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signed by Pei@altscape
Category: Music
來自Tuva 的Yat-Kha 新專集Recovery資料
大部份改編作品也是我的all time favourite!!期待收到CD,6月31日出版.
Albert Kuvezin Kyzyl 領隊,主唱和結他
Radik singts wth the IGIL
Moscow, August 2004. Albert Kuvezin has just checked into a hotel having spent 24 hours on a train from Budapest as the result of having been forcibly deported from Hungary along with the rest of his band. Their passports had been stolen from the dressing room of the gig the previous day. Their plea for help from the Russian Embassy resulted in them being frog-marched to the railway station and sent home. Before he can relax he receives a phone call from his co-singer Radik Tiuliush telling him that he has had enough of the rigours of travelling backwards and forwards from Tuva (a 3-day journey just to get to Moscow before an international flight takes them to start a tour). There are only 2 days to find new passports and a new singer before they are due to begin a US tour. This proves impossible and Albert retreats to Kazyl where he is immediately hassled by mobsters and corrupt government officials. He then crashes his car and ends up in hospital.
Whilst convalescing Albert ponders his band’s future and listens to his record collection. Having spent many years being persecuted under the Soviets for listening to and playing rock’n roll he contemplates the long journey that his love of both Tuvan Folk Music and Western Rock has resulted in. He had toured the world many times playing at some of the great festivals such as Glastonbury, Roskilde, Bloomington, Monterey, Transmusicale, and Sziget. He had played hundreds of club shows and listened to and met some great bands along the way. Bands like his thrash heroes Slayer and folk heroes such as the Chieftains and contemporary artists such as Billy Bragg and many more.
And now Yat-Kha was due to travel to London in October 2004 to record a new album that Albert had been busy writing earlier in the year. As he lay there with music from all around the world blaring out from his newly- acquired PA system Albert decided that he would commit his musical and spiritual journey to tape instead of his new songs. His new album would reflect how music took him from one of the world’s more remote regions to international recognition. Remote, yes, yet central enough to pick up the currents of international music, even if the international music scene was not yet hip to the growling waves coming from Tuva. He would revitalise himself by re- engaging with his loves of country, blues, rock and just all things music. Although he was due to self-produce his new album Albert made a last minute phone call to the legendary world music producer Ben Mandelson who immediately made time to take over production duties. Justin Adams, producer of Tinariwen, joins him on a couple of tracks.
The band began by jamming many of Albert’s favourite tunes and from this came the new album reCOVERy
This is what Albert has to say about the album.
“ The influence of rock on my music and life is obvious but anyway I’ll try to explain a bit more why I have chosen these songs for the covers album. Actually they are relatively to what I try to do for long time since I began to mix Tuvan music and my singing with Western rock.
1. When The Levee Breaks (Led Zeppelin). It is just on of my favourite band of the all time and I wanted to record more of them though who can compare with them even today?
2. Man Machine (Kraftwerk). Remember that time? They were very fresh and unusual between the dominance of rock and punk. Plus very progressive. It is about our relationship with machine world. Almost Folkloric.
3. Ramblin’ Man (Hank Williams). I don¹t like when there is too much text in songs but this one is just about my self and my brothers – musicians. It is very close to our souls and spirit of freedom. Actually we are all the travellers on this planet.
4. In-A-Gadda-Da-Vida (Iron Butterfly). Great song because it is simple I respect talented simplicity. Good voice and a guitar riff which always make me interested as a guitarist my self.
5. Love Will Tear Us Apart (Joy Division). This band wasn¹t well known in Russia but some band made big name and good career during USSR time copying and imitating the likes of JD. I like the mood and guess our manager Jim likes them very much.
6. Her Eyes Are A Blue Million Miles (Captain Beefheart). Of course, 20 years ago I didn¹t know about this man but when got listen it for the first time I thought that it could be me if I was born in USA at that time. But luckily I live in Siberia and like to say: ³Hello! ² back to those
funny days.
7. A Song About A Giraffe (Vladimir Vysotskiy). The cult figure of Soviet Culture. The actor, poet, and singer he died in 1989 but is still very popular in Russia. His songs are full of sarcasm and humour. They are about the defects of human society and full of love and pain when about native
land. This song is just one of hundreds he wrote.
8. Orgasmatron (Motorhead). I always liked music full of energy. Years ago I liked such kind of lyrics and wrote such my self. Also this is good possibility to remind to politicians who they are.
