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闻SAVAKA│亚洲实验音乐呈现VOL.2

flyerSH

声闻 表演:城市流浪者之声

时间:2013.10.18 19:00-21:00 (周五Fri.)
地点:圆明园路133号女青年会大楼2F
特邀嘉宾:李劲松
语言:中文
费用:30RMB/普通观众,20RMB/会员,现场付款
【请点击此处预约】http://www.rockbundartmuseum.org/cn/cn_activityDetail.asp?id=519

李劲松将过去五个月中收集的声音元素融入到这次的现场表演中,这些元素不仅仅是实地录音素材,也有在途中所获得的软件。他会将这些不同风格混杂一起,如环绕的、电音的、节拍、新古典主义、工业、噪音等。

声闻 讲座《城市流浪者之声》

时间:2013.10.20 15:00-17:00 (周日Sun.)
地点:圆明园路133号女青年会大楼2F
特邀嘉宾:李劲松、王婧、殷漪
语言:中文
本活动免费,但需预约 【请点击此处预约】http://www.rockbundartmuseum.org/cn/cn_activityDetail.asp?id=520

李劲松将分享今年四月至九月他在五国七城无间断的旅行经历。例如怎样安排时间,如何在旅途中与不同种类的音乐和现代舞项目工作,以及在路上遇到不同情况的工作方式和处理移动中的工作室。

 

关于声闻

声闻:亚洲实验音乐呈现

策划:殷漪

学术主持:王婧

“声闻:亚洲实验音乐呈现”旨在超越西方实验音乐的全球话语权,发现并激发多样化亚洲实验音乐的本地意识。如果“全球”暗示的是一种艺术文化市场的成功配方,“亚洲”则更倾向于构建一个以自身文化为节点,又与“他者”相接的实验音乐生态环境。

“声闻”关注那些被全球话语息声的文化边界和差异,力争超越西方长久以来对亚洲的文化想象—禅,玄,太极。不得不承认,纽约、伦敦、巴黎始终是传播抽象亚洲观念的国际中心,而这更使得这个即将在上海展开的亚洲项目,具有迫切性和不可避免的对抗性。

随着新媒体科技的飞速发展,一个全球实验音乐虚拟网络已经形成并正在扩张。“声闻”的重要性在于促成这个虚拟网络的结点人物,在现实空间——上海——与当地发生切实的实践和理论互动。我们希望能够将网络世界形成的文化社会关系本地化,同时希望,在音乐实践和个人思考的分享与碰撞中,激发亚洲实验音乐生态环境在本地的更新与重生。

http://www.douban.com/event/20027783/

BM Space

 

Sainkho+Dickson+Wuwei – Asian Trio – 2012年第五届上海音乐学院当代音乐周

SCNM


Sainkho Namtchylak
Sainkho Namtchylak生于图瓦共和国,祖先是游牧民族,自小学习歌唱,曾组过民谣摇滚乐团。长大后到莫斯科学习声乐,除学习图瓦传统的双声唱法(Throat singing/khoomei),也包括喇嘛与萨满巫教的传统声乐技巧(图瓦的传统信仰是萨满教,后来因为曾被蒙古统治过,所以国教改为藏传佛教)。

从1989年起,Sainkho开始跨足欧洲前卫即兴乐界,学习更多元化的发声技巧,并致力挖掘双声唱法与其它音乐风格融合的可能性,同年并与苏联前卫爵士乐团Tri-O首次合作。之后即以欧洲作为发展重镇,展开她漫长而精彩的世界巡回演出,并且有机会与各地杰出音乐家/表演团体合作,当中包括Peter Kowald、Buch Morris、Ned Rothenberg、Evan Parker、William Parker、Hamid Drake、Djivan Gasparian、Hector Zazou、Otomo Yoshihide、Hakutobo (白桃房)Butoh Dance Theatre等等,并先后出版近三十张专辑,音乐之外,Sainkho也参与许多电影、剧场与多媒体演出。   

