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高慈敏
「視覺藝術國際策展資源平台」以「策展」做為明確的發展目標與途徑,並劃分為「亞洲策展連結」與「雙語資訊平台建置」二個子平台,分別委由不同的單位規劃與執行。
在國藝會推動的國際藝術網絡七大平台中,針對視覺藝術所打造的「視覺藝術國際策展資源平台」,有二個和其他平台很不一樣的地方。其一是此平台被賦予了一個清楚的主題,在廣泛多元的視覺藝術領域中,選擇以「策展」做為明確的發展目標與途徑。其二,此一平台下劃分為「亞洲策展連結」與「雙語資訊平台建置」二個子平台,並分別委由不同單位規劃與執行。
策展做為國際交流的引介
2014 年起,國藝會研擬了一系列含括各藝術領域的國際藝術網絡發展平台,其中的「視覺藝術國際策展資源平台」,延續過往十多年的策展專案脈絡,進一步思考與探尋如何真正有效地將台灣的藝術家推向國際。策展概念在台灣雖然已經過了二十年,但縱觀台灣藝術家在國際舞台上的努力,仍長期處於單打獨鬥的狀態,難以看到擴散性的效益。也因此,有別於過往以單一藝術家為主體的做法,此平台在規劃時便以策展人為核心,連結機構與機構間的資源和力量,讓策展人可以批次的把台灣藝術家帶出去,或是把國外的藝術家帶進來,促進國內外藝術界的實質交流。
從個人連結到機構連結
萬事俱備,只欠東風。當國藝會的策展平台構想遇上準備好隨時上場的關美館,一拍即合。國藝會接受文化部委託評鑑國內各駐村案時,在關美館看到了他們長期推動的駐館藝術家計畫,經常接待來自世界各國的藝術家,加上關美館曲德益館長本身與東亞良好的國際連結,遂與關美館洽談合作意願。「在談這個計畫時,國藝會很快就知道關美館可以扮演這個角色,而關美館則是一直很想做這件事,我們有硬體空間,但是我們的資源和人員都不夠,這個案子進來給了我們把規模做出來的絕佳機會」關美館教育推廣組組長王德瑜表示。在對的時機點,遇上了理念契合的對象,「視覺藝術國際策展資源平台」就這樣誕生了。
「以前帶藝術家出國多是個人對個人,很難找到大的空間,而這個平台由關美館來做的好處就是,我們是美術館,又是大學,可以直接去對接美術館,再加上這個是國藝會的案子,層級就拉高了」曲德益館長說明,「所以整體全面的來看,這個平台所串連的,是國藝會與國藝會、國家與國家單位間的連結,同時也是美術館與美術館間的直接合作,這樣一來在談事情就比較容易,可以保有自己的主體性,策展人也可以有更多的發揮,有機會跟各國不同的美術館合作,不再只是在替代空間」。
透過這個平台的設計與設立,為臺灣視覺藝術所舖設的下一哩路是,如果駐地計畫是個人的連結,策展平台便是機構的連結。
雙向互惠 的實質交流
台灣樞紐地位的梳理與區域性思維的翻轉
對於亞洲地區之跨文化及現當代藝術有著長期深入觀察的高森信男,經常扮演著東南亞、南亞藝術家與日韓中國間的橋樑。換句話說,日韓中國想找東南亞、南亞藝術家去參展,必須透過高森信男的中介牽線,反之亦然。這樣有別於「台灣錢要花在台灣人身上」的窠臼思維與操作模式,帶給關美館和國藝會莫大的震撼,也引發了「國際交流」究竟為何物的另一番討論。 長期以來,政府對國際交流的思考都僅止於短視的如何把台灣藝術家/策展人送出國去,今年補助、明年就要看到成果,卻缺乏長遠性的視野與大結構的策略佈局,更無法提供藝術家/策展人更多的國際機會。對此,高森信男的做法是:看看別人怎麼做。
《關渡雙年展》自 2008 年開辦,集結亞洲不同國家的策展人與藝術家作品。圖為 2012 年參展藝術家唐‧薩盧貝巴之作品*。