9. WillYou Go, Lassie, Go? ( Mc Peake Family ) When I played with the great Chieftains I began to like Irish music and found some similarity with some Siberian people¹s music.
10. Toccata (Paul Mauriat).When I was little boy this melody by the French composer and conductor was played by his orchestra on Soviet t.v. and radio every Sunday and that gave us a very clear and nice holiday emotion for the whole day. This is a kind of connection to that happy time.
11. Black Magic Woman (Carlos Santana version). One more my favourite artist. This song is somehow connected to Siberian black shaman women whom I like very much.
12. Exodus (Bob Marley). Again, I love freedom and independence which are also possible through the movement and travels. I love to read about historical peoples movements. Plus I like Bob and reggae.
13. PlayWith Fire (Rolling Stones). I never liked very much RS and even less The Beatles. In this song I got good motion that gave me feeling to play such riff in the style what I like.
14. The Song of Mergen (Alexei Tchyrgal-ool). The composer Alexei Baktaevitch Tchyrgal is a great of Tuvan Symphonic music but he also wrote a number of nice songs for different ensembles and bands I am lucky enough to have been working with him and living in his neighbourhood. This song was written for the first movie about Tuva ³People of Blue Rivers.²
Albert Kuvezin Kyzyl , Tuva Feb 2005
24号深大有一场“深圳实验音乐周”演出
兩篇张楚的舊文章
什么样的智慧
—-张楚访谈录
“张楚,笑啊!装出幸灾乐祸的样子!”
张楚又一次用样带从唱片公司老板手中换来一叠钞票,有些不知所措地在那儿数着。他听到摄象机后人们急切的提示,但脸上仍弥漫着大惑不解的神情……不过,这次他总算是想通了:脸上突然绽开了天真烂漫的笑容,象是孩子得到了渴望已久的玩具。在大人们的夸奖叫好声中,那首《卑鄙小人》仍和烟幕一起飘着──在一个阴雨的秋日,北京珠市口的一幢废楼里,张楚和剧组完成了这首新歌MTV的摄制工作。