虽然大部分时间在世界各地流浪,Sainkho从未忘记自己的家乡,每年她都带着西方乐手到图瓦的首都基吉(Kyzyl)表演,希望西方乐手认识她的国家、文化与音乐。虽然她是图瓦文化的最佳代言人,但并非所有图瓦人都愿意拥抱她,一方面因为她打破”女人不得喉唱”传统禁忌,另一方面许多人认为她长年居住在西方世界,就是背叛自己的国家,拥抱了腐化的西方思想。1997年,她在自己四十岁生日前于莫斯科遭到暴徒攻击,身受重创,治疗了两星期才出院。之后沈寂了一段时间才继续演唱创作。   

2002年由德国女导演Erika von Moeller执导的纪录片《Sainkho》正式面世,让世人对Sainkho的生活有更深层的了解,同年获家乡图瓦颁发”二十世纪图瓦最具创意成就奖”。


李劲松 Dickson Dee
李劲松是世界实验音乐圈最活跃的香港人,从事音乐事业已超过20年。创办“亚洲传声”,这间在华人地区独立音乐场景中最重要的唱片公司作为起点,李劲松在20多年的时间里,参与和从事过包括独立音乐的唱片发行和代理、音乐创作、出版、版权代理、媒体宣传、演出组织等工作。他对华人地区的实验与独立音乐场景有着非常大的贡献。
1996年,李劲松首张个人专辑《PAST》在John Zorn的Tzadik唱片公司出版。从此他便踏上了音乐创作的道路。他的音乐风格多样,从Avant Garde到具象、新古典到工业噪音、跳舞音乐或电声民族爵士皆广泛涉猎。李劲松拥有多个创作代号并与不同的音乐家组成乐队或组合。例如DJ Dee用以创作实验电子,Li Chin Sung则专注具象和Avant Garde,PNF则是专为创作工业噪音而设,Khoomi Sound Machine,则是他开始电声民族爵士的尝试的又一新的代号,在这队融合了蒙古长调、自由爵士和实验电子的乐团里,李劲松负责电子原音、采样、唱盘等声响的设计。多年来,与李劲松合作过的音乐家或艺术家,足够写成一幅当代音乐场景的地图。
除了亚洲传声,李劲松新开设了一个厂牌Dicksonia Audio,专注于自己创作作品的出版和发行。这也有助于他拓展个人在创作上的自由度。频繁出席在世界各地的音乐节或演出的李劲松,也在一些艺术学院和大学举行讲座,和世界各地的朋友分享他在创作或音乐工作的经验,希望让听众能拓宽思维去接受和看待艺术和音乐。
李劲松也参与包括中国独立电影和现代舞的配乐创作,他最近的配乐作品包括导演朱文的《小东西》、《火星纪事乐队》,《三元里》, 著名编舞家桑吉加的《那一年,这一天》、《前定的暗色》、《无以名状》、编舞家刘琦的《临池》、《临池舞墨》和參加了一些重要艺朮或音乐节如意大利威尼斯双年展和Fabbrica Europpa,德国科隆三年音乐节,日本横浜三年展和北九洲双年展,香港新視野艺术节,波兰Moving Closer 艺术节,星加坡華艺艺术节,深圳建築双年展等等。


吴巍 Wu Wei
吴巍是活跃于当今国际乐坛首屈ㄧ指的现代派笙演奏家, 中国民族管弦乐协会笙专业委员会名誉理事, 德国世界民族音乐协会会员, 德国音乐家协会会员, 德国音像版权协会会员, 毕业于上海音乐学院, 后在上海民族乐团担任笙独奏家.1995年荣获德国学术交流协会(DAAD)奖学金,研读于柏林德国柏林汉斯•艾斯乐音乐学院。现定居柏林。