相較於國藝會的策展人培力是針對台灣策展人在台灣或國外辦展,日本交流協會( Japan Foundation )的策展人培力計畫,是補助菲律賓、印尼、泰國、馬來西亞四個國家當地的策展人在當地做計畫。他們在當地進行選拔時,是花錢請日本的重量級策展人到這四個國家,搭配當地的策展人進行工作坊,然後再花錢請選出的四個當地策展人一起到日本去參觀最棒的美術館,最後再給予金費讓他們回到當地做展覽。透過這樣的過程,培養出一批國外親日派的策展人;亦即,其目的不是在培養日本策展人,而是將日本的策展方法與思維模式深植於這些國家。
和台灣一樣國土小、發展歷史短的新加坡,意識到自己不可能一直花錢在歐美做新加坡展,所以他的策略就是要當東南亞的霸主,利用他的經濟與國際溝通優勢,把東南亞整體的藝術研究做好做完整,之後再出國就不會是新加坡單打獨鬥,而是歐美如果要做東南亞特展,都必須透過新加坡。古根漢在 2012 年舉辦的東南亞大展,總策展人就是新加坡人;去年在巴黎里昂的東南亞大展,策展人還是新加坡人。新加坡手中握有的,是整個區域的資源和發言權。
「所以我們要跳脫單一國家的思維,尤其是小國,一定要先思考如何在區域握有發言權,才能進一步思考如何在更高層次去跟別人做資源上的交換」高森信男指出。
事實上,不只亞洲國家爭相插旗,德國的歌德學院,一個歐洲的國家,也在印尼亞加達設置一個總部,補助非德國系的人,去做跟德國文化無關的研究,還出金費讓他們去辦展覽。這個總部用來自德國的教授與田野方法,從事印尼電影史的研究、保存與教育,不僅掌握了所有的田野資料,還獲得了當地人的萬分感謝。「其實當地人本來就想做這件事,但是沒有錢,現在德國願意資助,做完這些東西後,大家都有自己想要的東西,幫了這個國家,也幫了自己,這就是互惠雙贏」高森信男說,「所以,我們必須要做出區域的山頭,若無法做出來就會被邊緣化」。
而做出來的方法絕對不是靠自己單向輸送,而是要透過平台的力量雙向互惠;同樣是為了把台灣藝術家送出去,但如今送出去的方法是交流,站穩台灣自身樞紐與亞太中轉的地位,串連區域合力把餅做大,才是讓台灣藝術家被看見的方法。
台灣當代視覺藝術策展資料的建構
國藝會視覺藝術策展專案補助計畫的網站,已累積了十多年的大量資料,但隨著使用者介面的不斷更新,遂於去年積極研擬網站改版的計畫。在思考新網站的架構與功能時,也思索著如何將此網站打造為一個可以回應國內策展人需求的平台,把過去發生的展覽變成一個供研究人員與新興策展人進行研究與參考的資料庫;而依循著國際藝術網絡的思維,這網站也必須是一個雙語的平台,讓國外的展覽單位可以透過此一平台認識台灣的策展人、看到我們過去發生過的事,協助將國內策展人引介到國際。於是,原本單純的網站改版計畫,便在這樣的思維下逐步發展為一個台灣當代視覺藝術策展資料庫的系統性建構計畫。
一如在亞洲策展連結的推動上,國藝會找到了具有長期國際經驗與觀察的關美館共同合作,在策展資料庫的建置工作上,便邀請經營國內外藝評與藝文新聞資料庫超過二十年的帝門藝術教育基金會來規劃執行。
然而,面對廣大的藝文生態,緊接著必須要回應的問題是:「為什麼是只有這30個人?」或是「除了這30個人以外,台灣真的有那麼多策展人嗎?」對此,黃知宥說明「我們希望這網站不是只針對這30個人建置完畢就結束了,而是以這30人做為示範,透過觀察論壇、客座編輯等機制,引動相關議題的討論,將此打造為一個凝聚台灣策展人討論與互相觀察的專業平台,而非僅為一靜態的資料庫。未來運作成熟後,將開放後台功能,讓所有策展人們都願意來此維護自己的履歷,自行上傳更新資料,包括策展論述、展覽文章、活動照片、作品圖片等,匯聚成一股自發性的能量」。
目前除了已完成30位策展人與百餘檔展覽資料的彙整與上線,也整合了帝門原有的藝評資料庫,以及1997─2012年策展相關議題文獻的搜羅串連。未來,將持續進行策展人資料英語化的翻譯建置工作,以及與國內外館舍、文化機構洽談交換資訊和 open call 等訊息,將此平台落實成為國際看見認識台灣策展人的窗口。