“这是首自责的歌。”张楚说。他在MTV中扮演一个用样带从唱片公司骗钱的歌手。“他得了钱,但还是不高兴,因为他觉得出卖了自己的纯洁。”同时,他一个正直的朋友(由一身“保尔”穿着的周韧扮演)也在一边谴责他。此外,剧中人还包括一对无所事事但仍十分快乐的情侣和一个爱用手电筒探寻好奇的孩童般的人物。有趣的是,张楚把两位老板(由染了头发粘了胡须架了眼镜的“地下婴儿”哥儿俩扮演)设计成了热爱音乐的人。他们将样带拿到摆满各式仪器的实验台上“分析”,不料拍摄这一镜头时,由于道具装药过多,把“老板”和摄制组炸了个人仰马翻……在众人的忙碌中,张楚就象局外人一样东张西望或是出会儿神,只在拍摄间隙听从指挥,摆好姿势,拿块水果什么的笑容可掬着让闪光灯一阵乱舞。这天,他学会了用气罐喷火,于是便喷个不停,其乐融融。
剧情的收尾,自然是张楚早年习惯的“出走”:他带领好友和情侣驾车离去──这是个颇具象征意义的选择。当一辆黑色伏尔加载着这伙奇特的乘客于子夜二时飞驰在西客站前灯火辉煌的地下通道中时,人们才复想起,作为1997年乐坛最重要的专辑之一,张楚新专辑《造飞机的工厂》之发行已如箭在弦上。
其实,张楚动荡的生活早已远去,而除了新专辑的推出,97年他的又一大事便是结婚(这一消息早已被关心他人生活的媒体宣布过)。新专辑中确实有首叫《结婚》的歌──它其实是张楚十年前最早的作品《太阳车》,只是少了一句“那个天边独行的旅人,行囊里还存有醉了的梦想。”耐人寻味的是,张楚竟然碰巧忘了这局歌词,几经提醒才才恍然想起。“挺巧的,”他说,“真没故意去删。”《结婚》对他来说,有在情感方面告一段落的意思。“现在写爱情好象没法写出首歌,就把原来特别向往爱情时写的这首再唱一遍,情绪肯定会不一样。”
从上张专辑推出后,张楚就和女友生活在一起,因此生活状态总会有些变化。一方面他与朋友相聚和夜不归家的机会少了,而另一方面他又特别热爱家庭生活。“它是一种最基本的生活状态,直接关系到个人生活。家庭与自我在其中的位置,还有我对它的理解,于我而言都是至关重要的。”
张楚近年来一年中差不多有半年是独自在家的──他不再飘泊,却仍有一种孤独感。“但我觉得这种孤独是比较好的……以前飘泊时,人在走,东西在变,感觉也在变,这种变化是正常的。而现在人很稳定了,但幻觉在变,思想在变。……最近几年的生活中有种特别的感觉,那就是我甚至分不清现实与虚幻了。人可能有只幻觉的眼睛……可能从小就这样,读书会产生幻觉,把文字看成画面……。我为这种感觉特别痛苦,有时为辨别真假需要情感,而情感本身有时又是虚幻的。”新专辑中,《吃苹果》就代表了这种感觉。
“它体现了一种精神恍惚,而且是挺高兴的恍惚。”对此,张楚唯一的解决办法是依靠小时所受的一些基本教育。“比如,眼睛是眼睛,要做眼保健操;耳朵和美没关系……小时受的教育是正常的,挺有效,能帮我找到真实。在社会里,就会接受社会资讯,长期看书看电视,就会觉得人的眼睛是关于漂亮的──总是被这些所影响。在古典、现代和后现代小说中,对桌子的理解作者都有各自的,甚至是矛盾的概念,而小时的教育是,它是给人用的。有时我会出于偏爱去理解一种事物,所以思维恍惚……我想回到小时‘桌子’的概念。”
近两年,张楚的另一种思维状态是自闭。“有段时间,自闭到分不清宗教和迷信。觉得自己不能承担很多责任,追求完美而不能如愿,彻底挫败,然后就开始自闭—自己都觉得自己不完美,于是放弃与自己交流,用别人的语气来指责自己。人自闭后总要进入宗教或迷信的状态,如果他是特完整的自闭,很自我,那就是宗教的,如果还有怀疑,那就是迷信的。我就介于两者之间。”
恍惚的感知和自闭的思维,或许与张楚在创作中对现实的疏离是相关的。“仍然在注意别人,但理解力已经下降,没那么透彻了。人大了以后常常不是真的理解……这可能与我太爱家庭生活,不爱和朋友呆在一块儿有关。”张楚承认新专辑在思想性方面较上张专辑有所减弱。“我已经丧失了对一种东西特别的热爱。上张专辑有对现实的关注、热爱和自我的折磨,从所谓思想性角度提供出来,而这张什么也没提供。因为我对现实喜欢的角度已经没有了,只能回到自己的内心,提供出自己比较纯朴,比较孩子气的单纯的一面,或是象《老张》和《混》那样把自己的生活作一个简单的描述。只能做到这一点。”