吴巍曾赢得国內外诸多知名音乐比賽的传统中国音乐奖项. 1996和2002年获得德国音乐比賽「Musica Vitale」首奖。 2004年,他作为ㄧ名国际音乐家荣获德国“世界音乐”最高奖「Global Root」,以表彰他对世界音乐的贡献和其卓越的成就。 2011年, 在爱丁堡国际艺术节上, 他与郑明勋 Myung-Whun Chung指挥的首尔爱乐合作演奏由陈银淑 Unsuk Chin为其所作的笙和管弦乐团协奏曲, 他精湛的演奏为其个人赢得了2011年爱丁堡国际艺术节先驱天使奖.

吴巍最为人所赞叹的是他以现代37簧高音笙在现代和即兴音乐、爵士融合音乐、新音乐和极简音乐以及其他许多音乐领域中,游刃有余的演绎能力和开创性。他还将中国传統音乐透过现代的形式和音乐概念传达,把中国传统器乐帶到ㄧ个新的音乐领域, 推向各类国际舞台, 使其成为国际乐坛公认的古老而不失新生力的世界乐器.    

作为笙独奏家,吴巍曾与国际知名的指挥及管弦乐团合作,如长野健 Kent Nagano指挥的柏林爱乐乐团,古斯塔夫·杜达美 Gustavo Dudamel指挥的洛杉矶爱乐乐团,郑明勋 Myung-Whun Chung指挥的法国国家广播交响乐团和首尔爱乐,宜兰沃尔科夫Ilan Volkov指挥的BBC交响乐团, David Alan Miller指挥的阿尔巴尼交响乐团,Kazuyoshi Akiyama指挥的东京交响乐团,Jaap van Zweden 指挥的荷兰广播交响乐团,傅人长指挥的布兰登堡交响乐团,Jonas Alber指挥的比利時法兰德斯交响乐团, Heiko Matthias Foester指挥的慕尼黑交响乐团,李心草指挥的吕贝克爱乐乐团,Martin Fischer-Dieskau 指挥的台北交响乐团,邵恩指挥的台北市立国乐团,Samuel Bachli指挥的 Westfalen 新爱乐,Pannonische 奧地利爱乐乐团, Stefan Malzew指挥的新布兰登堡交响乐团,Jurjen Hempel 指挥的荷兰Metropole管弦乐团(由Guus Janssen所作的世界第一次结合笙和爵士乐团的协奏曲)等。

吴巍也和众多室内乐团合作,其中有德国现代室內乐团, 荷兰现代室內乐团、荷兰阿姆斯特丹新音乐团、柏林室内新音乐乐团、卢森堡小交响乐团、葡萄牙Utopica管弦乐团、維也納二十世纪室內乐团、比利时 Het Collectief乐团、美国混音(Cross Sound)小交响乐团等。

吴巍也在众多重要国际音乐节中演奏,如柏林音乐节、慕尼黑双年展、多瑙爱心根音乐节、爱丁堡音乐节、 慕尼黑音乐万岁音乐节、华沙之秋音乐节、澳门国际音乐节、三得利音乐基金会2009年东京夏日音乐会、匈牙利Bartók艺术节、三年ㄧ次的科隆音乐艺术节、荷兰艺术节、荷兰新音乐日、2009上海电子音乐节、马赛音乐节、德勒斯登音乐节、旧金山艺术节等。
此外,在许多重要的爵士音乐盛典上演奏,并和享誉国际的音乐家如 Peter Kowald、 Gunter Baby Sommer、 Matthias Schubert、 Michael Riessler、Howary Levy、Ross Daly等合作。

吴巍演奏的世界首演曲目已超过150首(十首笙和管弦乐团协奏曲),曾演奏过約翰·凱吉 John Cage 、陈银淑 Unsuk Chin、细川俊夫 Toshio Hosokawa、Joerg Widmann、 Guus Janssen、 Enjott schneider、 Helmut Zapf 、 谭盾、陳其钢、 郭文景、陈怡、瞿晓松、周龙、许舒雅、陈 晓 勇、 钟耀光、秦文琛、贾国平、黄若 、董昭民、钟 启 荣 、王琳等作曲家的作品。

