation might be well-suited to the folk-music of Eastern Europe, but falls more decisively into the camp of Fushitsusha or Borbetomagus.
  
  The band has supported the legendary Keiji Haino on several occasions, and frequent guest spots have included Chie Mukai, Mitsuru Tabata (Acid Mother’s Temple, Zeni Geva), butoh legend Mitsutaka Ishii, Hiroshi Hasegawa (aka ASTRO) Damo Suzuki (ex. Can) and
  improvising cellist Yasumune Morishige.
  
  The three members, TOMO, Cal Lyall, and Nobunaga Ken are also involved in a number of other projects, ranging from harsh noise to world folk music to electronica.
  
  Forming in 2006 with a bare-bones free improv lexicon, the band has moved towards dense drone-based structures and an increasingly multi-layered approach to thematic development, most evident on their most recent double-CD release from Subvalent, Elegy for Native Tongues.
  
  Band Members:
  TOMO – Hurdy Gurdy, Soprano Saxophone, Theremin, Electronics
  
  Cal Lyall – (Tabletop) Guitar, Electronics
  Nobunaga Ken – Drums, Percussion
  
  ———————-
  Reviews for Elegy for Native Tongues
  by Tetragrammaton (Subvalent: SBV001)
  ———————-
  
  This Album of the Month is a hugely coherent and vastly rounded work; the kind of monumental thing you might have expected siphoning out of some New York City 8-track studio some time in the last 30 years, but which has ultimately fallen to the ever-thorough Japanese Underground to bring forth.
  - Julian Cope
  
  Dark, heavy speaker-shaking improv that when it really kicks in with full gale force turns into something akin to Skullflower and Hototogisu mixed together with the crushing free-jazz of Borbetomagus and the jet-black psychedelia of Fushitsusha.
  - Crucial Blast Records
  
  Tetragrammaton let their long hair down and spill their collective souls all over the psyche-drenched studio floor, letting others do the work of mopping up afterwards.
  - Sound Projector
  
  Hidden pleasures are buried everywhere throughout disc one (the studio recordings) and disc two (a 2007 live set). This is a breathtaking listen.
  - Pop Matters
  
  The best elements of the esoteric world of “free music” without succumbing to the subgenre’s tendency to become simply a catalog of random sounds […] Keeps the free jazz propulsion and a bit of good ol’ rock & roll to keep it on track.
  - Creaig Dunton (Brainwashed)
  
  Subtly placed hurdy-gurdy elements trail amidst a thick fog of shearing guitar drones, clattering snares and hissing ambient textures.
  - Cyclic Defrost
  
  A mix of free jazz, stoner drone and improv psychedelia, Elegy for Native Tongues is a sprawling two-disc testament to man’s need to bang on shit, squeak and cause trouble.
  - JP DuQuette (Carter Witt Media)

olaf hochherz+dickson dee live in Dawnag Culture Highland/Shenzhen

4thdec DW
4th December
Time: 8:00pm
Free Ticket
Venue: Dawang Culture Highland 深圳大望文化高地
contact: [email protected]

地点:深圳大望文化高地现代艺术中心 AB馆
深圳市罗湖区望桐路新田仔工作站往里一千米」

公车路线:
211路至大望小学
243路至大望村

Olaf Hochherz 奥拉夫·哈尔兹
  奥拉夫·哈尔兹出生于1981年,德国乌帕塔尔。他是一个作曲家和即兴演奏者。他通过合成器和电脑的实验,而发现了自己的音乐方向。在专注于作曲和
电子原音音乐几年之后,他回到了即兴。

他使用简单的电子设备,或电脑。他喜欢不稳定的系统。他对周遭环境与音乐之间,声音与联系之间的听觉活动充满兴趣。他主要生活在柏林。

olaf hochherz is born 1981 in wuppertal/germany he is a composer and improviser. he started as an autodidact in electroacusic music. During his youth he was experimenting with synthesizers and computers as a sound source, his first attempts to experimental music where improvisations with a laptop. his studies where to a certain degree related to his music. he studied at folkang-hochschule essen electronic composition, at humbold-university berlin philosophy and computer-science, at bauhaus-university weimar, mediengestaltung. currently he is in shanghai,china supported by the daad (german academic exchange service). the studies in essen and weimar made some compositions of electro acoustic music possible, some of them are published on cd: pets 2006 on naivsuper and ornithology 2009 on themepark.

parallel to his studies which lead him more to composition and works for films, he investigated the possibilities to improvise. he started to improvise in 2000 trying to use his computer, during this time he was not really satisfied with the way of controlling a computer. In 2006 inspired by works of lee kwang goh and robin minard he found a way to use an electronic setup as an instrument. a combination of piecoelectric contact microphones and speakers. the instrument is based on the feedback between the microphones and the speakers. this instrument caught his interest because he don’t need to formalize the controlling parameters. it is a unstable system which allows him to play in an indirect way. the goal is not to control a technical aperture but to create an associative field. he cooperated with musicians like christoph irmer, lee kwang goh, tim blechmann, mattin, ignaz schick, marcel tuerkowski, bernd haepfner, shingo inao and seiji morimoto. he played concerts mostly in berlin, he has visit vienna, seoul, leipzig. His compositions where played in berlin, essen, karlsruhe, koeln and weimar. the collaboration with lee kwang goh which had a major influence on his improvisation is documented on a cdr released on the label: herbal international live action. the cd tropoi developed under the influence of the improvisation its sounds are improvised but the transformed afterwards. his last composition (“hoffnungstraeger”) lead him to questions of form in electroacustic concert music.

currently he work again on a computer based instrument. the interface of a computer lead him to questions of categorization of sounds or more general to the question of thinking sounds as continuous stream or as distinct elements (in a set of possibilities).

www.shwobl.de
www.myspace.com/hochherz

Dickson Dee (李劲松)

李劲松是世界实验音乐圈最活跃的香港名字,他身兼制作人、作曲家、声音艺术家、厂牌创始人、组织者、策划人,以不同名字以及成型的多支乐队演出:”DJ Dee”用于电子实验音乐,”Li Chin Sung李劲松”用于具象音乐和前卫,”PNF”用于工业噪音,”Li Chin Sung & Khoomii Sound Machine呼麦声音机器”用于电子世界爵士,”Dickson Dee”用于电子
原音和采样拼贴。1996年,李劲松的首张个人专辑”PAST”由美国Tzadik厂牌发行。10多年来,李劲松出现在中国和世界各地,通过唱片出版和 实验音乐创作,参与了众多重要的音乐
活动,对大陆前卫音乐/声音场景的发展尤有贡献。近年来进行了大量的声音创作和表演,积极参与到国际声音艺术场景中。

www.dicksondee.com/blog
www.myspace.com/dicksond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