其实,单纯的特质一直在张楚内心存在着。“只是要去面对世界里特别现实的东西,比如因为喜欢音乐而做音乐,但为了生活又要追求成功,为了成功而要放弃喜欢音乐的一部分初衷。喜欢音乐是很单纯的,但为了成功需要技巧来弥补或掩盖什么。”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张楚认为自己“自然的”、“小孩恶作剧式的野性成分”太多了,所以才“不幸地拥有理性”,要赋予自己特多的理性才能把自己控制住。
近年,张楚对这种本源的单纯的需要在增长。“特别年轻的时候贪婪地吸收资讯、教育及美好的东西,不喜欢的也要用思辩去理解它,后来这种东西造成了特多混乱……现在开始热衷于了解自己,了解人是怎么样的。”张楚说,“在大学时有很多很好的朋友,关注生活、现实和未来,后来一个人时就开始面对问题。那时特单纯,大了以后一些事需要成熟的理解力,但我缺乏这种理解力,我采用的办法就是身体的本能。”
这时,张楚对音乐的理解也发生了转变。“以前理解摇滚乐,带着一种挺理念的概念。自己长大了以后,对音乐的认识渐渐放弃了理念,用自己身体的本能—不是头听到音乐,而是身体听到音乐后产生的情感。这种激情,自然和自由,是音乐里真实的概念,去掉了摇滚乐与别的音乐区分的概念。”
在这些前提下,理所当然地,张楚认为新专辑给他唯一的感觉就是更直白,更多地放弃了思想与方法的影响。“也许有些话说得很笨,那就笨吧,可能我应该笨点儿才对。”在新专辑中,描述一个简单动作的《跳》便是首极尽单纯的歌,而《混》则是首“透明到极点”的歌—“把自己特别傻的东西全流露出来了。”张楚认为,这种自然流露的东西越来越多了,因为生活中这些正是最美好,最纯洁的。专辑同名曲《造飞机的工厂》是张楚把与情绪有关的事用想象力写成的故事。“‘飞向月亮’代表一种更强大更进步的梦想,但其中也会有金钱的事,还会有小孩和马儿一样用好奇心去看着这一切。最后,梦想并未实现,引发了主人公内心另一些痛苦的事,他碰巧输了牌又被凳子绊倒,肉体又疼心灵又疼……这仅仅是个故事,没有任何含义。”值得注意的是,这首歌中的“马儿”,是张楚追索孩童之心的又一体现。他认为,成人有自己的生活态度,有自己的各种理解,而儿童很接近于动物,它被成人世界关住之后,就把动物的本能丧失掉了,变成了一个“象人一样盲目的人”—这也正是《动物园》中的隐义。
事实上,从《造飞机的工厂》和《动物园》来看,无论专辑整体还是部分作品自身都呈现了一种扭曲。张楚认为它在表现上是自我遏制的结果。“这种遏制来自于自闭,它能展示我人性的两方面。一方面是温暖、质朴的一面,如《棉花》、《结婚》,另一方面则是觉得要抛弃,自己无法达到却仍要去释放的一面—既想要放弃自我,责备自己,又不甘心被彻底承认就是这么个人,但又无法用特别正常的、自信的方法表现‘我真的不是这么个人’,于是就开始小孩发脾气使坏的那种—互相遏制着。《造飞机的工厂》和《动物园》就属于这一类。”
除了歌词创作外,张楚这张新专辑的音乐也是新颖别致的,比如,其中出现了许多亮耳的电声音色。张楚认为自己的音乐并不是基于民谣和箱琴的。“新专辑的制作人工作主要在后期,前期是我和乐手们自己做的,自由度比较大,而以前或许是被制作所框住了。也许那时的概念就停留在风格要统一上。要说我音乐上有什么弱点,可以说是我不擅长乐队编制的作法。”
“以前我有个想法就一定要那样做出来,后来发觉这样行不通。现在觉得许多想法这样合适那样也合适,就让乐手都做出来,或许他们会提供一个更好的。”不过,他觉得与乐手“没有真正的交流”。“在唱片体制里,唱片公司的介入,出唱片这件事本身会导致一些事必须做成,也会导致一些想法的牺牲,而一些本来做不成的事也做成了。”张楚认为这种行为是“一个不正确的实验,为做一件事而促成的,而非孩子的天性。”
张楚原先想写首歌叫《七种人》,包括一些电视剧音乐在内,描写七种人的生活态度,每段音乐代表一种人。后来没成功,最后完成的歌,是因为其本身是“特别轻松地取得了一个……特没意义的东西”,所以叫《轻取》。
“生活在唱片公司就是这样,”张楚说,“为什么会有那么多垃圾音乐?这种体制会产生象《轻取》这样的歌,而唱片公司会出它。”