吴巍以ㄧ笙作曲家的身份,荣获法国洛約蒙基金、德国萨克森州文化创作基金、慕尼黑音乐万岁委约创作奖金、 芝加哥Sloght基金、 巴黎玛拉考夫剧院委约创作奖金和漢堡汉莎文化基金。他也是莫札特协会克姆尼茨埃塞別墅(Villa Esche of Chemnitz Mozart Society)、 巴黎Montbelizrd剧院、 汉堡汉莎文化中心,以及纽约 Civitella Ranieri基金会的驻馆艺术家。

吴巍的音乐已录制成CD和DVD发行。 如TDK唱片公司2000年出版的DVD「律动与舞 (Rhythm and Dance)」,这是吴巍和 长野健 Kent Nagano指挥的柏林爱乐管弦乐团的合作; Wergo唱片公司2009年出版的「沈默是唯一的音乐 (Silence is the only music)」、法国经典電台 (Signature Radio France) 2009年出版的「冰山 (Iceberg)」等。

个人网站 www.wuweimusic.com

德国“世界音乐獎”最高奖「Global Root」获奖贺词摘录:“吴巍高超的笙演奏技艺另人惊叹, 他对音乐新领域的探索永无止境, 他与不同风格和不同方向的音乐家的合作无约束无边界, 他的作曲和即兴才能令人信服, 他的舞台表现力引人入胜…… “

http://www.shcnmw.com/index.php/en/musician/2012musiciansainkho.html (EN)

The 2009 Shanghai International Electroacoustic Music Week

mw
From Monday October 19, 2009 to Friday, October 23, 2009, the Shanghai Conservatory of Music, in partnership with its Music Engineering Department will present the 2009[2nd] Shanghai International Electroacoustic Music Week. This Music Week is co-organized by PRISMA, Oriental Digital Media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enter and Electroacoustic Music Laboratory of the Shanghai Conservatory of Music; sponsored by the Shanghai Cultural Development Foundation, Shanghai Municipal Education Commission and the Consulate General of the Kingdom of the Netherlands in Shanghai.

The 2009[2nd] Shanghai International Electroacoustic Music Week keeps the good tradition and same scale as the Music Week last time in 2006. The Music Week this year includes 4 thematic concerts, 4 academic exchange concerts , more than 10 series of workshops , 6 lectures and a 3-day international seminar. During this Music Week, the special guest, PRISMA Association will arrange for scholars from different countries to give lectures or workshops on electro-acoustic music in Shanghai. The musicians and artists from USA, Netherlands, and Germany, Hong Kong etc. as well as the teachers and students from the Shanghai Conservatory of Music, the Central Conservatory of Music, the China Conservatory of Music and the Wuhan Conservatory of Music etc. will also be invited to participate in those academic activities.

The 2009 Shanghai International Electroacoustic Music Week is aimed to create the most internationalized and pioneering stage in electroacoustic music area so that the latest electroacoustic music works can be presented to the whole world from the China’s most cosmopolitan city, Shanghai. Meanwhile, the Music Week hopes to provide the Chinese composers and new-generation composers with a platform to present their own works.
artists:
1 LEE Wing-wing (Li Yongrong)
2 Liu Jian
3 LI Jia
4 Weiyi Dai
5 Wang Jue
6 Xu Zhibo
7 Yangyang
8 Orjan Sandred
9 Mikael Laurson
10 Mika Kuuskankare
11 Johnnanes Krets
12 Jean Francois Charles
13 Jacopo Baboni Schiling
14 HANS TUTSCHKU
15 Carlos Caries
16 Neil B. Rolnick
17 Martijn Tellinga
18 Marianne Dekker
19 Kees Tazelaar
20 Christina Viola Oorebeek

contact information is as follows:

