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 years of Sound Art" featuring Otomo Yoshihide in HK

poster_OYIHK

Concert by Otomo Yoshihide (大友良英)
Date : 2014-04-25
Location : M1060 Multimedia Theater, Run Run Shaw Creative Media Centre,18 Tat Hong Avenue, Kowloon Tong. Hong Kong

Time : 7:30pm
Lecture by Otomo Yoshihide (大友良英)
Date : 2014-04-29

Location : M6094 Future Cinema Theater, Run Run Shaw Creative Media Centre,18 Tat Hong Avenue, Kowloon Tong. Hong Kong

Time : 7-9 pm

 

Otomo has been international recognized and prolific in his musical output which has spanned across Free Jazz, Noise, Free Improvisation, Sound Art, and compositions for large amateur ensembles. Over the years he has worked with luminary figures such as John Zorn, Christian Marclay, and Luc Ferrari. In 2013, Otomo won national recognition for his soundtrack for TV drama “Ama-chan” which aired every morning on the national public broadcasting network, NHK. The opening theme quickly became a hit and another song he wrote went on to win the National Records Award of Japan. Now Otomo is Japanese household name, which makes everything even more confusing.
For this exclusive performance at SCM, local musicians Sin:Ned (Electronics), Fiona Lee (Electronics), Chin King (Guzheng), and dj sniff (turntables) will join Otomo in a unique performance inspired by his installation performances Yuheisha (幽閉者) and Ensembles.
Additionally on Tuesday April 29th, Otomo will give a lecture on his work after the 2011 disaster in Japan, Project Fukushima.
For more information check out the SCM announcement webpage.
Some video links of Otomo’s work:

http://vimeo.com/1802106
http://youtu.be/oMQFtY6X_V8
Both programs are free of charge.

大栅栏计划:穿越城市腹地

大栅栏计划:穿越城市腹地

《中国房地产报》记者 林播 北京报道

2006 年12月11日晚上,“大栅栏计划”的其中一部纪录片《煤市街》将在纽约现代美术馆(MoMA)首映,艺术家和策划人欧宁为新片的英文字幕奋战将近一星期,也将于4号启程去纽约,此计划最初的版本已经持续在鹿特丹荷兰建筑学院、德国媒体艺术中心ZKM、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展出,在MoMA展出的纪录片是目前的最完整版本,这个片子大概85分钟。

以煤市街为中心

欧宁表示:“这个活动由MoMA的电影/媒体部和建筑/设计部两个部门共同组织,既是电影/媒体部常设节目的一部分,也是建筑/设计部目前正在MoMA展出的CCTV新总部大楼展览的相关活动之一。参观者看到北京最新的建筑展览,再看旧城区改造,会对北京有比较立体的印象。”

很多国际研究机构都在关注中国的城市生长,他们对亚洲超大城市的模型——北京也非常感兴趣,大栅栏这个样本的价值也被德国联邦文化基金会发现。“我们跟这个基金会合作,去年7月正式来到北京,最初的一个月,我们对北京四环、五环的一些村庄,都做了调查,也去了首钢看了三个厂中村白庙、养马厂和庞村,发现北京的城中村跟南方城市不一样,处于城乡结合部,不是市中心,于是我们就选了大栅栏。去年10月份时做了一个短的录像版本,由市民张金利自拍录像,今年曾在荷兰、德国和加拿大展出。虽然是一个短的录像版本,但是关于煤市街的拓宽工程,已经基本上看得出它的冲突,也反映了整个项目的理念。因为我们关注整个地区之后,发现煤市街其实是矛盾冲突最激烈的一条街道,它很典型的反映了一些问题。”欧宁说,“大栅栏有价值的建筑不是很多,有价值的是街道的生活方式和作为商业方式的样本意义。煤市街今天过去看有个房子,明天过去就没有了,做纪录片这种变化很吸引人,每个角落我们都尽力去拍,地毯式的。”

评论家史建也在 20005年初曾经做了关于煤市街的考察拍摄。他说:“煤市街具有足够的复杂性和典型意义,关注煤市街,就是关注大栅栏的改造,就是关注北京的新一轮旧城改造模式,就是‘先睹’北京的未来。前门大街,北京的南中轴线,在可见的未来,有可能成为充满后现代虚拟氛围的步行街。”

大栅栏地区存在很多的可能性,种种猜测在拆迁过程中传播,无法证实真伪,传说中,煤市街东边会改造成200多家的新四合院,前门大街将出现LV旗舰店,在法国国际广播电台的报道中,前门火车站将成为蓬皮杜艺术中心的分馆。

欧宁的“大栅栏计划”整体工作的最后成果将于2008年前结束,包括两部纪录片,一本关于大栅栏的书,还有一个专项网站。欧宁表示:“其中一部纪录片是 2005-2008年的大栅栏地区的总体纪录,是非叙事性的纪录片,会诗歌式地表达大栅栏地区缓慢的生活节奏,反映改造过程中激烈的冲突。另一部就是专门关于煤市街的,这一部现在已经完成。”