张楚自认为在音乐上并不缺想法,只是想法没有以前那么容易实现了。“做起来很累,主要与体力有关,还有就是这些情绪与想法的不能持久。”他承认,在新专辑中有一种衰老的气息。“因为我自己就是这样的。不知从哪天起,我的绝望是不可能再有希望的绝望了。”不过,他对这种绝望是坦然的。“我不知道将来会不会对这种绝望有新的认识理解。一个人从小把一生的愿望、希望得到的东西和情感都用在一个什么上头,没有留任何余地地去做,然后失败了,这个人肯定就绝望了。”
张楚认为《棉花》传达的是一种温暖的感觉。“一个人在找自己的生活,他会觉得很徒劳,一无所获,然后就会被别人的东西所困扰—‘被这些给害了’,但他没有屈服—‘别扯他,你这卑微的习惯’。”张楚有时走在街上突然会有一种泯灭,衰老的感觉,但他又有自己的希望。“其实我一点儿也不老。按正常的说法,我是个大龄青年。”他希望有所改变,从对自己的由许多东西泯灭而生出的对自己的不信任中摆脱出来。“如果还有可能的话,还有几年时间可以找到比较正常的生活,然后在某一方面开始承认自我,那还有可能找到另一个自我,表达一种比较好的音乐。如果不能成功的话,那就全部完结了。年纪再大就没力气再去找了,而且时间越长就越不容易摆脱出来。”
张楚觉得自己对现状有一种依赖性,这使他依靠它去生活,而不愿放弃它。比如,对人们授予他的“诗人”一职,他认为“诗人什么的是小时学了点什么,喜欢……按中学简历就是一种特长。”张楚认为他的这种能力越来越退化了。“特长多了的话可以利用它去生活,但利用它时它实际上在妨碍你去爱什么。”张楚现在宁愿放弃一些狂野的东西,虽然他认为那些对音乐特有帮助。
近来,张楚又突然回到那种无拘无束的生活,比如尝试一支不录唱片的乐队,去酒吧演出,过真正的音乐生活。但在内心深处,张楚认为音乐对他而言并非首要的—他自认为是一个太渴望生活,渴望自我在生活里有个位置的人,渴望自我对生活中答案的理解。“如果我去做一个木匠,觉得它对我很合适,我也会满足。”
胡凌云
11/1997
原载于《音像世界》杂志, 以上文字来自互联网。
孫孟晉:自由噪音之神John Zorn
還真沒想TVB.com.cn會用上這篇文,看來John Zorn在北京,上海,廣州這些大城都有不少fans,希望Painkiller 可以順利來華演出。
英国唱片产业协会就私人非法下载音乐进行起诉
不知道Mofile提取碼形式算不算?
http://ent.sina.com.cn 2005年03月07日22:28 新浪娱乐
新浪娱乐讯 来自英国BBC三月四日的消息,英国唱片产业协会(The British Phonographic Industry,BPI)最近在一起对私人将歌曲放到网上,供人非法下载进行起诉的案件里大获全胜。这是英国唱片产业协会(The British Phonographic Industry,BPI)第一次对个人进行起诉。在这起案件里被起诉的有23名互联网使用者。这23人最后被法庭勒令缴纳总数达50,000英镑(相当于人民币80万元)的罚金。
银屑病怎么治不复发? 专家破解增高之迷!
肝病治疗重大突破 疤痕痤疮难治吗?
10月份,这起案件还没有正式被审理的时候,根据被抓到的IP地址的数目,协会当时公布被告人数有28人。之后他们发现这些人中,有两个人要对其中的四个IP地址负责,所以最终人数变成23人。
这次被英国唱片产业协会(The British Phonographic Industry,BPI)起诉的互联网使用者,来自各行各业,从学生到地方委员。这23人被指控曾把超过9,000首歌曲放到网上,供其他乐迷非法下载。
“这一次的成功证明了我们可以,以后也必将采用法律的手段来对付网上泛滥成灾的非法下载歌曲的局面。”代表英国主流唱片公司权益的英国唱片产业协会(The British Phonographic Industry,BPI)的人告诉记者。
在这场诉讼案之后,英国唱片产业协会(The British Phonographic Industry,BPI)还将对另外31名个人以同样的罪名进行起诉。
唱片产业协会的总顾问杰夫·泰勒(Geoff Taylor)说,“我们这次是痛下决心要将这样的人送上法庭,不管他们用什么样的互联网文件分享方式,我们都要逮到他们。要让他们付钱来弥补这些被他们侵犯了权利的唱片公司及音乐人的损失。”