Address: Music Engineering Department, Shanghai Conservatory of Music,

No.20, Fen Yang Rd, 200031 Shanghai, P.R. China

Tel/Fax: +86-21-64318542,64312157

Email: [email protected] This e-mail address is being protected from spambots. You need JavaScript enabled to view it
Postcode :200031

http://www.emusicfestival.cn/

米嘈Don't Noise tour

Foshan poster on 24th Aug
artists:
Astro/Hiroshi Hasegawa
Dickson Dee
Kouhei Matsunaga
Rashad Becker

organized by Noise Asia
enquiry:info(at)noiseasia.com

date & venue
23rd Aug Videotage (Hong Kong)
24th Aug Ninliho Gallery (Foshan)
25th Aug Ping Pong (Guangzhou)
26th Aug Dawang Culture Highland (Shenzhen)
28th Aug Chinalivebar (Shanghai)
29th Aug 2kolegas (Beijing)

Astro/Hiroshi Hasegawa:

  Astro是Hiroshi Hasegawa的獨奏計劃。他是日本最出名的噪音團體C.C.
C.C。的成員。Hiroshi Hasegawa生於1963年,從人聲和鼓開始自己的即興生涯,1990年組建了C.C.C.C。這個大音量和身體表演結合的世界級超級噪音團體。 1993年起他用合成器開始了自己的獨奏生涯,和Yamazaki Maso, kawabata Makoto, Keiji Haino, Seiichi Yamamoto, Masaya Nakahara, Reiko.A, KK Null, Damo Suzuki 一起表演,在全世界各地超過50個出版

www2.odn.ne.jp/astro
www.myspace.com/astrojp

Dickson Dee:
李勁松(Dickson Dee)–音樂監製、作曲家、聲音藝術家、廠牌創辦人、策展人、演出組織者。從事音樂事業超過20年–從事過實驗音樂的唱片發行和代理、音樂創作、出版、媒介宣傳、演出組織等工作–創辦了“亞洲傳聲”這間在華人地區實驗音樂界舉足輕重的唱片公司–對華人地區的實驗音樂場景有著非常大的貢獻。

  他的音樂風格多樣–從Avant-garde到具象、新古典到工業噪音、跳舞音樂或電聲民族爵士等。李勁松擁有多個創作代號–並與不同的音樂家組成樂隊或組合。例如DJ Dee用以創作實驗電子–Li Chin Sung則專注具象和Avant-garde–PNF則是專為創作工業噪音而設–最新的Khoomi Sound Machine–則是他開始電聲民族爵士的嘗試的又一新代號–在這隊融合了蒙古長調、自由爵士和實驗電子的樂團裡–李勁松負責電子原音、采樣、唱盤等聲響的設計。
www.myspace.com/dicksondee
www.dicksondee.com/blog

Kouhei Matsunaga
成長在日本大阪,1992年開始實驗音樂之旅,和Merzbow, John Watermann, Asmus Tietchens, Rudolf Eb.er, Anla Courtis, Greg Davis, Frans de Waard, Lesser等樂手一起合作 ,他是

  Mille Plateaux,Tigerbeat6,WordSound等重要電子樂廠牌旗下藝人,曾經出現在Electric Ladyland,Modulation & Transformation 等重要選集中……

www.myspace.com/kouhei_koyxen

Rashad Becker:
來自德國柏林的聲響工程師。
www.discogs.com/artist/Rashad+Becker
他擔當製作的知名專集有:
Masami Akita(秋田昌美) & Russell Haswell – Satanstornade》(2002)
《Schneider TM – Škoda Mluvit》 (2006)
《Alva Noto— Unitxt》(2008)
《Popol Vuh – Nachts: Schnee / Aguirre I》(2008)
《Russell Haswell – Second Live Salvage》(2008)
《Hecker – Acid In The Style Of David Tudor》(2009)
同時,他與Monolake、Jamie Lidell、Vladislav Delay等藝人有著長期的合作關係 。