不断出现的贫困社区

大栅栏计划是关于北京的贫民窟大栅栏地区的研究和拍摄,是德国联邦文化基金会与歌德学院北京分院共同组织的研究项目《北京现场》的一部分,它是2003年第五十届威尼斯双年展的参展项目《三元里》(关于广州的城中村)的延续,与计划中的上海普陀区曹阳新村项目(关于上海的工人聚落),将构成欧宁对中国城市化和城市贫困社区的系列研究。

欧宁表示:“其实我关注的区域集合三要素,一是市中心,二是密度高,三是聚集大量贫困人口的区域。城中村是中国的城市规划落后于急迫发展的现实的典型表现,也是中国土地制度、户籍制度所造成的城乡壁垒问题的反映,但它只是我所说的城市贫困社区的其中一种形态。《三元里》纪录了广州最大的城中村之一——三元里的建筑形态、街区人文景观以及岭南农村聚落文化、外地移民和城市化现实的冲突。”

三元里是因为土地的二元制形成的。农村的土地分成两种,一种种庄稼的农用地,一种是盖房子的宅基地,当政府把农田都征用了,周边盖起高楼大厦,由于政府征农用地而没有解决农民谋生的问题,于是有人在宅基地上重新盖楼出租,用来谋生,于是聚集起大量贫困的外来人口,三元里城中村就这样形成的。

欧宁所关注的每个城市的贫困社区的形成原因都不太一样。北京大栅栏,它是明、清、民国时期城市的商业中心,这里聚集的众多绵延百数年的老字号,堪称中国商业文化的活化石。80年代的时候,房子的破败还不是很明显,自90年代以来,大栅栏地区基础设施落后,造成精英人群不断外移,空心化越来越严重,有条件的人都搬走了,而贫困的老百姓不愿拿钱去维修公共设施,只好廉价租给外地人和低收入人群,这一地区的贫困和衰败现象开始凸显。虽然就在天安门的南侧,但是数百年如一日的缓慢节奏,使它渐渐地成为贫民窟。

上海普陀区曹阳新村,跟新中国产业工人政策有很大关系,这是50年代给劳动模范盖的房子,80年代还有加建,一个很大的社区,但是50年代盖的曹阳一村,已经开始破败了。

“环境很差,几家人共用厨房,洗手间,水要从洗手间打到卧室里才能洗澡,五口人住20平米。其中一对夫妇和一个孩子住9平米的房子,不过他们能非常有效地利用空间,重合功能利用得很好。比如说一张桌子,可以吃完饭,小孩子做作业,之后跟爸爸打乒乓球,多种功能叠合在一起,体现了普通人的一种生活智慧。”欧宁说,“贫困社区的形态都很像,但是形成原因各不一样。城市的衰败是有周期的,需要寻找新的发展空间,如果不自我更新的话,这个城市发展就很难。我不赞成民间激进的物理保护主义,但是改造一定要科学,一定要注意利益重新分配过程中的公正。”

城市媒体的出现

底层社会的神话,有着独特的历史根源和发展过程。《华尔街周报》记者曾冒险进入城市内部去纪录“另一半人是如何生活的”。“大栅栏计划”采取叙事与非叙事相结合的方式,自由调查,居民自拍录像,这种纪录媒介,坚持使用镜头来代替作为另类世界的目击者。拍摄城市贫民世界的美国纪实电视《篮球梦》采用了叙事风格,运用戏剧力量,也为我们提供了早期了解世界贫民窟的纪录文本。

欧宁表示:“我们还将从新闻学角度,作一些对比研究,研究不同时期的大众媒体对大栅栏形象的塑造。清末《北京醒世画报》报社地址就在樱桃斜街,与八大胡同为邻。1909年的《醒世画报》对于大栅栏地区的报道,画报笔者的道德观念并不僵化:两个良家女孩在街上打闹砸了油瓶子,被画报笔者评为不端庄;而一位妓女戴了眼镜,画报笔者就觉得有‘鱼目混珠’之嫌,侵犯了良家妇女的端庄专利,而这两年的《新京报》从社会新闻的角度也在持续关注这个地区,可以对比研究相差一个世纪的媒体分别对这个地区的描述,这会很有意思。”

正因为中国特殊的城市化进程,也将催生一批城市类媒体。目前的《城市中国》作为近年出现的研究城市的媒体,纪录城市研究进程,同济大学学建筑学出身的主编姜珺,在过去5年里考察了中国上百个城市,并建构了一个相对比较完整的海量资讯。欧宁表示:“城市媒体的出现是必然的,《城市中国》是中国城市化进程中一个非常好的文本。以这个资讯库为基础,有独特的角度和分类方法,帮助读者理解中国的城市化现象,他在梳理我们生活世界的潜规则,并为之建构一个具有最大包容性的梳理城市脉络的公共平台。但从传媒工业的角度,这本杂志的媒体特点不太明显。”

专家们对于大栅栏地区过快决策与运作表示忧虑,在他们看来,这是一个空间价值尚未被充分认识和理解的区域,规划的理念固然宏大,但实施的结果可能存在很多问题。中国的每个城市都在扩张和膨胀,大量关于城市的映像、信息,观众都无法一一知道,我们甚至连纪录的机会和时间都没有,以城市为主题的媒介的出现,给读者提供了一条理解纷繁复杂的城市化现象的渠道,目标是古老的,但解决方式是现代的。
from OuNing’s B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