日前被罚款50,000英镑的23人中,有17名男性,6名女性,年龄从22岁到58岁不等。除了罚钱以外他们也被勒令在法庭上签下保证书,保证以后绝对不再犯同样的罪行。
这23人平均每人要缴纳2,200英镑的罚款,相当于3万5千人民币。其中被罚款最多的一个人要缴纳45,000英镑,相当于7万人民币。
23人中有15人是在非常流行的Kazaa个人到个人(peer-to-peer)网络文件分享网站上提供歌曲供人非法下载的。其余有4人参加的是Imesh网络文件分享网站,有一人使用的是WinMix网站,有一人使用BearShare。
英国唱片产业协会(The British Phonographic Industry,BPI)的人告诉记者,这次被定罪的人中,有很多父母都不得不替他们的孩子缴纳这笔罚金。“很多父母在知道这件事后都大吃一惊,表示对此一无所知。”
协会的人还说自唱片行业的人士对互联网非法下载表示要严厉打击之后,很多相当流行的互联网文件互享网站的生意都一落千丈,平均跌了45%的光顾率。像非常流行的Kazaa个人到个人网络文件分享网站最风光的时候已经过去了,它在03年4 月份的时候曾达到过一个使用的高峰期。
网上合法的下载途径,像苹果的ITune,跟曾经非法,现在已经变成合法付费的歌曲下载网站Napster的相继出现都对帮助改善非法下载音乐问题起了很大帮助。
英国唱片产业协会说他们目前还在跟其他三个网络非法下载歌曲的网站做协调,如果不能达成一致的看法,他们也将把这三个网站送上法庭。
协会的总顾问杰夫·泰勒(Geoff Taylor)还说,“我们不想把人一个个都送上法庭,所以在做之前,我们会给它们一个先跟我们协调谈条件的机会。如果不行,我们就只能采取必要的措施。”
02年美国的一项由哈佛大学与北卡罗兰那大学的学者联合做的调查指出,网络下载歌曲对唱片的销售量没有直接的影响。但是去年年底,宾州大学对412名学生购买唱片的习惯的研究结果却得出了一个不同的结论。研究指出,如果可以在网上非法下载歌曲的话,平均一名学生购买唱片的钱数会从126美元降低到100美元。研究还指出一项有趣的发现,几乎三份之一的学生表示他们会花钱购买一些摇滚乐队的唱片,因为他们发现那些唱片以后他们都不容易听厌,而对像小甜甜布兰尼·斯比尔斯(Britney Spears)这样的流行偶像,80%的人都表示他们以前买的她的唱片,现在已经实在不能再听了,像这样的音乐如果可以下载他们以后就会采用下载的方式。
美国电影工业协会(The Motion Picture Association of America,MPAA)去年年底也表示要对把电影非法放到网上供人下载的个人进行起诉,每一部电影他们要求最多可能达到30,000美金的罚金,相当于人民币24万元。骆小婷/文
來自香的獨立樂隊Sensation推出他們自資的首張專輯
踏入05年,Sensation推出他們自資的首張專輯,專輯內收錄11首來自樂隊不同時期的作品,內容全是圍繞身邊所發生及他們對某些事情的看法與感覺,包括親情、友情、愛情、環保意識….等等。大碟已於3月26號推出。有興趣的去買一張來聽。
Sensation於1996年組成,其名解作〔感覺〕,音樂風格為予人較易接受的流行搖滾。曾經過數次陣容變動,由當初的 5 名成員直至現今 4 名,現存成員包括﹕主音嘉樂,結他阿成,低音結他嘉倫以及鼓手阿浩。樂隊組成後曾分別先後進入96及97年度嘉仕伯音樂節總決賽,其間亦參與多個大小型現場演出。雖然成員們各來自不同職業,工作時間亦有所不同,但仍然能憑著對音樂的熱誠而互相遷就,堅持著樂隊本身的音樂和創作。直到現在仍保持活躍於不同場地的演出。
我的powerbook G4就是來自鼓手阿浩的,在這裏再次感謝他!
:太多的偏执狂:Toutoring Nurse LIVE!
我也在現場以PNF名義參加了演出還有王凡.我想器材太遲運到對TN有很大影,完全沒有時間排練,就算5分鐘也好.不過TN己做到位了,另一問題是PA,這是家常問題了.
太多的偏执狂:Toutoring Nurse LIVE!