Ensemble Link Together China tour

pFS
 

Foshan poster designed by Kenbo 

Musiker:                                                      音乐家
Lucas Niggli – Drum                                     陆卡斯· 尼格里 – 爵士鼓
Volker Schlott – Saxophon                            福尔克尔· 施洛特 –  萨克斯
Henning Schmiedt – Piano                            翰宁· 史密特 – 钢琴
Wu Wei – Sheng, Erhu, Matouqin, Voice        吴巍  – 笙, 二胡, 马头琴, 人声
Gert Anklam –  Bariton Saxphon                   盖尔特·昻克朗– 低音萨克斯
Ulrich Moritz – Percussion                             乌瑞西·莫瑞茨 – 打击乐
Raquele Magalhaes – Flute                            拉克玉乐·马伽拉思 – 长笛
Dickson Dee – Electronic                              李劲松 – 电子音乐

Sep 21 2007 8:00P
grandt theater,Gaoyou gaoyou, Jiangsu
Sep 22 2007 3:00P
shanghai shanghai,
Sep 23 2007 8:00P
Concert Hall ,Najing Art Acedemie nanjing,
Sep 26 2007 8:00P
Fushan Guangdong
Sep 28 2007 8:00P
798 Factory,Beijing Beijing

http://www.myspace.com/ensemblelinktogether

 

大声展特别活动

gilsh 

海报设计:冯昊

多媒体即兴现场
——来自科隆的跨媒体即兴表演组织Frishzelle/early winds(先风)

时间:8月4日晚9时
地点:Club 4live(建国中路8号近思南路重庆路)
www.4liveunderground.com/

咨询电话:13917501981
Email:[email protected]

Frishzelle
Frishzelle是一个以德国科隆为基地活动的音乐组织,成立于2000年,致力于跨媒体即兴表演艺术的试验与创作。此次参与大声展的成员,包括两位发起人(电子音乐家Sven
Hahne、长号手Matthias Muche)和长期合作的艺术家、音乐家。他们组成5人组合Nanoschlaf(Nano
Sleep)和2人组合Earweego。前者是以视频、乐器、电子的结合和实时处理,将即兴音乐传统和数字技术融合为一体的视听经验。Earweego 则是以电子方式,寻找声像艺术间最巧妙的相互作用,在即兴表演过程中,他们驾驭感性和理性,生成不可预知的声像景观。7位成员都是跨界高手,活跃在不同的 音乐、艺术领域,在学院背景、电子骇客、欧洲自由即兴、数字编程等等复杂背景下,这两个组合之间的更多组合、与中国音乐家的相遇,将使”未知”和”即兴” 达到最大可能。除了参加大声展上海和北京的特别表演之外,他们还会在北京展开3天的工作坊,和本地同好一起分享改装电子设备和数字编程的乐趣。
已经或将要和他们合作的中国音乐家包括:巫娜(古琴)、8GG(多媒体)、颜峻(人声、电子)、FM3·张荐(乐器)、White(吉他、电子)、张安定(合成器、笔记本)、杨二(笔记本)、李铁桥(萨克斯)、Gogo(多媒体)……

艺术家名单:
斯芬·哈纳(Sven Hahne):声音编程
马提亚斯·穆赫(Matthias Muche):长号
菲力普·佐贝克(Philip Zoubek):加料钢琴(预制钢琴)
克里斯蒂安·托默(Christian Thomé):电子、鼓
迈克尔·迪斯(Michael Thies):视频
艾科·何(Echo Ho):笔记本、电子、视频
韩纳斯·赫尔兹(Hannes Hoelzl):笔记本、电路、声音编程

网站:
http://www.zeitkunst.eu/frischzelle/
www.earweego.net
www.matthiasmuche.com
www.svenhahne.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