作者:彦彦 完成于2004年10月8日
在写,〈看哪,那一群疯人〉时,我曾经问过Toutoring Nurse的吉他手Isuzu一个问题:“这是你们的第一次演出,你会感到紧张么?”他很自信的告诉我:“不会,因为我们的演出会让你感到紧张。”这是一个倔强得略带些挑衅的回答,但也正是我所期待的答案。
当我抵达莫干山路50号的演出现场时,第一个出来迎接我的依然是Junky,他对我说的第一句话是“我们的设备还没有到”而当时已经是下午6时了……Isuzu与乐队的新贝司手小神坐在一个标有“上海集”的标识牌下的台阶上。在他们身后的玻璃橱窗内悬挂的是几个被绒线包裹起来的人体模型,他们别无二致的被创作者抹去了嘴脸,模糊了身形与性别;他们被高高的悬挂在半空,披戴着女人的装饰,却激发不出任何思春的欲望。在这样粗制滥造、缺乏想象力的“艺术品”下,Isuzu两眼直直的盯着前方,嘴里哼着sonic youth;而小神则戴着耳机,里面播放的是当红台湾组合S•H•E,事实上是她显得很腼腆,偶尔会向Isuzu抱怨说自己饿了,再要么围着空荡荡的舞台兜着圈子,狠狠的将还剩下大半的烟头砸在地上。那是一个并不熟练的丢烟头动作,甚至还充满着莫名其妙的机械,更要命的是,往往在那一瞬间,她还会露出一副恶狠狠的样子来。那么,在我看来,他们都很紧张……
作为上海集艺术展的一部分,留给toutoring nurse表演的舞台只是一个不足7平方米的露天水泥平台,换句话说,加上演出所必备的设备,乐队的四名成员必须得搂抱在一起才有足够的空间进行表演。前卫音乐一半音乐、一半表演,而这样一个狭小的空间显然会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乐队的发挥。作为一场免费的演出,它又正好与噪音音乐中的自由元素作了一次怪诞的对应:free is free这是个有趣的逻辑推理,自由即免费,自由就是免费……这是一个很苦的概念其实,就像Junky在静下来时不经意间所感叹的:有时候我会和你有一样的想法,文艺真的是放狗屁的东西……
演出是由键盘与吉他胶合出急促而锐利的呼啸声中开始的,女主唱的尖叫随后便进入了噪声墙中。她是由一组无序而思绪紊乱的辞藻构成,再从她那被胶带密封的严严实实的嘴中喷吐而出。由尖叫组合而成的“失语”是一个可以被任意置换和误解的概念,但不论这个概念变化出怎样一种扭曲的景象,却终究逃脱不掉抑制与释放的循环。如果说女人的尖叫是一种表达,那么宛君连续毫不间断的尖叫则代表了控诉:她总隐隐暗含着某种精神上的悲观与无助,像一条绝望无比却又永不停歇的河流,顺延着情绪失控的方向,直至抵达死亡的港湾。这样的声音已经脱离了女性柔和、温暖的声线,也不属于抑制后情绪低落的倾诉或是发泄的范畴。她更像是一堆由丧失了黑白色调的笔画所组成的咒符,奔跑着被抛洒在舞台的四周。她或者在一个狭小的空间内跳跃着鬼哭狼嚎,又或者声嘶力竭的在原地深蹲与站立,一刻不停……
前卫艺术的共通之处在于它们不拘泥于形式、不媚俗于需求,看见自己并且只看得见自己。这是一种极端自陶的状态,而吉他Isuzu的表演无疑是满足这些特点的。大多数时间,他都在与自己身后的音箱进行着最为直接的对话。这是一个危险的讯号,对于整支乐队而言,Isuzu下意识的脱离的群体而进入到了一个自我幻臆的空间。他或者在机器碾过沙石般的键盘效果中忘形的扭动身体,或者骑在音箱的身上,高昂着额头,露出一副恣意而又扭曲的笑脸。戴着口罩的他更像是个对自己身体产生了浓郁情欲的心理医生,愈是将自己割的深,愈是兴奋的不能自拔。Isuzu,还有音箱,他们就像是一对相互抚摩,同时却又相互伤害的情侣,胶合着发出阵阵疼痛不堪却又欢乐无比的喊叫。讽刺意义的是,Isuzu愈是与乐队离得远,愈是靠近自己,台下的观众(包括笔者本人)就愈是高兴得乐不可支。换句话说,噪音下意识的身体表演在那一刻取代了音乐本身,而成为了第一性的东西;当然,从另外一个层面上讲,正是在那样致极声响的轰炸下,我们才会这样兴致勃勃的去观赏那几个完全脱离了美感的肢体表演……与宛君和Isuzu陷入了自赏的疯癫表演不同,乐队贝司小神则是一个颇为有趣的“现象”。她像一个受到了委屈的邻家女孩,独自停留在一个脚掌大小的舞台一脚,用一种最常规,最正统的方式拨弄着琴弦。换句话说,她也几乎是这个团体中最为正常的一员,她不会喜欢这样被禁锢、被约束的感觉,大多数时间,这个梦想着做上海最“老乱”(上海俚语,意为很厉害、很出色)朋克音乐的她更像一个被那群缠满着胶带、与古怪头套的病人气得精疲力竭的小护士,最终被淹没在了那些弥漫着谵妄情绪的喊叫之中。相映成趣的是,在她身后那张印有“上海集”的宣传画上,几只被刻意表达成为阴茎状的东方明珠正发出了SOS的呼叫……
回到主题上来,喊叫是最没有逻辑性的,它就像一次非理性情感的自然流露,却因为如此而产生了“即兴”的效果。如果说噪音的产生很大程度上源于一次由生理周期而引发的奇思怪想后的结果,那么我更愿意将它理解成为一种孩子游戏的方式,就像是他们随意而分辨不清缘由的需求与哭闹,久而久之便也形成了习惯与风格。如果说Toutoring Nurse的噪音是有风格的话,那么他们的风格就是“压抑”。这是一个脱离了技术定义的词语,甚至还与先锋音乐中天马行空、收放自如的自由感觉偏离的太远。事实上是Toutoring Nurse的音乐非但不自由,反而还充满着封闭、自罚,和禁锢的疯癫感觉,一种扑向末日般的失控感,但却像极了乐队键盘Junky本人:一个善良的有些脆弱,同时却又紧张异常的上海男孩。作为乐队的核心之一,Junky太想在音乐中保持一种清醒与昭然的旁观者角色,却无意识地进入到了混沌与迷失的在场状态。争吵,与自己音乐背后的灵魂口舌,莫名的恐惧在生活的盲区和混乱的情欲之间徘徊不前,从而让这种自罚的赎罪感超越了理性的演奏模式而支配了音符。紧张,Junky的紧张是一种形式透彻与思想混乱的矛盾,这在他所有放肆的喊叫中得到了某种潜意识的暗示:可怜的键盘被他并不粗壮的手臂摇动得东倒西歪,喊叫则是随机而饱含着自弃情感的,他沙哑,拖沓,狂欢,同时却又疲惫不堪……
所以当Toutoring Nurse的第一次演出以这样一种持续而爆裂的方式从开始直到结束,丝毫没有放松,我是一点也不奇怪的。你可以说,他们的音乐因为过余的紧张而丧失了高潮的感觉;你同样可以说,他们的音乐因为只有高潮,而体现不出底谷的变化。作为噪音音乐而言,Toutoring Nurse的音乐或许还需要学会控制与变化;但作为噪音情感而言,Toutoring Nurse的音乐是最真实的。
[后记]:
这是Toutoring Nurse的第一次公开演出,比之几天后的第二次演出中引来警车、逼迫着演出组织者两次上来喊停的表现而言,它显得孤单了一点,并且在演出进行中还让近百名猎奇者捂着耳朵落荒而逃,而让舞台显得愈发的空荡。
孤零零的观众,孤零零的表演,“第一次”总难免充满着尴尬的酸甜苦辣。但作为一支走吉他噪音风格的中国乐队而言,能够将这样一场演出完整的进行完毕,并且未受到任何人身攻击,这本身就是一个胜利。
一些文章
1.当符号崩解——Death In June编年史(上)作者: 胡凌云 / Dig For Fire
2.当疯狂的是女性——记挪威实验音乐家Maja Ratkje 作者: lingernw / Dig For Fire
3.崔健——全球化时代的中国杂种 作者: 张晓舟
5.崔健:二十多年来 作者: 王晓峰
6. 張楚:我活着卻不再搖滾
DjDee djing set in Beat Club Shenzhen
“开启秘密基地”电音派对
4月12号适逢南山根据地酒吧3周年,其二楼新开业的跳舞基地(Beat Club)将迎来一次主题为“开启秘密基地”的电音派对,邀请来自香港的DJ DEE现场打碟,并与深圳本土新锐电音组合”weplay”现场合作。
weplay bio
Liman,资深设计师,前“向日葵”乐队贝斯手,深圳音乐界资深搞手,策划组织多场摇滚、电音派对。2005年组建实验电音团体weplay,游离于Indie-ElectrinocAvant-Garde。
ZenLu,2001年组建知觉乐队,担任主唱和节奏吉他,一年后退出,开始独立创作,以实验、噪音、即兴为主。2005年与Liman组建weplay。
Beat Club:深圳市南山区南油大道西海岸大厦一楼
电话0755-26490624 FAX:0755-26490625
日期:2005年4月12日
时间:10:00pm—2:00am
免门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